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字仇杀队》是一部现实主义的科幻片,它从另一个角度向人们阐释了什么是正义,以及除了合法的手段反抗邪恶以外,还有其他方式。下面是可爱的编辑给大家分享的v字仇杀队影评精彩3篇,欢迎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v字仇杀队影评 篇一也许日后,当我们再谈到这部电影时,我一定会很乐意地再和你交流,并且更多地与你就这部电影本身进行探讨。但是现在,我似乎写不了一篇单纯的影评,它给我带来的思考之多,出乎我的意料。思维的破门而入,让大脑陷入暂时的无序,从门可罗雀,到门庭若市。很短的时间,巨大的变化,如同习总探望的保定市的小村一样。
V for Vendetta。Vendetta,家族世仇,或者译作族间仇杀。但相比起现在的翻译,我更喜欢叫它《V字别动队》。当然,仇杀队的这个翻译从字面上更准确,也更吸引人。但是,看完这部片子,稍微地体会一下,真的有世仇吗?也许是人民与政府间的矛盾,可这算不上是世仇,北方之火党的存在时间还没有一个年过半百的人长。世仇,起码是要传代的。别动队,一支为了某个目的而进行特别行动的队伍,重点在于达到目的,这其中也会有杀戮,却不是核心。
对V而言,杀戮不过是释放信号的一种方式罢了。V,这个由灾难中诞生的天才式人物,所采取的一系列举措,不过是想唤起人民的觉醒。
面具之下——是一个人
我在央视播出这部电影前,便记住了电影的名字,而我认识这幅面具,则是更早以前的事。这是一幅神奇的面具,但凡一个成功的漫画人物,似乎都需要一副面具,无论是套丝袜的蜘蛛侠,还是蝙蝠侠,还是V。但不同于别人的面具,V的面具需要群体的支持,他的独舞是为了召唤同伴,面具下需要聚集的力量。布鲁斯韦恩只要一个就够了,人多了还会拖累他,而效仿者也会因此将自己置身于危险境地。
但我为什么说这是一个人?其实重点不是“一个”,而是“人”本身。这部电影,似乎早已被国人符号化了,V在不少人心中已经成为精神寄托,或者是崇拜的对象。不过,V这个英雄其实在电影中的一年时间里将不少精力花在了自己的爱人身上。看第二遍时,我才体会到V对Evey的爱——那段由他精心设计的“牢狱之苦”,折磨着爱人,也让自己备受煎熬。但他为了让所爱之人真正解脱,依然坚持“袖手旁观”,直到对方走完最后一步。对V这个早已把死置之度外的人来说,也许需要更大的勇气。而当Evey淡然离去,他取下面具用力砸下镜子,伴随着哽咽,掩盖在面具下的应该是一张痛苦的脸庞。这一刻,V这个形象突然饱满起来,他不再像是一个远远凌驾在众人之上的神一样的人物,他原来还有这一面,或者说,他发现原来自己还能为此而痛苦,这似乎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一如影片的最后,他躺在Evey的怀里说的:“直到遇到你,一切都改变了。我本来不再相信我还能爱。那是你能给我的最美好的东西。”这时,他似乎才合乎一个“英雄”的定位——首先是一个懂得爱、拥有健全人格的人,而后这个人完成了一件常人无法完成的重要任务,升华成英雄。
我想,Evey也许很早之时就想摘下V的面具了吧。后来我才注意到当时为Evey做“篮子里的鸡蛋”时,V并没有戴“粉色手套”,那是一双得以展露“真面目”的手,也是整部电影中直观展现男主角身体的唯一片段。司令官Prothero和女验尸官的记忆中出现的那个从燃烧的废墟中走出的“圣诞亡灵”,在我看来如同复仇之神一般,并不是真实的他。真正的自我寻回,会不会出现在那一刻——他扶着Evey去了楼顶,本想给她盖上一件披风,但Evey却不顾雨水,兀自地走了出去,停住,“God is in the rain.”缓慢的镜头下,雨水如一粒粒圆珠,滚落过她的脸颊,如上帝的眷顾,温柔地拂过。她缓步前进,一如V当年从废墟中诞生一般,俯瞰城市,又闭上眼,抬起头,慢慢的举起双臂,似乎要将多年积蓄的痛苦推出体外,她哭着,又笑了。V看在眼里,一切是那么相似,当年火堆废墟里的狂吼呐喊,现在天台雨中的欢笑泪水。
疾风暴雨,电闪雷鸣,如此的大排场,像是为二人获得重生而安排的庆贺仪式。
我突然想起了《肖申克的救赎》里的的Andy Dufresne,同样的释怀,同样的张开双臂,同样的惊天泣地。
面具之下——不是一个人
1605年,十一个天主教徒打算通过炸议会大厦来送国王上路,可惜,11月5号他们没有成功。于是,这天成为了国王的大庆之日,以及不少人心中的灰色忌日。那年,教徒们的为了反抗国王的宗教迫害揭竿而起,并非为他们自己,他们代表了一个群体,一个更多人在面对迫害时选择隐忍的群体。政治家往往善于勾勒梦想,这是瞅准了人民的需求来的,谁的饼画得更像真的,让人觉得更可能尽早的得到,谁就可能被选为领导者。没错,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但事实上,你可能只享有听起来令人愉悦的所谓“所有权”,但是怎么管,还是由你请来的“管家”帮你料理。“管家”在竞争上岗时说:“我会为您提供舒适的生活条件,纯净的周边环境,没有同性恋,没有异族人。哦!听说您的孩子病了,没关系,我这有药,让他吃了就好了。英格兰必胜!”一切似乎完美无缺,体贴入微。可能他看上去不是总有些不顺眼,他的指甲缝里似乎还有血迹,但当你察觉时,他已经飞快地将自己打点“干净”,似乎没有更好的选择,你半信半疑地将家门钥匙交给了他。这其实很正常,如果让你觉得又好又放心,政府就没必要老是换届了。说实话,人民和政府似乎总是站在对立面上互相猜疑,而如果政府这个词的前面再加上“独裁”两个字,那么猜疑似乎就变成单项的了——即人民的一种单纯行为。这其中似乎包含了很多情绪:抱怨,不安,疑惑,等等。换届没什么,每到换届之时,人们似乎又看到了转机,变得满怀希望起来。但问题是,如果这时的政府阻止了换届的可能性,且毫不上进并与人民的意愿背道而驰,人民的不满情绪便开始积压,最终总归是要发泄出来的。
我们都知道,V不是一个人。他的出现是在告诉大家——可以行动起来了。如果说控制电视台发表他的演说算是他的自我介绍,那么后来几次暗杀北风之火党的党魁则是在给人们不断强化“行动起来”这个概念。人民是强大的,人民又是懦弱的,他们要左顾右盼,要思前顾后,他们需要时间来思考,同时他们也在等待,需要你给予他们更多的勇气。一个成功的起义者必须了解这些,他得有足够的智慧在合适的时间施放暗示,同时仔细观察局势,不失灵活地改变策略。此外,他还需要拥有足够的耐心来等待,并对自己的判断抱有绝对的信心。这有点像追求喜欢的女生,你知道过于莽撞只会吓跑对方,于是在抛出暗示后让出空间留给对方,她开始可能会很乱,但如果认同你,她会去考虑,这时是锻炼自己修为的时候——定好期限,做好该做的并一步步地推进。似乎和等待有所不同,但结果是一样的——如果相信自己的判断,那么他们最终都会如你所愿,给予你有力的积极反馈,你道出了他们的心声,你实现了他们心中所想,他们知道你在为他们着想,你最终让他们相信——大家是一群人。
人民从不傻,人民的眼镜是雪亮的。片中无论是小孩,还是大人,大家对于冠冕堂皇的言辞总能有清晰的判断,甚至不去听内容,光是看看播音员眨眼的频率,就能知道新闻的真假。这时的政府若是还将欺骗和压迫继续下去,那么“V”的出现就不远了。
戴着面具的人
“你戴面具的时间太长,以至于都不记得面具下的自己是什么样子了。”片中Deitrich这样对Evey说。这话从一个带着面具的好人嘴里说出,不免讽刺意味浓重。一个好人,或是一个保有正义信念的人,在面对社会时仍然要戴上面具。为什么?因为个体的真善在面对社会的丑恶时会变得不堪一击?因为担心善良会遭到外界污秽的侵蚀?因为害怕外界在了解真实的你后会强行改造你,于是穿上虚假的外套,戴上伪善的面具?你是真的善良,为何还要假装怜悯?你有真的美丽,为何还要杜撰不切实际的浮华?难道不担心那面具有毒,戴长了真的会腐蚀你纯净的心?不去顾虑那外衣着魔,浸入你的身体,取代你真实的肌肤?
你戴面具的时间太长,以至于都不记得面具下的自己是什么样子了。即便如此,怀有美好的人们依旧坚持这样。这似乎是在混沌时代坚守真理的最好方法。也许自己会中毒,会遭到侵蚀,但过程是缓慢的,就像往清水中滴入颜料一样,染色需要过程。有的人可能很快就被改变了,他也许是一杯热水,颜色在那儿随着热扩散的很快,但其实,这样的人或许更少体会到痛苦,或许是从“一种快乐跳跃到另一种快乐”的过程。但如果换成一杯冰水,扩散的过程被无限拉长,他会觉得痛苦,会有被撕扯的感觉。这种封闭式的坚守注定是孤独的,越想保有美好,越是伪装的深,越是会体会到挣扎的痛苦,与此同时,由于伪装的缘故,你很难吸引到善良的人。如何支撑自己呢?Deitrich的做法是花费比买一栋房子还多的钱去精心打造他的“精神寄托”——那儿有《上帝拯救女王》,有《》,有属于美好世界的碎片。在没有出现V,没有遇到Evey之前,他就这么一人坚守着。独自一人品尝挣扎的滋味,不时抱怨,但仍珍视永恒的美。
好人会摘下面具吗?当然会。他们渴望摘掉面具,自由地去感受。但在久旱的大地上,心中的种子期待一场大雨,来给他们勇气破壳生长。我思考过,如果没有Evey的意外到来,Deitrich会不会播出他的那场让人难忘的节目。我想,是会的,当然,Evey的出现让他更受鼓舞,但事实上,V才是给予Deitrich破壳之力的那场雨,Evey可能是风,她吹掉种子外附着的泥土,并将它吹送到受雨洗礼的最佳位置。他最后一次的节目,注定是他人生中最辉煌的一次出场,他收获了一个媒体人最珍视的礼物——观众心中真实的快乐。Deitrich应该早已有所觉悟,所谓的说辞不过是拿来安慰Evey的,只是连他都没有预料到风暴来的如此之快——当你展露出与残酷世界完全背离的美好时,要么就迅速渗透你,要么就将你抹去。
一个不是V的人通过非暴力的方式主动向人民传递了希望,这样的光明对于黑暗而言太危险了。
人们往往用至诚的外表和虔敬的行动来掩饰魔鬼般的心。这是一件恐怖的事。如果好人戴上面具是为了守护,而坏人戴上伪善的面具则无疑是想吞噬更多的美好。恶不分大小,强奸少女的秘密警察,荒淫无度的蓝衣主教,用活人做实验的女验尸官,他们都有着自己的面具,他们都有着可以说服自己的理由,他们是腐化堕落的毒虫,是作恶的先锋,他们代表了对自由意志肆无忌惮的恶意破坏,但他们居然维护着“制度社会”的“正义”,一切是多么恐怖!
司令官Prothero在电视里的几段演说颇有讽刺和揭示的意味:“No one escapes their one escapes judgment.没人能摆脱过去,没人能逃脱上帝的审判。You think he’s not up there?You think he’s not watching over this country?你们以为他没有?以为他没有在注视着这个国家?Strength through unity.Unity through faith.力量来自团结,团结来自信仰。Good guys win,bad guys lose好人胜利,坏人失道。”让一个十足的坏人义愤填膺地说出这样的话,确实是个很有趣的安排。显然,坏人戴着伪善的面具不会慢慢变成好人,大家都很清楚自己的目的。“我们的工作是报告新闻,不是伪造新闻,伪造是政府的事情。”这是Dascomb在被秘书问及新闻真实性时说的。他语气平缓,神态安然。无疑,他深信这个结论的正确性。我们似乎不能把这类的人简单的划分到“好人”和“坏人”的行列,但至少有一点可以确定——他们是无根之人。从他那似乎可以看到戴面具的悲剧结果,即将这期间得到的虚伪命题当成真理并加以恪守,电视塔里,他英勇的拆除炸弹,避免了巨大的公共损失,可惜,他所效忠的不是真理,于是他的所为也无法让人敬畏。那种守护之力让人怀疑是否是为了明哲保身而采取的无奈之举。
不知目的地为活而活,这似乎比戴着面具去作恶更可恨。
摘下面具后
世界是什么样?它不是你想的那样。但你真正期望世界是什么样,其实它就是那样。
看此片是因为友人的推荐。待我看完后,友人问我:“我想知道,接下来呢?”
接下来呢?议会变成废墟,人们抛下面具,一同和V庆祝属于自己的胜利,但后面该怎么办?
当时我想到了“庶民的胜利”,其实这么说也不过分——人民近乎完整的推翻了强权政府,亦没有发生流血冲突,算是堪称完美了。可同样,影片也没有说组建新政府之类的内容。于是我想,可能会出现一个平庸的政府,他们也许会收拾烂摊子,但也无法从根本上满足人们的需要,这个是对比的结果。
其实,人民在一定程度上是盲目的。他们会想到当年北风之火参选时发生的那场瘟疫和竞选有什么关系吗?他们甚至连“悲剧是政府一手导演的”这个事实都没搞清楚就和V一起揭竿而起了,如果这个政府适当的给他们一些自由,没有夜间宵禁,没有阅读限制,少一些剥削的话,还会有多少人愿意反对他们呢?我们可以联系现实,在网络的开放下,参与性以及平等性的凸显使得人们似乎有更多的机会去接触“真相”,去维护“正义”。于是乎,漫天的口水仗和所谓的真相报道层出不穷,信息的更新速度已经超过了你的思考速度。你时常是在阅读完一篇对于某热点事件的追踪报道后,正打算酝酿些评论抒发下感触,可还没等你组织好语言,一篇更加详细、生动、发人省醒的报道已经出炉了,悲剧的是,它的立论站在了之前一篇的对立面。于是你抱着自己将信将疑的观点,面对着是非难辨的舆论洪流,最终无奈地迷失。你没有错,写文章的人也没有错,制度更是不错,这比起无法说话,天天靠戴面具见人的日子强多了!但是错在哪?总有地方不对。允许说话似乎把人们引向另外一个极端——娱乐至死,虽然我们生活的社会离这尚有距离,可我们已感到力不从心。
也许我们应该提高自己的对事实的判断能力,并且在不能说服自己前先保持沉默?有的事物条理清晰,能以是非概括,但有的则脉络复杂,有着多面,从不同的角度看似乎都有道理存在。如果你只是普通的民众,也许可以随意发言,但如果你是拥有公信力的人呢?你的一席话可能就代表了一部分人的声音,同时还可能会影响另外一部分人的判断,而这两部分人加在一起的影响力也许就能撼动某个事件的发展方向。事物本身的多面性并没什么,可观点的包装为其戴上了“面具”,它的多样性被掩盖,外表变得有煽动性。这样做可能直达事实,也同样可能扼杀真相。你无意的一句话也许牵动着别人的命运,这时你还敢随便说吗?于是越来越多的公众人物选择谨慎,选择沉默,选择戴上一副无表情的面具。
净化语言环境和网络环境,我很赞同,但如何改变,我一时无解。
同样是网络的催化,公民在使用权力方面的意识迅速觉醒,特别是在反腐方面。人肉,微博,似乎成为了当前最有效的反腐手段。当然,也有不少人表示麻木——流水的贪官,如韭菜一般,割了一茬又一茬,且春风吹又生。其实仔细想想,政府的进步虽然缓慢,但也在一步步走着。过去,十六大的时候,政府的自身建设是按照“思想理论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的“四位一体”进行概括的,“反腐倡廉”放在作风建设中。而到了十七大,报告则把“反腐倡廉建设”从作风建设中分出来,专门作为一部分,形成“五位一体”布局,并在关于加强党建的要求中,除了过去强调的“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要求外,特别增加了“贯彻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听起来虽然无关痛痒,但其实是有思路的——就是监督过程对公众的逐步开放。
到了,仍然是“五位一体”,但里面的顺序有了变化——“全面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和制度建设。”反腐倡廉提到了制度建设前。又有不少人嗤之以鼻,调个顺序你就激动了啊!这总是比毫无动作要强的,同时也坚定党在惩治方面的态度。于是大家才能在网上看到种种的揭发吧,那真不是一个党的监查部门能做到的,只有和人民合作,才更有希望根除自己的顽疾,人民有期许,你有诉求,于是一拍即合。
有希望的社会需要有希望的人。其实在看第一遍时,我就知道片子一定不是悲剧收场,因为主线角色中出现了有希望的人物,且这类人物虽然一开始处在和主角对立的集团,但他们客观,就事论事,拥有自己的判断,最终会帮助甚至取代主角来维护正义。片中有一段描述Finch总督在看录像资料,录像中V在犹豫是否将被击晕的Evey带走,V的决定可能会改变日后Evey的命运。当时Finch指着V说了一句:“他还有些人性。”我顿时觉得这出戏要精彩了。
其实后来,我也构想过由总督Finch担任首脑后领导的英国——一个了解人民苦难的人,一个和反抗领袖对话过的人,一个亲自挖掘事实真相的人,一个追求真理的人,这样一个了解人民和国家的人,在他的领导下,是否能让一个满是创伤的民族迅速重燃生命,焕发奇迹之光?很多民族在乱世终结后将会迎来一段令人无比振奋的辉煌时期,每个伟大的民族都有。那时,人民的生活可能依然艰辛,但从上到下,每个人都充满干劲,面对百废待兴的民族,大家干劲十足,都以自己能为复兴民族之光去奉献而倍感自豪。伟大的民族为什么总能在危急关头挺立?这不是历史的巧合,也不是自然的选择,是民族特质决定的。伟大民族虽拥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境遇也不同,但在面对存亡时的气质却意外的一致。
Finch在和V对话后曾问过他这样的话:“你为什么以前不站出来?你在等什么?”“是你,总督先生,我需要你。”V说。我在想,这话是不是有一种托付和交接的意思?V将旧机器打碎,并让信得过的人物了解真相,未来这个人有没有兴趣带着整个国家走出泥沼,迈入辉煌,就是他自己的事了。
“我真希望自己相信那是可能的,可是我每次看到世界改变,它总是变得更糟。”当时面对自信满满的V,Evey的话语中充满了担忧。其实,这个世界是我的,也是你的。你希望它变成什么样呢?
v字仇杀队影评 篇二这部由麦克特格从副手转正以来的首部作品,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邃的意境深深的吸引了人们的眼球。尽管是第一次做第一导演,但是有华纳兄弟在背后大力支持的超级科幻片还是相当的成功,加之娜塔丽•波曼(艾维的扮演者)天使般的美丽和澳大利亚天皇巨星雨果•维文(v的扮演者)出神入化的演技,整部电影非常传神的演绎出了一个令人震撼的故事。
看完以后,我来不及喘气,我陷入了沉思。电影中所反映的公权与私权的争斗、秩序与正义的角逐,无不让我心灵震撼。
公权与私权的关系
我想,民主有时真是一个不可捉摸的东西,影片中的英国当时是怎样的情形啊,他们应该是在一种极其民主的状态下选举出来伦敦政府当局,但是,也就是在这样一个完全民主外衣下的政府,却暴政横行,张扬跋扈,搞得公民没有自由、没有人权,饥饿、疾病、恐惧、秘密特务,所有的一切让人不寒而栗。丘吉尔曾说过:“民主是一种坏的政治形式。”这句话有点偏激,但很显然,影片中的民主也绝对是一种让人不敢消受的无奈。在种种的欺骗之下,人们感觉到无助,于是寄希望于一个强有力的政府,在最大限度的出让自己的权利以后,终于也使得自己生活在一片囚禁之中。电影以此隐射了恐怖主义盛行的当下,美国政府以反恐为名,对公民私生活的加大干预,窃听、逮捕甚至滥杀似乎成了理所当然,据说英国也紧随其后,意欲向国会提交法案,要求批准当局可以秘密监听私人电话。在整个社会反恐情绪高涨的今天,这部似乎唱反调的电影可以说是有很大风险的。但是,它也正好从另一个角度喊出了人们的心声——要反恐,但是更要自由。洛克认为,人生而自由,拥有最大程度的权利,政府是理性的人们为了更好的生活在一起而在民主的基础上订立的一个契约,个人为了社会秩序,为了对付共同的困难,将自己的部分权利让渡给政府,以此来保护作为弱者的单个的人,于是便出现了公权与私权这对范畴,毫无疑问,私权相对公权是一种更加高级别的权利。但是时至今日,公权利已经成为阻碍跟人自由与权利实现的最大障碍,就象本片中所展示的一样,民主成了一种借口,成了少数独裁者满足私欲的工具。萨特勒歇斯底里的疯狂和普通民众惶惶不可终日的鲜明对比,让我们知道,私权有多么的重要。不可否认,在现代化无处不在今天,没有强有力的公权力,社会是不可能安定的,但是同样要看到,公权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保护和实现私权。没有公权保障的私权是难以想象的,没有私权的极端的公权更是无法接受,社会要在和平有序的环境中发展,在两者之间找到一种平衡已经成为了当务之急。
什么是真正的正义
罗尔斯在其名著《正义论》中说到,正义是“无知之幕”下人们的自然选择。所谓无知之幕就是假定人们在没有任何的社会经验背景和其他外力驱使的状态下,所作出的选择。也只有这种选择才符合真正意义上的正义。但是,影片中的英国民众,处于一种极度的不自由中,政府发布的所有新闻,都是一定政治目的下的谎言,因而可以说,这种情形下的人们的选择不可能是自己真实意愿的表现,也因此可以作出一个逻辑推断:人们可以推翻自己在非自愿的情况下所做出的选择。这便是罗尔斯所说的民众不服从的自由。但是《v字仇杀队》中则更进一步,认为民众不仅有不服从的自由,更有以暴力反抗的自由。片中的怪客v便是暴力反抗的极致表现者。影片中的英国政府暴政横行,极度专制,人们没有任何的自由可言,在非暴力的不服从遭到暴力的打压时,人们是否应该以暴力反抗呢?to be ,or not to be,that is the question.毫无疑问,编剧在电影中选择了暴力反抗。在法律法规所代表的理性文明已经浸入到每一个毛孔的西方社会,这种暴力的反抗无疑是一种无奈的选择。 v是一个现代西方文明的反叛者,甚至可以说其本身就是一个恐怖主义者,他为了达到自己的理想不择手段,他暗杀政府要员、炸毁伦敦最高刑事法院(The Old Bailey)和国民议会大厦、制造骚乱、煽动民众造反……无一不是当前世界官方媒体所严厉声讨的对象。但是能否说v所做的一切就是不正义的呢?其实任何事情都是两面的,这种暴力的手段看是用在什么对象上,影片中的反抗对象是一个邪恶的政府,虽用极端的手段亦难以掩饰其理想主义的光芒。《v字仇杀队》便是这样使人们忘记了暴力反抗不正当的一面,从而昭显出人们心中侠义的理想。
虽然在日常生活中我更崇尚非暴力,但是我佩服敢于用自己的性命保全仁义的侠客。也许这个词已经被武侠小说用烂,但是在一个痛苦指数高涨的国家,到处是污染,腐败成风,权力市场化,监督无效,官商勾结,农民呼救无门,住房医疗教育让人沮丧的国家,显然不能缺少侠义之士。胡文海杀了贪官一家14口,农民工王斌余讨薪未果遭到羞辱连杀四人……这样的事当然让人恐怖,我们在埋怨他们鲁莽、残忍的同时也不能忘记他们的无奈。我甚至以为他们是传说中的侠客,他们的这种变异的侠义,是人们精神压抑已久的宣泄,更是对社会邪恶的挑战,只是他们用了太多生命为代价,甚至还还有许多无辜的冤魂。现在的中国已经是个现实的不能再现实的时代,传说和幻想似乎不属于这个时代。如果继续这么发展下去,制度跟不上社会变化的步伐,不作任何改进,未来很可能会是一个血淋淋的画面!我无意为这些已经“盖棺定论”的事件做所谓的辩护,但是我们不能不承认,在得不到合法救济的时候,这种似乎愚昧的残忍也不失为一种平衡,这些象一记记重锤敲打在人们的心坎,以血的教训让我们清醒。
《v字仇杀队》是一部现实主义的科幻片,它从另一个角度向人们阐释了什么是正义,以及除了合法的手段反抗邪恶以外,还有其他方式。
大概剧情是这样的:
在不久的将来,英国成了一个极端集权的国家,整个伦敦完全是独裁者萨特勒(约翰•赫特)的禁严之地。法西斯式的政府无恶不作,疾病、饥饿、宵禁、特务、秘密警察,所有公民的言行均被严格控制,凡同性恋者,包括许多的外国移民全被疯狂逮捕甚至随意杀害,虽然民众群情激奋,却无人敢以身涉险。整个社会处于一种风声鹤唳的状态。身为电视台助理的美丽温和的少女艾薇(娜塔丽•波曼)由于工作的需要,晚上出门加班,但是刚出门便被无处不在的秘密警察逮捕,按照当时英国的政策,凡违反宵禁令者,都要被判入狱,而这对于艾薇来说是多么的致命——她从小就亲眼看着自己的父母被残忍的秘密杀害,而如今这一幕又要重新落到自己的身上。绝望之际,一个戴着面具披着斗篷的神密黑衣怪人出现,迅速的制服了这帮无恶不作的走狗,将艾薇救出。黑衣人没有告诉自己的名字,艾薇除了知道他叫v以外,一无所知。他那永远带着神秘微笑的面具和苍老的声音成了艾薇心中的难以忘怀的记忆,但是,艾薇怎么也不会想到,这次的经历让她自己走入了一个恶梦。全伦敦的警察到处追捕并企图杀害她,成为惊弓之鸟的艾薇只身四处逃命,却终也没有逃出罪恶的专制政府,艾薇最后被投入了监狱。在监狱里她受尽了非人的折磨,几次到了崩溃的边缘,是v那神秘的身影和诡异微笑让她有勇气坚持到底。又一次,V适时出现,拯救了艾薇。V告诉艾薇,他准备效仿1605年的盖伊•福克斯,炸毁国会大厦。(1605年,盖伊•福克斯和同伴在国会大厦下面埋了36桶炸药企图将当时的残酷的独裁政权轰掉,但计划败露,被英王詹姆斯于当年11月5日绞死。)而他所带的面具就是英国人一眼就能认出了盖伊•福克斯。 艾薇这才知道,V靠着自己天生领袖般的超凡魅力、高超凶狠的格斗技巧和无人能及的才智,自行组织了惩恶锄奸的团体。V深深明白,仅仅惩戒作奸犯科的腐败警察不能解决问题,他决心点燃一场反抗政府暴政和压迫的革命。艾维被这个具有不可思议的战斗能力,诡计多端且手段极其残忍的“V”所吸引,决定加入“V”的行列,和V一起组成了“V字仇杀队”,在被训练成为得力助手的艾薇的帮助下,V字仇杀队将以暴易暴,为这个充满恐怖和腐化的社会带来自由和正义! 最终,在两人的共同努力下,他们如愿杀死了暴力独裁者萨特勒,在圣诞来临的瞬间,点燃了导火线,v与那座象征暴力独裁的国会大厦在一声轰隆中同归于尽,而在这时,国会广场无数的民众也如释重负,纷纷摘下自己脸上的那个带着诡异微笑的面具,一切又恢复到了从前的平静。整部电影一气呵成,激动紧张得让人不能有一丝的松懈。
v字仇杀队影评 篇三沃卓斯基兄弟在《骇客帝国》三部曲后,推出这部对恐怖主义立场暧昧的电影。今年2月在柏林电影节亮相,直到最近一区推出DVD,争议之声仍不绝于耳。电影把英国史上著名的“火药阴谋案”,搬到了假想中的极权主义英国。当年没能炸掉王室和上下两院的天主教狂热分子盖?福克斯,摇身变成大众民主的斗士,最终利用伦敦地铁炸毁了古老的国会。影片原定在去年11月5日,也就是“火药阴谋案”400周年纪念日举行首映,因其对伦敦地铁爆炸案的渲染与联想,而被迫推迟到今年上映。
1605年,火药成为这个世界的关键词。在英国,一群梦想复辟天主教统治的狂热分子策划炸毁议会和王室。11月5日是议会大典,福克斯成功的将36桶火药偷运到国会的地下室。这一阴谋在5日凌晨奇迹般的败露,福克斯等人被处绞刑。英国逃过了人类政治史上最大的一次恐怖策划,他们实在有理由纪念这个日子,因为这批火药足以将整座国会炸毁20余次。所以11月5日成了英国传统的火药节,人们上街庆贺,将福克斯的人像反复焚烧了400年。
同年同月,世界另一端的北京城,却没能避开热兵器时代的第一次大爆炸。掌管皇家火药库的两名宦官,命令工匠用铁斧劈开结成硬块的旧火药,结果造成震动京师的爆炸。当场炸死官兵93人,居民死亡无数,炸毁房屋三十余间。
这两个火药事件,预示了近代的第一次全球化,就是热兵器暴力的全球化。恐怖主义是这部电影一个令人不寒而栗的时代背景。但这部电影原本还有另一个令人亲近的背景,那就是二十世纪文学史上的“反乌托邦”传统。
有件事非常奇怪,“乌托邦”思想是从英国诞生的,而最著名的“反乌托邦”小说也都是英国人写的,如奥威尔的《1984》和赫胥黎的《美丽新世界》。而且最近二十年来,著名的“反乌托邦”电影也都是英国人拍的,如《1984》在1984年被英国导演搬上银幕。1985年,特里·吉列姆在英国拍出他最经典的电影《妙想天开》。这部电影是奥威尔和卡夫卡的混合,对人们在极权主义和官僚主义体制下的挣扎,作了最形而上的镜像思考。似乎是为了更符合我的描述,吉列姆甚至离开好莱坞,特意加入英国国籍。
和《妙想天开》一样,《V字仇杀队》也改编自英国作家的作品。也耸人听闻的假设英国成了一个纳粹式的极权国家。和《1984》一样,一个至高无上的党和“老大哥”控制了人们的一切思想。一个离极权主义最遥远的国家,一种与极权主义最陌生的体制,却被想象为一个必须炸毁国会、推倒重来的法西斯国家。乐观的人会说,这证明了只有最自由的体制,才能容忍最恶毒的批评。但悲观的人会说,是啊,连英国也可能出,人类还有什么希望呢。想想大英图书馆那两道恶狠狠的脚印吧。如果自由意味着同时产出乌托邦和反乌托邦,同时产出恐怖和非暴力。那么得胜的希望又在哪里?
我承认影片中那个戴着福克斯面具的“V”,的确很有魅力,混乱了很多年轻观众的希望。很多人面对这部电影,企图分辨革命和恐怖主义的差别。但火药的出场,意味着它们之间一切差别都是可以被取消的。我也承认当“V”说出那段经典的台词时你很难不被诱惑,他说“面具下是思想,你无法杀死它,因为它刀枪不入”。几百年来,人们一步步把“思想”偶像化,当作真理本身去崇拜,最终导致相对主义和价值虚无。谁有资格说谁是错的呢,这一结论其实就是恐怖主义的本源。沃卓斯基兄弟的初衷,是借这部电影表达对西方宗教保守主义复兴的不满和逆反,但不满的列车通往哪里呢,竟然通向了反人类的地铁爆炸案。“思想”二字听起来很高贵,但人们往往不愿承认思想的主要成分,是激情和欲望再掺苏打水。
欲望无敌,这就是“反乌托邦”的原则。在《1984》中,奥威尔说,“做爱本身就是造反”,一次高潮就是对党的一次打击。温斯顿对他的女友说,“你只是一个腰部以下的叛逆”。亚里士多德说,理性就是对激情的克服。而腰部以下的叛逆,只是将这个世界由一种激情交给另一种激情。这也是我对《V字仇杀队》的评语。事实上,二十世纪并未诞生真正的“反乌托邦”精神,因为只有乌托邦才能反乌托邦。当一个“盼望不至于羞耻”的真正的乌托邦隐匿了,那些虚假的乌托邦你怎么去反呢,你的所谓反,其实只是替换。
盲目的眼看不见真正的历史。在福克斯的前后时代,英国史上有三种比他更值得尊敬的“受害者”。电影中用禁止《可兰经》来说明极权的性质,暗示以革命追求信仰自由的正当性。但就在火药阴谋案前50年,著名的殉道者丁道尔,为了将《圣经》译成英文,使英国老百姓能直接阅读圣经,而被天主教会烧死在火刑柱上。但他死前一刻并没有说,“炸毁国会吧,英国才有希望”,他说,“上帝啊,求你开启英格兰国王的眼睛”。到福克斯策划阴谋时,英文版圣经已经合法出版。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一局面恰恰是福克斯所仇恨的,也是他决心炸毁国会的原因之一。6年后,没被他炸死的詹姆士一世,主持翻译的英文钦定版圣经,以5个先令的价格大量出版。
另一个人物是开创了违宪审查制度的柯克法官。他对那个没被炸死的国王说,司法必须独立,对不起,你没有审案子的权力。几年后,詹姆斯一世将他撤职。柯克转而成为下议院的议员,坚持主权在议会、而不在国王的宪法传统。几年后,詹姆斯又解散了下议院。但柯克也没有说,“杀死暴君吧,英国才有希望”。
第三个是清教徒和他们的长老会,因为宣扬民主理念和要求政教分离而受到迫害。詹姆斯一世的母亲,天主教徒玛丽女王临朝时,短短3年烧死了400名新教徒,留下“血腥玛丽”的称呼。詹姆士是新教徒,但反对政教分离,坚持必须由国王任命主教。他要求清教徒宣誓承认国王的最高宗教权威。清教徒们没有使用火药,他们成为远走荷兰和美利坚的“天路客”,为人类开创出宪政共和制度。
英国拥有古典自由和立宪政体,恰恰在于它固执地走在与“火药阴谋案”相反的道路上。这部电影替福克斯翻案,不过是为了取悦这个世界的相对主义激情。电影中V的颠覆计划很有意味,他第一年先炸毁了伦敦的老贝利法院,当那个著名的蒙眼的正义女神像倒下,意味着他要成为最高大法官。第二年再炸国会,乃是行使他偷来的审判权。马丁·路德曾经在反对德国农民战争时说,革命就是对上帝的叛乱。托尔斯泰在小说《复活》的扉页上,引用圣经题下“伸冤在我,我必报应”。这是一切非暴力的前提和信心。所谓革命或恐怖就是不承认自己之上的裁判权,而决意自我伸冤,担任人类的最高裁判官。
V其实是罗伯斯庇尔和马拉的混合,趋向马拉的一面使他看起来饶有情趣,甚至缓解了暴力的令人不适。某种无政府主义色彩也冲淡了暴力的专制内核。但趋向罗氏的那一面才是V的答案。他在密室中练剑的镜头,如一种强迫症,显出复仇动机的苦毒。他试图爱艾薇,也试图模仿正义,却始终无法胜过那满心的杀气。
每个人都是自己的最高大法官,别以为这是理想主义,这只是一个腰部以下的叛逆。无论V的造型多酷,飞刀舞得多圆,如《箴言书》所说,“有一条路人以为正,至终成为死亡之路”。真正的希望没有火药味,真正的英雄永远是丁道尔、柯克和那些天路客们。
沃卓斯基兄弟给了我们一个噩梦,我们要知道如何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