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读后感【7篇】推荐度: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读后感(优秀3篇)推荐度: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读后感优秀9篇推荐度: 热点范文
认真品味一部名著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东西,何不写一篇读后感记录下呢?可是读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细致的小编阿青帮大家找到的12篇关于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读后感,仅供参考。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读后感 篇一无意间翻看到美国管理大师史蒂芬。柯维编写的《高效能人士的七个好习惯》一书,最开始是持着怀疑的态度,认真读下来不免觉得这本书应该好好的品读三四遍才能领会和运用。
整本书不是告诉我们如何做一个任人使唤的奴隶,从中真正领会的是如何能够自立和自主,真正成为一个独立的人,一个可以成为主人的人。
由内而外的塑造自己,打破以往的道德、运气、阅历等因素的“谎言”限制,从七个习惯的培育说起如何做一个高效能人士。
今天说一说第一个好习惯:积极主动
积极主动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得很。有句俗话:表面笑嘻嘻,内不一定想什么。想必真的发自内心的积极主动还是不那么容易的。
积极主动这个习惯使得我们从“依赖期”正式进入到“独立期”的迈出第一步。
文中这样写道:
“积极主动”即采取主动,为自己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行为负责,并依据原则和价值观,而非情绪或外在环境来做决定。主动积极的人是改变的催生者,他们摒弃被动的受害者角色,不怨天尤人,发挥了人类四项独特的禀赋——自觉、良知、想象力和自主意志,同时以由内而外的方式来创造改变,积极面对一切。他们选择创造自己的人生,这也是每个人最基本的决定。
当我读到这段话的时候,我决定好好把这本书读完。
每一句都是抨击着我,让我从反驳,而且诠释“积极主动”这个习惯如此的完美。不忍细细品读多遍。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至高境界,我们通常都自我安慰说:人类就是情感动物。但是丰富的情感对我们做出正确的判断有作用么?或者说是起到了积极作用么?“泰山崩于前而色不改”告诉我们大的变故或突发事件要控制自己的情绪,积极主动的第一步就是控制自己的情绪。
下一步谈到如何主动“回击”外界的刺激,而非是“被动”忍受。主动“回击”的方式有很多种,不是说一定是冲突的“回击”而是感应、变化外界的刺激。我也常常安慰自己和他人:伸头一刀,缩头也是一刀,还不如坦荡荡接受,落下了好名声。
工作中常常遇到自己不能“积极主动”的一面,总是“缩头缩脑”“畏手畏脚”,私下里反省之时也常常责怪自己的这一行为。许多时候就是情绪“作祟”,让自己产生了错误的念头,做了错误的“回击”,比如遇到工作棘手的且复杂的工作在做的时候,常常应付性的忽略甲方的要求,而是固执己见,从最后的结果看往往忽略了很多可贵的经验的价值。
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读后感 篇二《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告诉我们:仅有事业成功只能算成功了一半,唯有兼顾事业、家庭、人际关系、个人成长等人生其它层面的和谐发展才是真正的成功。让我们告别旧习惯:人的行为总是一再重复,但要取得卓越不只是单一举动,而是要靠良好的习惯。要提升自我,赢得实际效果,必须从观念入手,树立长远目标,克服“惯性”的信念,并且“由内而外全面造就自己”。观念是态度与行为的根本,观念决定行为,行为形成习惯,而习惯左右着我们的成败,成功其实是习惯使然。该书主要介绍了成为高效能人士的七个好习惯,即积极主动、以终为始、要事第一、双赢思维、知彼解己、统合综效、不断更新。
习惯一:积极主动——个人愿景的原则。
别指望谁能推着你走。每个人做每项工作或做每件事都应积极主动向前走,如果你不向前走,谁又会推着你走呢?因此,积极主动的态度,是实现个人愿景的原则。
积极的心态能让你拥有“选择的自由”。我们虽然不能控制客观环境,但我们可以选择对客观现实做各种反应。积极的涵义不仅仅是采取行动,还代表对自己负责的态度。个人行为取决于自身,而非外部环境,并且人有能力也有责任创造有利的外在环境。
在学会做到积极主动的同时,不要忘了遵循原则,沿着上一棒传递的方向:学会自我领导、清晰个人使命。列一张使命宣言、定一个生命中心,这是实现自我领导的第一步:把握自己的人生方向。
习惯二:以终为始——自我领导的原则。
忠诚于自己的人生计划。确立目标后全力以赴,就是我们所说的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并把事情做细,“以终为始”。只有确立了符合价值观的人生目标,才能凝聚意志力,全力以赴且持之以恒地付诸实现,才有可能获得内心最大的满足。“以终为始”的习惯可以适用于各个不同的生活层面,而最基本的目的还是人生的最终期许,它是以所有事物都经过两次创造的原则为基础的。所有的事物都有心智的即第一次创造,和实际的即第二次创造。我们做任何事都是先在心中构想,然后付诸实现。
习惯三:要事第一——自我管理的原则。
选择不做什么更难。每个人的时间都是有限的,所以要做重要的事,即你觉得有价值并对你的生命价值、最高目标具有贡献的事情;要少做紧急的事,也就是你或别人认为需要立刻解决的事。消防队的最大贡献应是做好防火工作,而不只是忙于到处救火。因此,“要事第一”是自我管理的原则。
习惯四:双赢思维——人际领导的原则。
远离角斗场的时代。懂得利人利己的人,把生活看作一个合作的舞台,而不是角斗场。一般人遇事多用二分法:非强即弱,非胜即败。其实,世界给了每个人足够的立足空间,他人之得并非自己之失。因此,“双赢思维”成为人们运用于人际关系的原则。具有双赢思维的人,往往有三种个性品格:正直,成熟和富足心态。他们忠于自己的感受,价值观和承诺;有勇气表达自己的想法及感觉,能以豁达体谅的心态看待他人的想法及体验;相信世界有足够的发展资源和空间,人人都能共享。
利人利己观念的形成是以诚信,成熟,豁达的品格为基础的。豁达的胸襟源于个人崇高的价值观与自信的安全感,所以不怕与人共名声,共财势,从而肯尝试无限的可能性,充分发挥创造力和宽广的选择空间。书中提到了互赖,我是这样认为的,互赖是长期的一种合作方式,如果短期的合作,我认为互补比较好,可能更加实用。
习惯五:知彼解己——移情沟通的原则。
换位思考和沟通。“了解他人”与“表达自我”是人际沟通不可缺少的要素。首先,要了解对方,然后争取让对方了解自己,才是进行有效人际交流的关键,要改变匆匆忙忙去建议或解决问题的倾向。
要培养设身处地的“换位”沟通习惯。欲求别人的理解,首先要理解对方。人人都希望被了解,也急于表达,但却常常疏于倾听。众所周知,有效的倾听不仅可以获取广泛的准确信息,还有助于双方情感的积累,要“知己知彼”。当我们的修养到了能把握自己、保持心态平和、能抵御外界干扰和博采众家之言时,我们的人际关系也就上了一个台阶。学会倾诉与聆听是理解他人、被他人理解的很好的方法。在一个可以充分表达自己、自由沟通的环境中,很难想象还会有多少人出来高呼"理解万岁"。
习惯六:统合综效——创造性合作的原则。
1+1可以大于2。统合综效是创造第三种选择——既非按照我的方式,亦非你的方式,而是第三种远胜过个人之见的办法。它是互相尊重的成果——不但是了解彼此,甚至是称许彼此的歧异,欣赏对方解决问题及掌握机会的手法。个人的力量是团队和家庭统合综效的利基,能使整体获得一加一大于二的成效。集思广益的合作威力无比。许多自然现象显示:全体大于部分的总和。不同植物生长在一起,根部会相互缠绕,土质会因此改善,植物比单独生长更为茂盛;两块砖头所能承受的力量大于单独承受力的总和。这些原理也同样适用于人,但也有例外。只有当人人都敞开胸怀,以接纳的心态尊重差异时,才能众志成城。
习惯七:不断更新——平衡的自我更新的原则,再次由内而外造就自己。
过着身心平衡的生活。人生最值得投资的就是磨练自己。生活与工作都要靠自己,因此自己是最值得珍爱的财富。工作本身并不能给人带来经济上的安全感,而具备良好的思考、学习、创造与适应能力,才能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拥有财富,并不代表有永远的经济保障,拥有创造财富的能力才真正可靠,要“不断更新”。我们要懂得磨练自己。生活与工作都要靠自己,因此自己是最值得珍爱的财富。工作本身并不能给人带来经济上的安全感,而具备良好的思考,学习,创造与适应能力,才能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拥有创造财富的能力才是真正的财富。
以上这七个习惯是相辅相成的。前三个习惯在于我们本身,确立目标就要全力以赴,着重于如何进行个人修炼,由依赖转向独立,实现“个人成功”;第四、五、六个习惯,即建立共赢、换位沟通、集思广益,都将促进团队沟通与合作;而第七个习惯涵盖了前六个,督促我们从身心开始完善。读书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学习前人和他人的经验,是为了把握更多有用的知识和技能。只有把从书中学来的东西用到实践中,才能真正达到读书的`目的。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会通过不断的努力和探索,通过培养这些习惯,可以循序渐进地获得实质性的变革,成为真正的高效能人士。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读后感 篇三习惯一:积极主动-个人愿景的原则
这个观点提出的前提是绝大多数人是“刺激-回应”理论的拥趸,然后用维克多·弗兰克尔在集中营里“独立意志”觉醒的例子,同时responsible的构词法也透露出,在回应之前,我们可以做一个自我选择,这样的自我选择是因为自我意识的存在,也是自我负责的表现。
随后的聆听语言,实际是自我暗示和自我心理实现的一个应用,少一些“如果”,多一些“我可以”,让人在潜移默化中暗示自己还可以做的多一点。
内部构建的建议提出之后,就需要外部环境来配合了,此时作者提出来“关注圈”和“影响圈”的概念,本质上是让读者把自我意识应用到和自己紧密相关的场景里,那些“关注圈”对自我进阶没有太大的意义,如果重心放在了那里,就如石沉大海,不见回音。
最后,作者阐述了如何接受失败,一开始就承认,比拒绝要好很多,然后用了一句老生常谈的“失败是成功之母”。说起这句话,让我想起来我对这句话的认知:与其说失败,倒不如说“对成功的复盘”才是成功之母,失败只能算是一种排除法,当然,如果可操作的选项是二元结构,一次失败意外着,发现失败原因就一定能导致成功的话,“失败是成功之母”还是站得住脚的。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读后感 篇四本书则讲的是实践本事,它强调以原则为中心,以人品为基础,以及到达个人效能和人际效能的“内外修炼”;它不是高谈阔论的说教,而是经过一些细微生动的故事来阐述自我的观点;它涵盖的不仅仅是一些大的管理和人生方面的东西,更可贵的是它还探讨了一些具体到家庭、教育、与人相处等方面的事情,能够说为我们开启的不是一扇门,而是一扇扇门。
书中以七个习惯展开记述,它将习惯定义为“知识”、“技巧”、“意愿”三者的混合体。习惯的确很重要,美国著名教育家曼恩曾说:“习惯就彷佛一版权法缆绳,我们每一天为它缠上一股新索,不要多久就会变的牢不可破。”
所以说,不管是领导、职员、还是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是十分重要的,它甚至能决定一个人的成败得失。书中还提到“成熟模式图”,即成长的三个阶段,分别为依靠期、独立期,互赖期。人类都是从依靠到独立,然后从独立到互赖。这三个阶段中都会养成不一样的习惯,也就产生了习惯的转变。书中提到的七个习惯主要是:
一、进取主动个人愿景的原则
他所说的进取主动不仅仅是指行事采取进取主动,还意味着为人必须要对自我的人生负责,进取主动是人类的天性,即使我们的生活受到了外界条件所控制。但作为一位领导,他的理智必须胜于冲动。甚至应当避免冲动。应能够慎重思考,选定价值观并将其作为自我行为的内在动力。
我们不管做什么,都应当主动而非被动。就像书中所说的那样。人性的本质是主动而非被动的。人类不仅仅能针对特定的环境选择回应方式。更能主动的创造有利环境。采取主动不等于胆大妄为,惹事生非或滋事挑衅,而是要让人们充分认识到自我有职责创造条件。
二、以终为始自我领导的原则
当今社会,成功人士并不算少,但大多数人成功之后,反而感到空虚,得到名利之后,都发现牺牲了更可贵的事物。所以,我们务必掌握真正重要的愿景,然后勇往直前、坚持到底,使生活充满意义。
书中所说的“以终为始”有两个原则基础,一是“任何事物都是两次创造而成。”我们做任何事都有是先在脑中构思,即智力上的或第一次的创造。然后付诸诸实践,即体力上的或第二次的创造。也就是告诉我们不管做什么事都要先明确目标,根据目标在确定以后的实践。
“以终为始”的另一原则基础是自我领导。但领导决不一样于管理,就像史蒂芬说的“成功甚至求生的关键并不在于你流了多少血汗,而在于你的努力方向是否正确。所以,无论在哪个行业,领导都重于管理。”要想做一个好的领导,不妨以原则为中心,撰写一份属于你自我的使命寓言,并付诸实践。
三、要事第一自我管理的原则
这个习惯是一个让人受益非浅的习惯。它能够说是前两个习惯的具体实践,书中提到“有效管理”,有效管理就是掌握重点式的管理,它把最重要的事放在第一位。由领导决定什么是最重要的,再靠自制力来掌握重点。时刻把它们放在第一位,以免被偏见、情绪或冲动所左右。从这个意义上说,自我管理的实质就是自律和条理,是对计划的实施。
习惯一的基础是人类特有的四大天赋。即想象力、良知、独立意志以及最重要的自我意识。习惯二的基础则是想象力和良知这两大天赋。而有效管理的先决条件就是发挥人类的第四大天赋独立意志。有了它,我们就能够主动作为,而不是被动的听命。
四、双赢思维人际领导的原则
我们总是把此刻这个社会当作竞争的角斗场。看事物也就是“非强即弱、非胜即败”。其实世界之大,人人都有足够的立足空间,他人之得不必就视为自我之失。利人利已者则把生命看作是一个合作的舞台,而不是一个角斗场。
双赢不是什么技巧,而是人际交往的哲学。史蒂芬列举了六个交往模式,即:损人利已(赢输)舍己为人(输赢),两败俱伤(输输)独善其身(赢),利人利己(双赢),好聚好散(无交易)
如果让你选,你会选哪一个我认为最理的答案肯定是双赢。那我们为何不向它发展呢要做到双赢其实并不难,只要做到:诚信、成熟、知足就能够了。
五、知彼解已移情沟通的原则
这个习惯主要讲的就是人与人的沟通,移情聆听是聆听的一种,也是聆听的最高境界。它是以理解为目的,听者要以倾诉者的角度去看特事物,理解他们的思维模式和感受。
要做到知彼解已,首先你要寻求去了解对方,然后再争取对方了解你,这一原则是进行有效人际交流的关键。
六、统合综效创造性合作的原则
统合综效是人类所有活动中最高效的一种,是对所有其它习惯的重要考验和集中体现。它是以原则为中心的领导方式和培育方式的精髓,统合综效能够激发、整合并释放人类的最大潜能,前面的五个不一样习惯都是为了能创造统合综效的奇迹。
与人合作最重要的是:重视不一样个体的不一样心理,情绪与智能,以及个人眼中所见到的不一样世界,假如两人意见相同,那么其中一人必属剩余,与所见略同的人沟通,毫无益处,要有分歧才有收获。
七、不断更新平衡的自我更新原则
养成了前面六个习惯还不够,我们还要不断的更新自我,磨练自我,因为生活与服务人群都得靠自我,这是最珍贵的工具。
这一习惯就是个人产能,它维护并优化你所拥有的最重要资产你自我。它从四个层面更新你的天性。那就是:身体、精神、智力、社会性、情感。每个层面的更新都很重要。所以,仅有平衡好四个层面的更新进度,才能取得最梦想的效果。忽视任何一个层面都会对其它层面产生消极影响。
自我提升和完善是一种原则,也是一个过程,一个在成长和转变之间螺旋式上升的过程,一个人不断完善自我的过程。
这七个习惯能够说是人生的精华,作为一个领导,应当养成这七个习惯。可我感觉,不管是领导、职员、还是学生,都应当养成这七个习惯。如果我们能有“进取主动”的态度;“以终为始”的愿景;“要事第一”的把握;“双赢思维”的互赖;“知彼解已”的沟通;“综合综效”的合作;“不断更新”的创造。我相信,我们必须会走向成功的彼岸。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读后感 篇五古人云:“无规矩不成方圆”。一个人为人处世如果没有一定的规矩,没有自己的原则,必然会导致这个人随波逐流,凡事被环境左右。正如书中所说,要完成最渴望的目标,战胜最艰巨的挑战,你必须发掘并应用一些原则或自然法则,因为它们恰好左右着你苦苦期待的成功。
要遵循特定的原则行事,需要养成良好的习惯。这本书讲的正是引导人前进需要培养的好习惯,它如同良师益友般给予我很多的启发,让我受益匪浅,收获颇丰。下面我以书中所说的七个习惯谈谈自己错略的见解。
习惯一:积极主动
上学的时候老师经常对我们说一句话:“积极的人像太阳照到哪里哪里亮,消极的人像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样”。积极的人做事总是充满热情,很少收外界环境的影响;消极的人常常被环境左右情绪,为各种各样的小事闹心。
我们每个人都并非被动的,主动是人性的本质。主动的人,无论外界怎么变化,内心始终都有自己的。一片天空,即使在逆境中也可以追求上进,激励自己,主动创造出有利的条件,能够更多的专注于自己的影响圈,使知识、技巧、意愿在影响圈内平衡,并使其不断扩大。积极主动是后面六个习惯的基础,也是我们工作、生活动力的源泉。
习惯二:以终为始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以终为始说明在做任何事之前,都要先认清方向。这样不但可以对目前处境了如指掌,而且不至于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误入歧途,背道而驰。高效能的人懂得设计自己的未来,他们认真地计划自己要成为什么人,想做些什么,要拥有什么,并且清晰明确地写出,以此作为决策指导,从而在前进的道路上避开了许多弯路。
习惯三:要事第一我觉得要事第一讲述的是自我的时间管理。当我们确立好人生终极目标后,就要为自己制定计划,不仅仅是人生的规划,也包括制定目前所做事情的计划。要事第一就是告诉我们在制定计划时要将眼前最重要的事情放在计划的首位,我们一定要了解什么事是最重要的事,紧急的事情未必是最重要的事情,只有清楚地了解这一点才能够制定好计划并且管理好自己的时间,做事情才能专心,不被一些琐事打扰,提高自我工作效率。
习惯四:双赢思维
“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一个人的个人能力再强没有人协助也难成大业。双赢者把生活看做一个合作的舞台,而不是一个角斗场。大多数人认为,非强即弱,非败即胜。如果彼此都愿意真诚的去理解对方,倾听对方,或许会发现,世界除了胜败两条路,还有第三条路等待挖掘,那就是双赢,结果或许比预期想象的要好很多。具备双赢思维的人需要具有三种品格:正直、成熟、豁达的心胸。具备这三种品格的人可以很好的处理上下级关系、客户关系、竞争对手关系,是一种通过换位思考的方式达到互利互惠的目的。
习惯五:知彼解己
我认为做到这一点其实就是以诚信为基础进行有效的沟通,用心去聆听对方的心声,善意的回答对方的问题,并且把自己的想法解释给对方,让对方充分了解。在沟通的过程中彼此相互尊重、相互理解。要做到知彼解己。首先要去寻求了解对方,然后再争取让对方了解自己。
习惯六:统合综效
与人合作重要的是尊重差异。当有不同观点的时候,我们应该表示肯定,给予理解,当看到两种解决问题途径的时候,可以尝试去寻找统合综效下的第三种路径,如习惯四里所说,如果坚持双赢模式,愿意努力去理解对方,或许受益的解决方案会更多。听从别人的不同意见,对自己来说也是一种体会,更值得去了解。三人行必有我师,每一个人都是一个老师,每一个人都有和别人不一样的地方,统合综效就是创造性合作原则,即尊重个体的差异性,善于听取他人意见,相互学习,相互增长。
习惯七:不断更新
人生最值得的投资就是磨练自己,因为生活与服务人群都得靠自己,这是最珍贵的工具。工作本身并不能带来经济上的安全感,具备良好的思考、学习、创造与适应能力,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拥有财富,并不代表经济独立,拥有创造财富的能力才真正可靠。简单的拥有财富并不值得羡慕,学会创造财富才是值得敬佩的,同样,创新是必不可少的,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这才是一个终极目标,我们只有时刻创新,提升自己,才不会被别人超越,才会有不竭的奋斗动力。
上面就是我对《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的错略见解。认真读过之后才发现自己有很多方面需要改进,这就是这本书的魅力,它能让人发自内心的想要去改进自己。我会尽我最大的努力去向书中所说的七个习惯靠拢,由内而外地改变自己。
最后非常感谢领导给我品读这本书的机会。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读后感 篇六当别人对你做出友善之举时候,你是否会心存感激?但是,你会让这种感激变成一种习惯吗?
今天,我读了一篇文章,名字叫《习惯》。主要讲述了卡罗尔经常给他的邻居送馅饼,一开始,卡罗尔的邻居对卡罗尔的善举心存感激,过了几次后就觉得这些是理所当然的事。最后,他因为卡罗尔工作忙,没给他送馅饼而大喊大叫。
读完这篇文章,我想对史密斯夫人说:“你的邻居并没有义务给你做馅饼,你却把它当做理所当然的事,这太不应该了。你应该礼尚往来,也给卡罗尔送一些礼物。这样,你们的邻里关系才会变得融洽,和睦。
读完了这篇文章后,看到了史密斯夫人的所作所为,我开始反省自己。我以前也干过这样的事,爸爸妈妈起早贪黑地上班,辛辛苦苦地为我们挣钱,下班还要给我做饭,晚上还要给我辅导作业,周末还要送我上特长班。刚开始,我还心存感激,可是到了后来,我把这当成了理所应当的事情。开始向爸爸妈妈发脾气,有时候妈妈让我做我不想做的事情时,我就大发雷霆,现在想想真是太不应该了。我以后要对爸爸妈妈心存感激,长大以后报答爸爸妈妈。
有感激到抱怨,也许这个过程并不漫长,但是,我们还是意识不到当中的变化。以后我要对别人的善举知恩图报。做一个心存感激,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的人。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读后感 篇七自我更新是生命发展的基本规律,德国哲学家尼采则认为,人生有三个时期,即:合群时期、沙漠时期和创造时期。合群时期,自我尚未苏醒,个体隐没在群体之中;沙漠时期,自我意识觉醒,开始在寂寞中思索;创造时期,通过个人独特的文化创造而趋于永恒之境。
“人生最值得的投资就是磨练自己,因为生活与服务人群都得靠自己,这是最珍贵的工具。工作本身不能带来经济上的安全感,具备良好的思考、学习、创造与适应能力,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拥有财富,并不代表经济独立,拥有创造财富的能力才真正可靠。”习惯七的主旨就是磨练自己,从身体、精神、心智与社会情感等四个方面,增进个人产能,积累其他修养的本钱。
怎样才能自我更新呢,首先,要牢记“守住、守住、再守住”,从基础出发,以求得在“守住”中发展,在“守住”中快乐,在“守住”中智慧,实现真正的自我更新。
埋怨环境不好,常常是我们自己不好;埋怨别人太狭隘,常常是我们自己不豁达;埋怨天气太恶劣,常常是我们抵抗力太弱;埋怨交通违法者难管理,常常是我们自己方法太少。人不能要求环境适应自己,只能让自己适应环境,先适应环境,才能改变环境。
坚强的意志对于我们的意义与刹车、油门和方向盘对于汽车的意义类似。如果没有这三样东西,汽车就不能向着正确的方向行驶,不能在该停的时候停止,在该加速的时候加速,最终的结果要么是停滞不前,要么就走向毁灭。一个有着坚强意志的人,就像一个有着良好的制动系统的汽车一样,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随心所欲,到达自己想要去的任何地方。
实际上,坚强的意志不仅能让我们少做后悔事,更能为我们带来快乐。我们平常做的很多事情只要做好都是能够带来快乐的。比如做菜,如果做得色香味俱全,让人赏心悦目,回味无穷,岂不是一件乐事;再比如学外语,如果能说得与外国人一般无二,我们也一定会感到欢欣鼓舞,乐不可支。然而,达到这样的水平是需要付出努力的。要在看不到曙光,听不到掌声,得不到鼓励的时候,依然能够坚持下去,直到取得最后的胜利。这就需要我们有坚强的意志,否则就只能看着别人享受成功的喜悦,自己在一旁只有羡慕的份儿。
意志还有一个最神奇的功效,那就是可以让我们不烦恼、不忧愁,整天开开心心,快快乐乐。这是真的吗?当然是真的。我们大家都知道,烦恼忧愁不仅不能解决问题,还会妨碍我们积极地想办法,并且能够损害我们的健康,缩短我们的寿命,而开开心心、快快乐乐则能使我们的思维不受阻碍,大脑运转灵活,因而能够更好地解决问题,同时增进我们的健康,延长我们的寿命。可见,我们不应烦恼忧愁,而应尽量开心快乐。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有坚强的意志,当我们受到烦恼和忧愁围困的时候,坚强的意志能使我们将注意力集中到解决问题上来,并使自己进入开心快乐的状态。因此,我们不必气馁,每一分努力都会给我们带来回报,都会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那么,我们如何才能培养坚强的意志呢?
意志的强弱取决于主动的坚持能力的大小。你把一个吸烟的人关起来,他一年没有吸烟,这并不能说明他意志力有多强。只有当他可以很轻易地得到烟,却能够控制自己不去抽的时候,他的意志力才算强大。提高意志能力并不需要我们自讨苦吃,不需要夏天穿棉袄,冬天穿单衣,我们完全可以采取更有意义的方式。我们可以进行体育煅炼,可以努力克服自己的缺点,可以有计划地改掉坏实惯、养成好习惯,可以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尽量保持昂扬的斗志和乐观的精神。通过这些方式,我们的意志能力会逐渐得到提高,使我们能够让自己做那些该做的事,不做那些不该做的事,从而收获一个无悔的人生。
要想培养坚强的意志,首先要从心里认识到意志的重要,然后才能自觉地培养。我们可以先从小事做起,让自己尝点甜头,这样就能够吸引自己不断地坚持下去。假如我们原来只能坚持看半个小时的书,半个小时后就开始魂不守舍、心不在焉,我们可以先告诫自己一定要多坚持5分钟,当我们实现了这样的目标以后一定会感到高兴,然后就可以趁热打铁,不断设立更高的目标。不久以后,我们就能专心看上一个小时的书,我们的意志也得到了增强,这时候,我们就像拥有了一件锐利的武器一样,可以去战胜其它更多更大的困难,实现自己的目标,体验成功快乐。
此外,习惯的好坏对我们的人生意义重大,好的习惯会使我们度过一个健康、快乐的人生,坏的习惯则相反,它可能使我们铸成大错,追悔莫及。如果我们能自觉地改掉坏习惯,养成好习惯,我们会同时培养出坚强的意志,我们的快乐也就有了保证。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读后感 篇八我们喜欢从成功人士身上寻找可借鉴之处,力图找出方法,能够实现成功的复制。这么多年过去了,成功学、方法学的书架上已经堆满了成功的方法、经验、传记,可是成功的人依然凤毛麟角,为什么会这样呢?是这些优秀的品质无法复制?还是这些书籍诓骗世人?我很好奇,读了大量类似书籍后发现这些书中所言,皆为成功之基石,都是无可辩驳的优秀品质,都是操作性很强,普适性很高的方法,可是,为什么没有真的让很多人就此走上人生巅峰呢?长久以来,我深感不解,甚至一度怀疑所谓的成功学,根本没什么价值。直到幸福俱乐部提供了《微习惯》这本书,让我觉得以往所知所学并非没有价值,而是缺少了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行动。
最难的,便是知行合一,很多人感慨:听过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我想这也是大多数人的真实处境吧。很多道理在心里形成认同,却无法付诸行动,终究道理成了感慨的台词,人,依旧还是老样子。
《微习惯》我是被其狂妄的宣传所吸引:简单到不可能失败的自己管理法则,作者是斯蒂芬·盖斯,鉴于外国人写作的风格,我预判书中不会长篇大论的道理论证,不会有太多的引经据典,我可以从中掌握确确实实的方法或行动守则,果然,没让我失望。
具体的方法,读者若有兴趣,可以买来读读,我不会剧透太多,关于核心的思想,我却愿意和大家分享一下,就是从无到有,从想要开始,到做,其中的价值。
你一定会有这样的经历:这件事情应该这样去做,恩,可是似乎并不好实现,因为其中有些困难,该怎么解决呢?这似乎不容易,好吧,暂且这样吧,我回头再处理。于是,这件事情就被搁置了,这可能是一个项目,可能是你的健身减肥计划,可能是一个整理办公桌的小事,可是,这份搁置,事实上违背了你心里认同的正确处理方式,偏离了所谓成功的路线,而造成这个结果的根本原因是,你没有开始行动,这也就是你和成功者分道扬镳的岔路口,而成功者选择执行内心认同的行为准则,而你,选择了更为舒适且明显不正确的路线,这也是为什么许多人懂得很多道理,却过不好一生的原因。
那么,从无到有,从0到1的过程,确实不简单,不得不承认有些人并不认为这是困难的,所以他们展现出很强的执行力,自制力,这些人往往比其他人要强,那么作为天生不具备这样能力的人来说,掌握一个方法,实现自己控制,让自己利用这些方法,走向正轨,那么这本书的价值,便不言而喻了。
入股你也认同这个观点,那么,支持下作者,买本书,坐下来读读,然后,去做,你会发现,你越来越能够认同自己,越来越有勇气,去面对你的生活!
最后,感谢幸福俱乐部,感谢你带给我新的转折!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读后感 篇九我们谁也无法说服他人改变,因为我们每个人都守着一扇只能从内开启的改变之门,不论动之以情还是说之以理,我们都不能替别人开门。这个需要我们自己从内部去改变和接受,如果我们可以打开改变之门,去接纳,去改变。作者说我们至少能收获以下三点:1.你的成长过程虽是渐进的,效果却是革命性的,你将会认同产出和产能平衡2.凡是秉持自己的信念而活,就能产生自尊自重与自制力,并且内心平和。3.你不再让别人影响情绪,反而更能接受改变,因为你发现有一些持久不变的内在本质,可以作为支柱。那究竟是哪七大原则呢?下面做一个分享:
一、积极主动:主动的人生是为自己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负责,并依据原则及价值观,而非情绪或外在的环境下决定。积极主动的人生是自己选择创造改变,让我们由内而外去主导我们的人生。
二、以终为始:所有的事物都经过两次创造——先是在脑海中酝酿,其次才是实质的创造。我们先要明确我们的目标是什么,我们要走的路在哪儿,然后我们才能实施我们的方法和技巧。
三、要事第一:要事第一是我们做事的具体技巧,无论迫切性如何,个人与组织均针对要事而来,重点是要把要事放在第一顺位。
四、双赢思维:这个是基于互敬,寻求互惠的思考框架与心意,目的是更丰盛的机会、财富及资源,而非患不足的敌对式竞争。双赢思维鼓励我们解决问题,并协助个人找到互惠的解决方法,是一种资讯、力量、认可及报酬的分享。
五、知彼解己:当我们舍弃回答心,改以了解心去聆听别人,便能开启真正的沟通,增进彼此关系。知彼需要仁慈心,解己需要勇气,能平衡两者,则可大幅提升沟通的效率。
六、统合综效:统合综效谈的事创造第三种选择——即非按照]www.1mi.net[我的方式,亦非遵循你的方式,而是第三种远胜过个人之见的办法。个人的力量是团队和家庭统合综效的利基,能使整体获得一加一大于二的成效。
七、不断更新:这里说的是如何在四个基本生活面向(生理、社会情感、心智及心灵)中,不断更新自己。同时这个习惯也是其他六个习惯的实施效率。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读后感 篇十我个人还是比较喜欢读书的,过去的近三年吧,读了差不多也有20本了,但主要局限在官场小说和商战小说,上个月把一部经典的商战小说《输赢》又看了一遍,之前看的时候,主要是被里面跌宕起伏的剧情所吸引,对于角色的代入感其实不强,这次再读的时候,我尝试着把自己作为一名销售人员去感受。里面的销售秘籍“摧龙八式”还确实比较实用,以后慢慢摸索吧,指不定什么时候能用到。
《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也是刚刚读完,就简单说说里面对我触动比较大的两点吧。第一个是“积极主动”、第二个是“要事第一”,这两个也是我一直以来比较坚持并且十分看重的习惯。
人性的本质是主动而非被动的,人类不仅能针对特定的环境进行回应,更能主动创造有利的环境。主动积极的思想习惯可以使自己拥有更多的安全感,并且能增加更强的自信心。当我们遇到外界环境变化的时候,采取主动的态度并且承担更多的责任,可以更快的适应新环境,并且降低自己的压力以及负面情绪,进而可以影响身边的其他人,形成一个良性发展的生活圈。
我喜欢“要事第一”的主要原因,是因为从小养成的习惯,这不是天生就有的习惯,说起来还是得感谢初中时的班主任。他是一名刚毕业的男老师,第一次带班,并且我们班的入学成绩还是全年级最好的,最开始家长也不是很信任这位老师,就是他告诉我们要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我们听不懂这种哲学思维,后来他就直白的告诉我们,一定要知道什么时候该干什么事,这句话也就是现在所说的`“要事第一”这个习惯。从那时起,我就相对来说比较好的保持了这个习惯,最明显的证明就是考试前突击,可能玩了半个学期,但考试之前,我就绝对会不管其他玩的东西,认真复习,最后也还是能取得个中上的成绩。
工作中也是一样的道理,有的时候可能几件事交杂在一起,最开始觉得事情很多、很乱,但最重要的就是要先想一想,评估一下几件事的缓急程度、完成难度、工作量等,做事之前先梳理一下,哪些是最重要、最能快速拿出结果的,或者哪些已经是火烧眉毛的事情。这种思维其实在项目管理上也经常可以得到体现,合理的规划、里程碑节点、风险控制,我认为都是“要事第一”这种思维和习惯发挥的地方。
先写到这里,如果有机会可以跟大家一起讨论分享一下,有句话说得好,不能只低头拉车,也得偶尔抬头看看路。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读后感1000字左右2
最近一直在读史蒂芬·柯维的《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觉得受益匪浅,这是一本很值得大家去阅读的书籍,现在将一些心得体会跟大家分享,希望在未来的工作生活中略有帮助。
统观全篇,虽然是在谈习惯,但是所有的习惯都是建立在人的观念、思维的改变的基础上,所以实际上在谈的是思维观念。通过改变思维达到改变行为,从而提升个人乃至改善公司内部管制机制,培养公司内部共同语言和价值观。
书中有一幅画很有意思,不同的人看到的结果不一样,有的人看到的是少女,而有的人看到的是老妇,其实双方都是对的,但是大多人都坚持认为自己看到的才是真理,别人都是不可理喻的。所以习惯的改变是很难的,改变习惯的过程肯定是很难受的,毕竟习以为常的东西才是每个人舒适圈,但是只有跳出舒适圈,暂时牺牲眼前的舒适才能看到更广阔的天地。
习惯一:积极主动,主动积极的人是改变的催生者,以由内而外的方式来创造改变,积极面对一切,每个人都有能力也有责任创造有利的外在环境。
习惯二:以终为始,这个习惯适用于我们各个不同的工作、生活层面,我们做任何计划前,要先拟好愿景和目标,目标对了就成功了一半,剩下的就是全心的奔着这个目标前行。
习惯三:要事第一,这是一种掌握重点式的管理方法,把重要的事情放在第一位。集中精力于当急的要务,排除次要事务上的牵绊,对次要事务勇敢说“No”。
习惯四:双赢思维,是一种基于互敬,凡事寻求互惠的思考逻辑,把生活和工作看做是一个合作的舞台。双赢思维鼓励我们解决问题,并协助个人找到互惠的解决方法。
习惯五:知彼解己,用同理心开启真正的沟通,增进彼此关系。用心聆听对方,对方会觉得受到了尊重和认可,进而卸下心防。知彼需要仁慈心,解己需要勇气,能两者均衡,可大幅提高沟通效率。
习惯六:统合综效,创造合作的原则,统合综效非按照我的方式,亦非遵循你的方式,而是第三种远胜过于个人之见的办法。结合自身的学识经验能力,基于公平公正的立场找到最有利有效的解决方案才是最佳答案。
习惯七:不断更新,不断更新自己,提升其它六个习惯的实施效率。对于组织而言,通过不断更新使组织不至呈现老化及疲态,并迈向新的成长之径。在平时运用好的习惯,潜移默化,久而久之好的习惯会深深融入一言一行中去。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是一个整体,它们相辅相成、不可或缺。学做事之前先学会做人,善于想、善于问,明确确认好自身目标,为目标而进行个人修炼,由依赖变为独立,通过建立共赢、换位沟通、集思广益、促进团队沟通和合作,从而实现个人和团队成功。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读后感 篇十一感恩,你学会了吗?有人会说:“感恩还用学吗?当别人向我做出友善之举时,我就会感谢他呀?”可是,如果别人一再向你伸出友善之手,你还会再像刚开始一样无比感激吗?是的,我想肯定有人不会再如开始时那般感激了,甚至有人会把这当成是理所当然的事情,有时还会因此抱怨、生气。
今天,我们学习了课文《习惯》。讲的是卡罗尔为了向邻居史密斯夫妇表示友好,做了一个馅饼给他,史密斯夫人无比感激,第二次收到史密斯夫妇也是很感谢,第三次史密斯夫妇只简短地说了一句“谢谢”,第四次时甚至有些抱怨时间有些晚,接着,卡罗尔因为忙,没有做馅饼,史密斯夫人非常生气。
看了这篇文章,我也很生气。当别人一直向你表示友好时,你为什么会觉得理所应当呢?你怎能可以从惊喜万分,变得比较激动,变成平淡,再变得抱怨呢?是不是有些贪得无厌了呢?当你接受别人的友善时,为什么没有想到要礼尚往来,也对别人的友善表示一些回报呢?
还记得世界上最伟大的科学家,被称为“宇宙之王”的霍金,只有仅仅3根能微弱活动的手指和一双不会说话的眼睛,面对记者的提问,霍金用电脑艰难地打出了一下几句话:
“我的手指还能活动;我的大脑还能思维;我有终生追求的理想;我有爱我和我爱着的亲人与朋友。”最后这位科学巨人又艰难地打出了第五句话:“对了,我还有一颗感恩的心!”
要心怀感恩的心,在生命的旅程中我首先要感恩父母的养育之恩,我还要感恩给我们赖以生存的大自然,更要感恩我身边的人!
马骉是我的好朋友,我每天早上都会坐着马骉爸爸的车去上学。有一次,马骉爸爸出差了,马骉姐姐开车送我们去上学。因为姐姐刚学开车,车开得有些慢,所以我们俩就迟到了,当时我们还埋怨姐姐,现在想一想,真的很惭愧,这么冷的天,姐姐还早早出门送我们,我怎么能还埋怨姐姐呢?姐姐,对不起了!
学习了这篇文章后,我会更加留心身边的人,身边的事情,我会感谢身边的人对我帮助,对你们心存感恩,就像树木会感恩阳光的德泽,小草会感恩大地的馈赠,鱼儿会感恩海洋的胸怀,飞翔的雄鹰会感恩蓝天的辽阔。
感恩要常记心间,真情永驻心田,成长路上,感谢有你!
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优秀读后感 篇十二书中提到“要提高自我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潜力,务必从改变自我内心深处的价值观、对事物的认知方法以及对竞争环境的理解入手,也就是提高自身的素质,同时辅助一些必要和实用的有效方法。”这是非常深刻而又见地的理解。
解决问题不仅仅要在术的层面想办法,还要回到道的层面,从价值观和方法论上去思考,以及从了解周围环境入手,综合一句话就是提高自身素质。
这七个习惯是一个整体,是“积极主动”的态度、“以终为始”的愿景、“要事第一”的把握、“双赢思维”的互赖、“知彼解已”的沟通、“综合综效”的合作和“不断更新”的创造,它们相辅相成,不管是领导还是职工养成良好的习惯是非常重要的,它甚至能决定一个人的成败得失。
积极主动,就是对待生活、工作都要勤恳主动,勇挑重担,高效能人士为自我行为以及一生所做的选取负责,他们效力于实现有潜力控制的事情而不是被动的忧虑,那些没法控制或难以控制的事情,他们透过努力提升效能,从而扩展自我的影响范围。
要事第一就是自我管理的原则,也是作为管理者要时刻提醒自己的原则。在有限的精力下要时刻明白要事第一,这也是二八定律的一个现实应用。它把最重要的事放在第一位,由领导决定什么是最重要的,再靠自制力来掌握重点,时刻把我们的重点放在第一位,以免被偏见、情绪或冲动所左右,从这个好处上说,自我管理的实质就是自律和条理,是对计划的实施。
总结一下,所谓道理都是相通的,中西方都是一致的,这七个习惯中的前三个:积极主动、以终为始、要事第一,是从价值观和工作观入手,讲述自我驱动,自我管理,自我领导,相当于儒家讲的修身;七个习惯中的双赢思维、知彼解己、统合综效,是从理念、沟通、合作等层面讲述处世之道,相当于儒家的齐家、治国、平天下;当然第七个习惯—不断更新,相当于道家的应物变化思想,强调我们要随着环境的变化不断适应,唯有变化是唯一不变的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