《石壕吏》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此诗在艺术上的一大特点是精炼,把抒情和议论寓于叙事之中,爱憎分明。场面和细节描写自然真实。善于裁剪,中心突出。三人行,必有我师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以下是可爱的小编为家人们找到的7篇《石壕吏》原文翻译及赏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石壕吏》赏析 篇一《石壕吏》是杜甫名篇之一,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当时细想上的矛盾:他歌颂石壕吏老妇勇于承担苦难的精神,表明他支持唐王朝进行的这场平叛的战争,希望能取得最后的胜利;但他又写出了老妇一家的悲惨遭遇,这又表明他为战争给人民到来了巨大的灾难而深感悲痛,后者很容易理解,但理解前者(对平叛战争的支持)却是一个难点,很容易被人忽略。诗人是如何表达这一思想的呢?写作中空白艺术的使用巧妙地表现了这一点。
首先对差役这一形象地塑造采用了空白艺术。从诗题来看,主要人物应是差役,但诗人对他用了暗写,一出场只用了“吏呼一何怒”来点出他的威势,此后就让他转到“幕后”,对老妇则是用了明写,把她所说的话写成了一篇“抒情独白”。其实呢,用心品味一番就会发现老妇的话句句都是差吏逼出来的。
大量的空白需要我们根据老妇人的“致词”来填充:差吏一进门就问“汝家有男丁否”,老妇答以“三男邺城戍……”;再问“尚有他人否”,又答以“室中更无人……”;最后是差吏仍逼着要人而已,老妇只好“请从吏夜归。”诗人明写老妇,暗写差吏,在一定称度上反映了他的思想矛盾。诗人一向憎恨统治阶级压迫人民的行径,但当前这场平叛战争是国家和民族的安危所系,大敌当前,人民应当为此作出牺牲,正是出于这种考虑,他赞扬老妇自请应役的精神,而对统治阶级爪牙的残暴只是含蓄地予以揭露。
其次对自身形象地塑造采用了空白艺术。杜诗现存1400多首。它深刻反映了唐代安史之乱前后二十多年的社会全貌,生动地记载了杜甫一生地生活经历,把社会现实与个人生活紧密结合,达到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地完美统一,被后代称作“诗史”。但杜甫并非客观地叙事,以诗写历史;而是在深刻、广泛反映现实地同时,通过独特地艺术手段表达自己地主观感情,并且诗人杜甫往往是诗中鲜明地人物形象。他时而站出来劝说“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又呈吴郎》杜甫将旧居让给吴郎居住,还惦念着原来西邻的贫妇人,所以写这首诗请吴郎对她多加照顾:不要阻止她来打枣,即便她对新主人有恐惧之心,也应多加体谅,不要“便插疏篱”令她反感。)时而因忧国伤时而泪流满面:“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时而痛斥贫富的不均:“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时而大声疾呼:“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但在《石壕吏》中诗人以一句“暮投石壕村”交代了自己出场后便不再出现,直到结尾才现身:“天明等前途,独与老翁别,”诗人始终没有站出来说话,这对于一向关心人民疾苦的杜甫来说是反常的,这种反常正是诗人内心矛盾的印证。诗人同情人民,希望老百姓能安居乐业,但是面对急需补充兵力又只能从百姓那里征兵的政府他又能说什么呢?无可奈何,无言以对。诗中虽然只有两句话写自己,但诗人心中却激情澎湃,有千言万语。诗人形象的空白引人深思,它反映了诗人矛盾的心情。
如何写石壕吏文言文及翻译(推荐 篇二今天,我逃到了石壕村,借住在一对老夫妇家中。
夜晚,官吏们又来抓人了,老爷爷知道官吏会来抓他,于是就翻墙逃跑了。
老奶奶准备去开门,我左一跳,右一蹦就上了茅草屋的屋顶。
官吏对老奶奶说:“这么慢才开门!快交出一个人,让他去打仗。”
可怜的老奶奶只能诉苦:“我家原有三个男孩,都到邺城去打仗了。前不久,一个男孩写信回来,说另外两个男孩都在最近的战役上死了。活着的人还能暂且活着,死了的人就永远离开了。”
但官吏还是不肯罢休,继续逼问:“家里还有谁?”
老奶奶又说:“再看看家里就更没有什么人了,只有一个还在吃奶的孙子,就是因为有了这个孙子,儿媳妇才没有离开。可怜我这个儿媳妇了,出门都没有一件完整的衣服可以穿着。我身体虽然不太好,但是还请求随从官老爷一起去战场上,如果现在出发,估计还来得及,为战士们准备明天的早餐。”
渐渐地夜幕降临,声音也消失了,只能听见隐隐约约的哭声。官吏们还是把老奶奶带走了,次日上午,我只能与老爷爷独自告别了。
我继续向前走着,左思右想,写下了这首一百二十字的长篇诗词——《石壕吏》。
石壕吏 篇三唐代:杜甫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以精炼的叙述和描写渲染差吏捉人的气势 篇四首句“暮投石壕村”,画面上虽然只交代了诗人与暮色苍茫之时向小村投宿而来的事情,其实,作者“暮投”村而不走大路去旅店住宿的举动中已暗示出兵荒马乱,附近的城镇荡然一空的不祥气氛。“有吏夜捉人”句中的“夜”字含义十分丰富。第一,表明官吏“捉人”之事时有发生,百姓白天躲藏或者反抗,无法捉到;第二,表明官吏“捉人”手段狠毒,于百姓已经入睡的黑夜,来个突然袭击。这不禁让人想到其时的石壕村定是人声嘈杂、鸡犬不宁,空气十分紧张。清人浦起龙说这两句“有猛虎攫人之势”。然而,作者并不去正面描写差吏捉人的声势,而是转过来描写老翁一家的紧张痛苦动作:“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一听到门外有响动,就知道差吏又来“捉人”了,经验告诉他们,藏在家里不安全,老翁只得立刻“逾墙”逃走。这时打门声、叫喝声很急,老妇只得开门应付。读者不难想象,捉人的差吏一定不是一个人,而是一大群,全村被捉的也一定不是老翁一家,而是很多家。整个石壕村定是鸡飞狗叫,一片混乱。简短的两句,就把官吏捉人的声势和全村惶惶不安的情景渲染的那么真切。接着诗人用“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两句来概括展现这个特写镜头,一“呼”、一“啼”、一“怒”、一“苦”,两相对照有力地衬托出差吏如狼似虎、叫嚣隳突的蛮横气势。开头六句,虽然只是粗线条的勾勒,但实中有虚,以虚补实,差吏捉人的汹汹声势被渲染的淋漓尽致。
创作背景 篇五公元758年,为平息安(安禄山)史(史思明)之乱,郭子仪、李光弼等九位节度使,率兵20万围攻安庆绪(安禄山的儿子)所占的邺郡(现在河南安阳),胜利在望。但在第二年春天,由于史思明派来援军,加上唐军内部矛盾重重,形势发生逆转,在敌人两面夹击之下,唐军全线崩溃。郭子仪等退守河阳(现在河南孟州市),并四处抽丁补充兵力。杜甫这时刚好从洛阳回华州,途经新安、石壕、潼关等地,根据目睹的现实,写了一组诗,《石壕吏》是其中的一首。石壕,也叫石壕镇,现在河南三门峡东南。吏,小官,这里指差役。
759年(唐肃宗乾元二年)春,已经四十八岁的杜甫,由左拾遗贬为华州司功参军。他离开洛阳,历经新安、石壕、潼关,夜宿晓行,风尘仆仆,赶往华州任所。所经之处,哀鸿遍野,民不聊生,这引起诗人感情上的强烈震动。
当时唐王朝集中郭子仪、李光弼等九位节度使率步骑二十万,号称六十万,将安庆绪围在邺城。由于指挥不统一,被史思明援兵打得全军溃败。唐王朝为补充兵力,便在洛阳以西至潼关一带,强行抓人当兵,人民苦不堪言。
这时,杜甫正由新安县继续西行,投宿石壕村,遇到吏卒深夜捉人,于是就其所见所闻,写成这篇不朽的诗作。
杜甫诗鉴赏: 篇六公元七五八年秋,杜甫因营救房琯获罪,谪迁华州。冬末,他回到洛阳。此时,安禄山已被其子安庆绪杀死,安庆绪由洛阳败走,退守邺城(今河南安阳县),正被唐大将郭子仪等九节度使率领的六十万大军包围。但昏庸的肃宗害怕节度使权力过大而不置元帅,只派了个不懂军事的宦官鱼朝恩做临军,使六十万大军陷入“进退无所禀”的涣散状态。使史思明有自魏州(今河北大名县东)来救邺城的机会,公元七五九年三月,两军大战于安阳一带,唐军大败。为补充兵力,唐统治者强征百姓充军,造成百姓的困苦不安。杜甫在这时离开洛阳,返回华州任所,将途中的所见所闻,写成了著名的组诗《三吏》、《三别》。《石壕吏》是《三吏》中的一篇。诗中通过“捉人”揭露了官吏横暴拉兵的不合理制度,反映了人民所承受的深重灾难,表现了诗人强烈的忧国爱民的思想感情。
全诗可分为三大段。
第一段自首句至“老妇出门看”,交待了事情发生的环境,是“捉人”的序幕。
诗一开头,就用“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两句点出了环境与事件。“暮投”反映出乱世动荡,人心不安,天刚一落黑就不敢继续赶路,赶快找地方投宿。“村”字透露出兵慌马乱的年月,行人不敢走大道,只有寻小路,歇荒村。然而就连这样的荒村僻壤,官府捉兵都没有放过。“夜”字揭露出官府差吏抓人的凶狠和狡猾,知道白天捉不到人,只有在夜里强捕。
而饱经战乱的老百姓在这动乱不安的社会里也早有了经验,知道半夜三更来打门,定是又要抓人,所以“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第二段从“吏呼一何怒”至“犹得备晨炊”,写捉人的经过。开头两句用“吏呼”“妇啼”两相对照,极其形象地概括出了差吏的残暴和老妇的悲痛,连用两个“一何”更加重了感情色彩,体现了投宿人对差吏的憎恶和对老妇的同情。
“听妇前致词”一句承上启下,一直贯到“如闻泣幽咽”, 是投宿者在房间内听到老妇啼哭着回答差吏怒呼的内容。这十二句并非老妇一口气说下来的,而是“吏呼”逼问的一次次回答。先说三男从军、二男战死的遭遇及老妇的沉痛之情。两个儿子都为国牺牲了,剩下的一个只能托人捎回家信。这样的家庭,三个儿子都献了出来,仍不放过,还一个劲地怒逼,足见其凶狠可恶了。“生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两句无限酸辛,无可奈何、活一天算一天的失望含悲之情表现得淋流尽致。
第二层从“室中更无人”至“出入无完裙”,写家中仅存孤儿寡母的贫穷生活。人民为战争,已付出了那么大的代价,难道仅剩下的一个可以依靠的'老伴还不应该幸免吗?何况家中的孤儿寡母都过着衣不蔽体的生活,人民对这一苦难的现实不正应该愤怒和反抗吗?
第三层从“老妪力虽衰”至“犹得备晨炊”,写老妇为挽救家庭,舍身应役的决心。老妇见多般的诉苦不行,差役还是逼她非交出人来不可。叫儿媳去吧,小孙子得饿死,把老伴儿交出来吧,家中不能没有个男人,于是老妇决定自己舍身从军。对统治阶级来说,无疑是一桩辛辣的讽刺、愤怒的控诉,就连这样一个“力衰”的“老妪”也没放过。
第三段自“夜久语声绝”至“独与老翁别”,交待出事情的结果,是尾声。
“语声绝”,说明老妇已被差吏带走了,“泣幽咽”是儿媳的哭声,“出入无完裙”的儿媳,死了丈夫,孩子又小,公公不在家,婆婆又被拉走,家破人亡。“如闻”二字用得形象,使我们看到投宿者对主人一家命运的关切,可推知他是悲愤激动得一夜不曾合眼的。最后一句“独与老翁别”含意丰富,它和诗开头第一句“暮投石壕村”遥相呼应。昨天投宿的时候,还有老翁老妇双双出迎,如今老妇被抓走,儿媳又无完裙,不便出入,只有刚刚溜回家的老翁一人出来送行,诗人的心情可想而知了。
《石壕吏》是一首杰出的现实主义的叙事诗,它最显著的艺术特色是寓褒贬于叙事之中,这首诗一百二十个字,叙述了一个完整的故事,句句叙事,无抒情语,也无议论的话,但却通过叙事抒了情,表达了心中义愤。
其次,诗写得很精炼概括,前后照应,意见言表。
诗的开头部分和结尾部分都写得很简练,重点放在中间部分,其中心是老妇的申诉,写得具体详细。如开头只用一句写投宿,立刻转入“有吏夜捉人”的主题。
写投宿,只说“暮投石壕村”,没有写当时的情景,而后随着情节的发展,很自然地知道是宿在老妇老翁家。又如只写“老翁逾墙走”没写他何时归来;只写“ 请从吏夜归”,未写她是否被带走。但读到那句照应开头,结束全篇的“独与老翁别”一句,就完全领悟到:当“夜久语声绝”之后,老妇就被带走了,老翁也恐怕就在差吏走了之后才回到家的。
诗中老妇人的形象,主要是通过她的诉苦来完成的,刻划得栩栩如生。其他人如投宿者、差吏、老翁、儿媳等人物形象,虽着墨不多,但都很鲜明,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石壕吏》原文及翻译赏析 篇七石壕吏
朝代:唐代
作者:杜甫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译文
日暮时投宿石壕村,夜里有差役到村子里抓人。
老翁越墙逃走,老妇出门查看。
官吏大声呼喝得多么愤怒,妇人大声啼哭得多么悲苦。
我听到老妇上前说:我的三个儿子戍边在邺城。
其中一个儿子捎信回来,说另外两个儿子刚刚战死。
活着的人苟且偷生,死去的人就永远不会回来了!
家里再也没有别的男人了,只有正在吃奶的小孙子。
因为有孙子在,他母亲还没有离去,但进进出出都没有一件完整的衣服。
虽然老妇我年老力衰,但请允许我跟从你连夜赶回营去。
立刻就去投向河阳的战役,还来得及为部队准备早餐。
夜深了,说话的声音逐渐消失,隐隐约约听到低微断续的哭泣声。
天亮后我继续赶路,只能与返回家中的那个老翁告别。
注释
暮:在傍晚。
投:投宿。
吏:官吏,低级官员,这里指抓壮丁的差役。
夜:时间名词作状语,在夜里。
逾(yú):越过;翻过。
走:跑,这里指逃跑。
呼:诉说,叫喊。
一何:何其、多么。
怒:恼怒,凶猛,粗暴,这里指凶狠。
啼:哭啼。
苦:凄苦。
前:上前,向前。
致:对……说。
前致词:指老妇走上前去(对差役)说话。
邺城:即相州,在今河南安阳。
戍(shù):防守,这里指服役。
附书至:捎信回来。书,书信。至,回来。
新:最近,刚刚。
存:活着,生存着。
且偷生:姑且活一天算一天。且:姑且,暂且。偷生:苟且活着。
长已矣:永远完了。已:停止,这里引申为完结。
室中:家中。
更无人:再没有别的(男)人了。更:再。
惟:只,仅。
乳下孙:正在吃奶的孙子。
未:还没有。
去:离开,这里指改嫁。
完裙:完整的衣服。
老妪(yù):老妇人。
衰:弱。
请从吏夜归:请让我和你晚上一起回去。请:请求。从:跟从,跟随。
应:响应。
河阳:今河南省洛阳市吉利区(原河南省孟县),当时唐王朝官兵与叛军在此对峙。
急应河阳役:赶快到河阳去服役。
犹得:还能够。得:能够。
备:准备。
晨炊:早饭。
夜久:夜深了。
绝:断绝;停止。
如:好像,仿佛。
闻:听。
泣幽咽:低微断续的哭声。有泪无声为“泣”,哭声哽塞低沉为“咽”。
明:天亮之后。
登前途:踏上前行的路。登:踏上。前途:前行的路。
独:唯独、只有。
石壕:今河南三门峡市东南。
赏析
《石壕吏》是一首杰出的现实主义的叙事诗。它以“耳闻”为线索,按时间的顺序,由暮——夜——夜久——天明,一步步深入,从投宿叙起,以告别结束,从差吏夜间捉人,到老妇随往;从老翁逾墙逃走,到事后潜归;从诗人日暮投宿,到天明登程告别,整个故事有开始、发展、高潮、结局,情节完整,并颇为紧张。诗的首尾是叙事,中间用对话,活动着的人物有五六个之多,诗人巧妙地借老妇的口,诉说了她一家的悲惨遭遇。诗人的叙述、老妇的说白,处处呼应,环环紧扣,层次十分清楚。
诗人虚实交映,藏问于答,不写差吏的追问,而只写老妇的哭诉,从哭诉中写出潜台词、画外音,将差吏的形象融入老妇的“前致词”中,有一种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境界。诗人写老妇的哭诉,语言朴实无华,一个典故也不用,很切合老妇的口吻,且随着内容的多次转韵,形成忧愤深广、波澜老成,一唱三叹,高低抑扬的韵致,使沉郁顿挫达到极致。
全诗述情陈事,除“吏呼一何怒”二句微微透露了他的爱憎之外,都是对客观事物的描述。在这里,诗人通过新颖而巧妙的艺术构思,将丰富的内容和自己的感情融化在具体的形象里,浇注于客观的叙述中,让事物本身直接感染读者,让故事本身去显露诗人的爱憎。这种以实写虚,以虚补实,虚实相映的艺术手法,使全诗显得简洁洗练,而又蕴涵丰富。
前四句可看作第一段。首句“暮投石壕村”,单刀直入,直叙其事。“暮”字、“投”字、“村”字都需玩味,读者不能轻易放过。在封建社会里,由于社会秩序混乱和旅途荒凉等原因,旅客们都“未晚先投宿”,更何况在兵祸连接的时代。而杜甫,却于暮色苍茫之时才匆匆忙忙地投奔到一个小村庄里借宿,这种异乎寻常的情景就富于暗示性。他或者是压根儿不敢走大路;或者是附近的城镇已荡然一空,无处歇脚。总之,寥寥五字,不仅点明了投宿的时间和地点,而且和盘托出了兵荒马乱、鸡犬不宁、一切脱出常轨的景象,为悲剧的演出提供了典型环境。浦起龙指出这首诗“起有猛虎攫人之势”,这不仅是就“有吏夜捉人”说的,而且是就头一句的环境烘托说的。“有吏夜捉人”一句,是全篇的提纲,以下情节,都从这里生发出来。不说“征兵”、“点兵”、“招兵”而说“捉人”,已于如实描绘之中寓揭露、批判之意。再加上一个“夜”字,含意更丰富。第一、表明官府“捉人”之事时常发生,人民白天躲藏或者反抗,无法“捉”到;第二、表明县吏“捉人”的手段狠毒,于人民已经入睡的黑夜,来个突然袭击。同时,诗人是“暮”投石壕村的,从“暮”到“夜”,已过了几个小时,这时当然已经睡下了;所以下面的事件发展,他没有参与其间,而是隔门听出来的。“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两句,表现了人民长期以来深受抓丁之苦,昼夜不安;即使到了深夜,仍然寝不安席,一听到门外有了响动,就知道县吏又来“捉人”,老翁立刻“逾墙”逃走,由老妇开门周旋。
从“吏呼一何怒”至“犹得备晨炊”这十六句,可看作第二段。“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两句,极其概括、极其形象地写出了“吏”与“妇”的尖锐矛盾。一“呼”、一“啼”,一“怒”、一“苦”,形成了强烈的对照;两个状语“一何”,加重了感情色彩,有力地渲染出县吏如狼似虎,叫嚣隳突的横蛮气势,并为老妇以下的诉说制造出悲愤的气氛。矛盾的两方面,具有主与从、因与果的关系。“妇啼一何苦”,是“吏呼一何怒”逼出来的。下面,诗人不再写“吏呼”,全力写“妇啼”,而“吏呼”自见。“听妇前致词”承上启下。那“听”是诗人在“听”,那“致词”是老妇“苦啼”着回答县吏的“怒呼”。写“致词”内容的十三句诗,多次换韵,明显地表现出多次转折,暗示了县吏的多次“怒呼”、逼问。读这十三句诗的时候,千万别以为这是“老妇”一口气说下去的,而县吏则在那里洗耳恭听。实际上,“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不仅发生在事件的开头,而且持续到事件的结尾。从“三男邺城戍”到“死者长已矣”,是第一次转折。可以想见,这是针对县吏的第一次逼问诉苦的。在这以前,诗人已用“有吏夜捉人”一句写出了县吏的猛虎攫人之势。等到“老妇出门看”,便扑了进来,贼眼四处搜索,却找不到一个男人,扑了个空。于是怒吼道:“你家的男人都到哪儿去了?快交出来!”老妇泣诉说:“三个儿子都当兵守邺城去了。一个儿子刚刚捎来一封信,信中说,另外两个儿子已经牺牲了!……”泣诉的时候,也许县吏不相信,还拿出信来交县吏看。总之,“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处境是够使人同情的,她很希望以此博得县吏的同情,高抬贵手。不料县吏又大发雷霆:“难道你家里再没有别人了?快交出来!”她只得针对这一点诉苦:“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这两句,也许不是一口气说下去的,因为“更无人”与下面的回答发生了明显的矛盾。合理的解释是:老妇先说了一句:“家里再没人了!”而在这当儿,被儿媳妇抱在怀里躲到什么地方的小孙子,受了怒吼声的'惊吓,哭了起来,掩口也不顶用。于是县吏抓到了把柄,威逼道:“你竟敢撒谎!不是有个孩子哭吗?”老妇不得已,这才说:“只有个孙子啊!还吃奶呢,小得很!”“吃谁的奶?总有个母亲吧!还不把她交出来!”老妇担心的事情终于发生了!她只得硬着头皮解释:“孙儿是有个母亲,她的丈夫在邺城战死了,因为要奶孩子,没有改嫁。可怜她衣服破破烂烂,怎么见人呀!还是行行好吧!”但县吏仍不肯罢手。老妇生怕守寡的儿媳被抓,饿死孙子,只好挺身而出:“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老妇的“致词”,到此结束,表明县吏勉强同意,不再“怒吼”了。
最后一段虽然只有四句,却照应开头,涉及所有人物,写出了事件的结局和作者的感受。“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表明老妇已被抓走,走·时低声哭泣,越走越远,便听不到哭声了。“夜久”二字,反映了老妇一再哭诉、县吏百般威逼的漫长过程。“如闻”二字,一方面表现了儿媳妇因丈夫战死、婆婆被“捉”而泣不成声,另一方面也显示出诗人以关切的心情倾耳细听,通夜未能入睡。“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两句,收尽全篇,于叙事中含无限深情。前一天傍晚投宿之时,老翁、老妇双双迎接诗人,而时隔一夜,老妇被捉走,儿媳妇泣不成声,只能与逃走归来的老翁作别了。老翁的心情怎样,诗人作何感想,这些都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余地。
创作背景
759年(唐肃宗乾元二年)春,四十八岁的杜甫由左拾遗贬为华州司功参军。他离开洛阳,历经新安、石壕、潼关,赶往华州任所。这时,杜甫正由新安县继续西行,投宿石壕村,遇到吏卒深夜捉人,于是实录所见所闻,写成这篇不朽的诗作。
题解
这是杜甫著名的新题乐府组诗"三吏"之一。唐肃宗乾元二年(759)春,已经四十八岁的杜甫,由左拾遗贬为华州司功参军。他离开洛阳,历经新安、潼关、石壕,夜宿晓行,风尘仆仆,赶往华州任所,所经之处,哀鸿遍野,民不聊生,这引起诗人感情上的强烈震动。
当时唐王朝集中郭子仪等九节度使步骑二十功赎罪万,号称六十万,将安庆绪围在邺城。由于战争吃紧,唐王朝为补充兵力,到处征兵。这时,杜甫正由新安县继续西行,投宿石壕村,遇到吏卒深夜捉人,于是实录所见所闻,写成这篇不朽的诗作。诗中刻画了官吏的横暴,反映了安史之乱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和自己痛苦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