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我们有时需要做一些阅读题,这时最离不开的就是阅读答案了,阅读答案所涉及的内容可能只是某一知识体系中的一个或几个知识点,或某一知识点中的一部分内容,在我们的学习中有着重要的作用。那么一般好的阅读答案都具备什么特点呢?这里是勤劳的小编给大家整编的11篇《母亲的心》阅读答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母亲的心阅读答案 篇一一、激发学生兴趣
美国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乐趣,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教师只有使学生对课文产生强烈的阅读兴趣,才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我在指导学生预习《药》这篇课文时,见学生都在看书本的插图,我便因势利导,要求给插图命名。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学生开始认真钻研课文,领会小说各方面内容,得出图名:华、夏两家母亲在坟场相会。接着,我再提出:为什么对前三部分不插一图,而只在第四部分插图呢?这一问立即激起了学生的浓厚兴趣。他们进一步熟悉课文,对作品的人物、主题、情节、线索等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从而明确:小说正是通过华、夏两家丧子的故事,揭露和控诉封建统治毒害广大人民的罪行,而华夏两家母亲上坟正是故事的结局,它加强了作品的悲剧效果,深化了作品的主题。同时,华夏两家母亲在坟场相会,使文章两条线索完全融合,因此在这里插一幅图是十分必要的。这样一来,学生学得主动,学得高兴,思路开阔,效果显著。当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方法各式各样,主要是找准突破点,因势利导,从而收到最佳效果。
二、增强情感交流
从阅读教学实践中可知,对于学生发自内心的爱和鼓励,可以激发学生在阅读中进行不同层次的创造性思维。虽然学生智力水平不等,对同一难度的阅读题目理解掌握的程度不同,但同一环境中的学生非智力因素相近。教师在阅读教学中首先要抓住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施教,保证全体学生能吃饱,然后才提出一些能体现梯度的问题,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不同的提高。我在进行小说《母亲》人物描写片断阅读教学时,一气提出了“辨别人物描写类型”“分析人物描写的作用与意义”“比较多种人物描写方法的异同”等具有梯度的思考题,然后要求语文程度一般的同学作答,请语文程度较好的同学作答题点拨,而我就用眼神、手势和简短的话语不停地给答题同学以鼓励,结果发现,答题质量远远超过我预想的效果。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程度、不同性格进行不同方式的情感交流,如多给胆小的学生提供个别阅读精彩片断的机会,多为性格内向的学生设计一些与课文有关而又接近他们的问题,肯定并鼓励思维敏捷的学生敢于发问。这样一来,可以促进他们积极参与阅读实践,又能激发口语表达兴趣,增强情感交流。
三、精心设计情境
一是创设良好的阅读训练的心理环境。《语文课程标准》提倡在学生读书思考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指点,围绕重点展开讨论和交流,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独立的见解。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读书。教师对学生,有悉心的支持,亲切的教诲;有友好的赞同,善意的批评;有热情的表扬,中肯的评价;有信心的激励,人格的尊重。学生对教师,则是保持着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表现在学习上则是胆子变大,信心增强,情趣增长,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率大大提高。我在教学苏轼的《赤壁赋》时,有一位同学在新课结束后提出他对课文翻译有疑问,我问是什么,他就说:“第一段名句‘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翻译为‘白茫茫的雾气笼罩着江面,波光与星空连成一片’,此句明显不合情理。”他这一说,立即激起了全班同学的兴趣,也引起了我的好奇心,因为它是名句,所以我讲得很仔细,并且照教学参考书的翻译念给了他们。我就问他原因,他说:“既然雾气笼罩,那又怎么能看到‘波光’与‘星空’呢?波光与星空连成一片的景象,一定得远眺,没有物体阻挡视线才行。在大海中容易看到海天一色的景象,在辽阔的江面才能看到水天一色的景象。”他一说完,全班学生也活跃起来,于是我趁机就说:“张原同学有一双善于发现问题的眼睛,尤其他能向权威挑战的精神,很值得我们学习。”我又接着说:“那么教学参考翻译真的有问题吗?我们能否从资料中找到证实的材料呢?就把这个问题作为我们的课堂作业。”全班同学都行动起来找资料,最后,学生找到了课本中的一些材料:张若虚的“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这需要在明月之下,春江似“千万里”的海一样宽广;又如王勃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需要秋高之日,远望天边方可。有学生特别指出,如果这两景有时间先后,那么,在文章中就必须要有“顷之”“少焉”之类的时间词作必要交待,而从文章来看此段很显然是写作者在同一时间段内所见景物。可见,学生的怀疑并非无中生有,无论对错,这种积极思考的态度值得肯定。所以,阅读教学必须让阅读主体明白:个体文化差异、社会时代背景的差异,毫无疑问会导致对作品理解上的差异,有差异才是正常的,每个人的见解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我思故我在,专家教科书的结论并非唯一。
二是创设良好的阅读教学的课内环境。要让学生自主探究阅读,教师不仅要在课堂上营造民主和谐的氛围,而且还要在资源、空间、时间上营造自主氛围。
要想让学生的思维在天空中自由飞翔,教师还须千方百计为学生营造一个民主、平等、宽松的学习氛围,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对话情景”,使得学生能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在学生回答时不求答案统一,只求言之有理;不求讨论结果,只求讨论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参与其中,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只有这样,教学过程才能真正互动。也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主动积极的思维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例如教学文言文《曹刿论战》,我就让学生讨论鲁庄公是否昏庸,并给出理由。有人说:“鲁庄公作为一国之君,能接见平民,并与之同坐一辆战车,说明他礼贤下士,平易近人。”有人说:“鲁庄公对曹刿指挥战斗言听计从,说明他善于纳谏,且用人不疑。”有人说:“他好学善问,虚心求教。作为一国之君,能如此不耻下问,实在不易。”又有人说:“鲁庄公在审问大小案件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但必定根据实情判案,决不,足见他的公正廉洁。”当然,也有一部分同学认为鲁庄公浅陋无知。有同学说:“战争一开始,鲁庄公便急于进攻,见到敌军逃跑便急于追击,可见急躁冒进,鲁莽草率。”有同学说:“已经取得了胜利,他对胜利的原因却茫然不知,足见其愚昧无知。”也有同学说:“在和曹刿论作战条件时,鲁庄公错误地认为只要有近臣的辅佐,神灵的保佑,就可取得胜利,这分明是目光短浅的表现。”……这样做的出发点,就是积极努力地调动学生学习课文的积极性。这些手段相互穿插于不同的课型中,创造了一个个良好的阅读训练的小环境,能给学生以新鲜感,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和参与意识。
母亲的心阅读答案 篇二书是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好朋友,我在书的海洋里漫游,从中得到了莫大的快乐,更使我的知识面也宽广了不少,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赶考的阅读题答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赶考①儿子入初中,几经托人,才能够参加一场入学考试。我在考场外慢慢走着,消磨自己内心的疲倦和焦急。
②内心深处的记忆恍然就在这踱步中醒过来,针扎了似的。
③长途客车上,一个蓬头散发的女孩子枕在一个瘦削的中年人肩上,睡着了。那个中年 人穿着一身布衣——不用问就知道是家境极其平常的农民。
④那个安然昏睡的女孩子就是十五岁的我,我依靠着的父亲要带我去离家几百里的城市 参加一所中专学校的英语口试。
⑤一路上我都在昏睡,靠在父亲的肩上我睡得嘴角流出了口水。
⑥父亲带着我住在同村一位在这个城市里做了官的人家。在他家里,我第一次吃到了那样鲜美的牛肉面,第一次盖上了像一片轻柔的羽毛的缎子薄被。饭后我就去看书,只要一册课本在手,我就会忘了一切不自在,何况还有父亲在身边。在我少年的记忆里,凡是去城里亲戚熟人家里吃饭,哪怕只是一个小时,我手里也拿着课本,课本是我去人家做客的一根拐杖,仿佛唯恐别人查证一个农民的孩子在城里的理由。课本是我在城里行走的证件。
⑦有课本在手,又有父亲陪着,我甚至记得他家阳台上,早晨总有灰色的鸽子跳上来,咕地叫。记得我拿一个小板凳坐在阳台上,仔细地望着那一片陌生而广大的城市。
⑧我隐隐听见了父亲和那位做官的同乡在说着口试时找熟人的话。
⑨一个多月后,坐在高一课堂里的我,突然得知自己确实并未被录取的消息。
⑩三年后,我终于如愿收到了当地一所比较有名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亲戚邻人都来祝贺,那时候,村里考上大学的孩子还很稀罕。客人走后,父亲光脚坐在院里的大石桌上,语气轻缓地叫我到跟前,要我给那年进城考试时寄居在他家的那位做官的同乡写封信,父亲吸着烟,说:“你就写……”他吐着烟,以他有限的初中文化水平字斟句酌,那从容斟酌字句时的幸福表情,我到现在都记得。
⑾夏天的夜晚,月光皎洁。阔大的月亮底下,从父亲舒缓的语声中,我仿佛看见了父亲那年和那位做官的同乡在夏夜谈话的情景。
⑿——踱步在考场外,我担忧儿子,想念父亲。
⒀至今,我没有听到父亲说过一句当供我读书的难处,我只记得父亲对躲在县中学一棵大树后面哭泣的我说,“憨着哩,考上了怎能不上呢?”我只记得布衣布鞋的父亲带我去遥远的城市赶考;我只记得每次离家去学校时带够了学费,临走时父亲往往又叫住我,人身上掏族出几张揉皱的角票再递到我手里,我惊讶地接过,欢天喜地跑了。
⒁岁月往前走,在一个路口,一个停留处,总是会梦醒似的发现当年不曾记得或竟然是毫不觉察父母的深恩。这样的发现总是让我惊心,我原是这样的无知。
⒂前行的路上,抚养儿子成长的路上,处处深藏着父亲母亲的深恩。父亲母亲当年将这样的恩情深深埋藏,让他们无知的女儿一次次碰触这人间的珍贵,收获这惊悚无言的感动。
⒃在考场中的儿子,何时能懂得我此时的心情呢,怕也要在二十多年后的某一个时刻吧。
1..这篇文章写了“儿子”的考试和“我”的考试,其中起过渡作用的两个自然段是
和 。(填序号)(2分)
2..“我”借住在城里的同乡家里,记忆最深的两件事情是什么?(2分)
3..文中三处画线的句子都与“那位做官的同乡”有关,作者为什么要反复写这一内容?从中体现了父亲怎样的心理变化?(4分)
4..文章最后几个自然段,作者两次提到“我”的“无知”,请说说作者感到无知的是什么。
(2分)
5..阅读文章第⑩段,说说“我”“此时的心情”是怎样的,作者在言语之中流露出对儿子怎样的期望?(4分)
6..根据你对文章的理解和阅读体会,对文题“赶考”作点简明扼要的注解。
(2分)
答案:
1.②⑿(2分)
2.一是同乡家里优越的生活条件;
二是“我”一直课本在手。(2分)
3.反复写这一内容体现_r父亲为“我”所付出的努力和心理压力,也体现了父亲对“我”的期望。
第一处是实写。父亲为了女儿求人,心理不安、沉重;第二处也是实写,父亲语气轻缓,显示出骄傲、轻松的心理;第三处是虚写,但从父亲舒缓的语气中可以感受到他的自豪。父亲的心理由紧张、自卑变得轻松、自豪。(4分)
4.在人生的路上,对父母的深恩总是忽略,毫不觉察。
(2分)
5.为父母的深恩所感动,因为人父母的不容易而感慨,对儿子的担忧。
期望儿子能尽早悟到父母的深恩和不容易,不要等到二十多年后为人父母时才体会到。(4分)
6.本题强调个性化的理解和表述,但要与文本相关,与阅读感受相关,能自圆其说并语句通顺。
根据理解的层面和文字表述的优劣给分。(2分)
母亲的心阅读答案 篇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坐下,一会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哎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史铁生《秋天的怀念》
请赏析文段中的人物形象。
解析:阅读散文的最终目的是透过语言文字去读懂作者本人,对于写人叙事类的散文更是如此。我们应在了解事件始末、分析人物形象的基础上读出文中的“我”,即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答案:文段通过“我”和母亲的对话以及对母亲的动作、心理、神态等的描写,突出了母爱的细腻、无私和伟大。人物之间的对话意在表明“我”对母亲深切的怀念、无尽的爱以及“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悔恨。
【技法指津】
一般而言,写人技巧通常有以下几种:
一、正面描写直接表现人物性格
例题文段采用肖像描写的方法,“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一句中,“憔悴”一词表现了母亲照料残疾儿子的操劳,也暗示了作者自身病情的严重。“央求”一词体现了母亲强烈希望儿子能出去散散心、尽早走出病痛阴影的良苦用心,渴盼儿子拥有如般的顽强精神,续写生命的华彩乐章。这一句话、两个关键词的人物肖像描写,突出刻画了一位伟大无私的母亲的形象,母爱的坚定与执着,令人肃然起敬。此外,文段还通过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全方位、正面体现了母亲的性格。
二、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塑造人物形象
在写人记事的散文中,运用恰当的修辞表现人物特点是极为常见的方法,如鲁迅《藤野先生》一文中对清留学生的描写:“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这里运用了比喻和反语的修辞手法,讽刺厌恶之情溢于言表。
三、巧设悬念展现人物的特点
例题文段的结尾部分,因为“我”接受了母亲的建议,母亲喜出望外,在双腿残疾的儿子面前,不禁回想起了儿子小时候一脚踩扁一个杨树花的情景,而后“她忽然不说了”“她又悄悄地出去了”,这两个简短的句子给读者留下了无限的思考和想象空间。为什么难得高兴的母亲“忽然不说了”?母亲“悄悄地出去”干了什么?前后急转直下的心境透露出母亲情感的汹涌,从追忆幸福往事的巅峰骤然跌入为子心酸、为己悲悯的谷底,正是这悬念的“留白”之处,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同时与文本、作者和作品中的人物产生碰撞交流,设身处地地将自己的感情投射到作品中,去联想、想象、感悟母亲这一人物形象的特点,体会母子之间浓浓的亲情。
四、特殊场景渲染人物情感
母亲的心阅读答案 篇四【关键词】个性化阅读;尊重个体差异;张扬个性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新课程理念像屡屡春风吹遍了祖国大江南北,新课程理念像春风化雨,滋润了老师的心田。“改善学生学习方式”、“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等新课程理念渗透在每一个教学活动中。教师因材施教,充分张扬个性,创造出了有鲜明个性色彩、充满生机活力的课堂氛围,让每一个学生的个性都得到充分发展,培养出了丰富多彩的鲜活人格。对此,我在阅读教学方面深有体会。
语文的个性化阅读,最终落实在师生双方的教学活动中。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起着“桥梁”和“纽带”作用。我们在教学中必须因材施教,创设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让每一个学生都彰显生命的活力。
一、认真研读文本,针对学生特点进行阅读指导
农村孩子由于受家庭教育、方言习惯等的影响,在学习课文时总是难以和作者产生共鸣,以至于不能深刻领会文章的思想感情。一说读课文,学生便摇头晃脑开始唱读,老师想尽一切办法,也无济于事。其实,这和老师没能深入文本有很大的关系。对此,我县张焕梅老师的教学讲座――“语文应该充满诗意和情趣”,让我受益颇深。她说,自己到农村小学听过许多课,好多教师对孩子们的“唱读”不以为然,天长日久,孩子们总也改不了“唱读”的习惯。面对篇篇生动感人的文章,教师为什么不能引领孩子与作者产生共鸣呢?这和自己不能深入文本,不能深入了解学生有很大关系。农村孩子家庭情况各异,性格各不相同,我们必须针对学生特点,很好地进行阅读指导。张老师介绍自己教学《第一次抱母亲》时,十分激动。她为了让学生很好地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用自己的切身体会调动起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她告诉孩子自己十三岁就没了母亲,与孩子们一起读到文中的“我”怎样探望生病的母亲,想起母亲挑着重担翻山越岭心情怎样愧疚……激动得流下了眼泪!她说,当年的母亲也一样的瘦骨嶙峋,一样的疲惫劳累!小小年纪就眼睁睁地看着母亲残酷地离去……
此情此景,不用老师多作强调,孩子们也早已感动万分!大家更加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发誓要做一个孝敬父母、助人为乐的好少年。
所以,认真研读文本,结合学生特点深入理解文章的内涵至关重要!文章读生动了,读感人了,学生也就自然被课文熏陶和感染了,哪还有教不好语文的道理?也就不会出现“唱读”、“齐读”的现象了。
因此,教师必须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关注学生个性发展,以学生个性自由、健康、快乐发展为宗旨,努力适应学生个性化学习需要,了解学生的个性、特长、兴趣、爱好、习惯以及家庭生活背景,尤其是学生的语文学习方面的差异,才能学好语文。
二、正确把握语文学科性质,尊重学生独特体验
以往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往往缺少读教材的主动性,更谈不上“个性”,因为“教参”包办了一切,“教参”对教材的解读先入为主地占据了教师的阅读空间。例如,一位教师在教《秋游景山》一课时,问学生:哪个词语最能概括故宫的特点?学生回答:“雄伟的故宫”、“伟大的故宫”,老师都说是错的。叫了好多个学生,最后有一个学生回答出老师所期望的书上所写的:“庄严”的故宫。此时,老师才如释重负地把这个词语写下去。新课程实施以来,教师特别注重个性化阅读,结合生活阅历来理解、阐释阅读内容。通过教师的有个性、有创意、有发展的阅读理解,读出作品的精神与魅力,读出有自己个性色彩的感悟和收获。“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例如,《狼和小羊》一课最后一句“狼说着就向小羊扑去”。那么后来小羊怎么样了呢?学生的答案五花八门:有的说小羊被狼吃掉了;有的说小羊跟狼搏斗,用羊角把狼顶死了;有的说小羊跑了,但最后还是跑不过狼被狼吃了;有的说这时候刚好来了一个猎人把狼打死了;有的说羊爸爸和羊妈妈来找小羊……正是在这样丰富多彩的阅读过程中给这一教学情境插上了理想的翅膀。
如果我们教师对教材缺少个性化的解读,找不出“自己的哈姆雷特”,又如何引导学生去“寻找自己的哈姆雷特”呢?所以,引导学生个性化阅读的前提是教师自己对教材的深入解读。
在以往“应试教育”的桎梏下,我们教师其实有过“个性化地读教材、读学生”,但担心与“教参”、与考试的标准答案不符,所以只能将教参的答案照搬了事,埋没了自己的思想。新课程改革解放了教师,让教师的个性与魅力得到充分发展。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要敢于破除陈规陋习,敢于张扬个性,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用自己丰富的生活阅历来诠释知识,用教师的个性色彩来铺就学生丰富多彩的个性。
例如,我在教学《詹天佑》一文时,放手让学生对“中部凿井法”提出不同的见解。有的认为“中部凿井法”就是先从顶往下打一口竖井,再由竖井处分别向两头开凿,有的学生认为詹天佑应该通过四个工作面同时施工,即竖井处两个从里向外凿,隧道两头各从外向里凿,这样一来工期才会缩短。可是,有个学生兴奋地说:“多打几口竖井就好了,这样工作面越多,工期不就越短吗?”好多学生不同意他的说法,认为打竖井也需要时间,所以并不是竖井打得越多工期就越短。说“定点、勘测、计算一定要精密,不能有一点马虎”。这一系列的“思维碰撞”,学生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获得思想启迪。所以,我们在阅读教学中,要积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使孩子们的个性得到主动发展。大胆、灵活地处理教材、教参和自己的思想认识,实事求是地表达出自己的真知灼见。
母亲的心阅读答案 篇五花边饺阅读答案
那年冬天,由于我的错误,致使公司的一单生意受到损失,我被老板炒了。工作没多久的我,每次发薪不是添置衣物,就是和朋友一起去撮一顿,久而久之,竟成了习惯,所以口袋里并没有什么积蓄,我只好拎着东西,像落魄的浪子,厚着脸皮回到父母家里。
父母没说什么,但我还是隐隐感觉到空气中流动着的压力。①父亲一支接一支地吸烟,皱着眉头不说话。母亲忙里忙外打扫房子,蒸年糕,蒸豆包,置办过年用的东西。唯有我,像个局外人一样,缩在屋子的角落里看书。
想想这些年,父母也挺不容易,他们都是老实本分的人,凭着那点少得可怜的工资供我念书,日子过得紧巴巴的。我曾经拍着胸脯跟他们保证:毕业后,我一定会让你们的日子过得滋润些。言犹在耳,我却转眼就抽了自己的耳光,想想都有些脸红,所以他们有理由怒我的不争,有理由给我脸色看。
看着别人喜气洋洋过大年,我却没有什么心情。父亲贴春联,母亲煮饺子。②热气腾腾的饺子像一只只肥嘟嘟的小胖猪,在滚水中打了几个转,被母亲捞到盘子里,端到桌子上。如果是平常,我早就迫不及待地开吃了,这会儿,却因为无望的前途,美味也难以诱惑我。
母亲强行把我拉到桌边,乐呵呵地说:“发生了天大的事情也得吃饭啊,更何况只是丢了工作,没什么了不起的。”父亲也随声附和:“吃饺子,吃饺子,饺子就酒,越吃越有。”
我当然没好意思和父亲对饮,拿起筷子,勉强吃了一个饺子,牙竟被什么东西硌了一下,吐出来一枚面值一角的硬币。我一下子忘记了糟糕的心情,兴奋地说:“我吃到钱了!”
在我们老家,新年的第一顿饺子,会包一枚硬币在饺子里,谁吃到了,说明谁的运气好,财源滚滚。这几年,都说硬币上有细菌,包硬币的习惯早已成为小时候的记忆,可是母亲看到我心情不爽,竟然把硬币用开水煮过,包在饺子里,让我重温儿时的喜悦。眼泪瞬间润湿了我的眼睛,谁说父母不爱我?他们为了鼓励我重新飞翔,竟然想出了如此笨拙的办法。
和着泪水,我又吃了第二只饺子,第三只饺子……
第二只饺子里包着豆腐,寓意新的一年里幸福美满快乐!
第三只饺子里包着年糕,寓意一年更比一年高!
每一只饺子,母亲都做了记号,捏了花边,以区别于其他饺子,所以我能恰到好处地吃到硬币,吃到豆腐,吃到年糕,一口一口,和着泪水。这哪里是饺子,分明是一个母亲对于孩子的关切之情和殷殷期望!
我没有理由再消沉下去,没有理由躲在父母的翅膀下没完没了地舔舐伤口,重新开始是我唯一的选择。
(选自《中学生学习报》2010年第七期)
小题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写作的故事。(3分)
小题2:请从文中画线的①②处两句话中,任选一句进行赏析。如果多答,只批阅前一题。(4分)
①父亲一支接一支地吸烟,皱着眉头不说话。
②热气腾腾的饺子像一只只肥嘟嘟的小胖猪,在滚水中打了几个转。
小题3:意志消沉的“我”,为什么在吃到了第一个饺子后竟然兴奋起来?(2分)
小题4:通过阅读课文,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文中“我”的“父亲”“母亲”的人物形象。(2分)
小题5:请你说说用“花边饺子”做标题的含义。(5分)
参考答案:
小题1:本文写一对父母用一种“笨拙”的方法帮助孩子恢复自信、重新振作的故事。
小题1:①通过动作和神态描写,写出了父亲对被老板炒了工作而意思消沉的儿子的担
忧。
②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热气腾腾的饺子”比作“肥嘟嘟的小胖猪”,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饺子在滚水中的形状,表现出春节喜庆的气氛。
小题1:因为(1)“我吃到钱了!”
(2)在他们老家,新年的第一顿饺子,会包一枚硬币在饺子里,谁吃到了,说明谁的运气好,财源滚滚。
小题1:十分疼爱自己的儿子;会巧妙地进行心理疏导。
小题1:(1)母亲将饺捏了花边,当作记号,好准确地给我吃。
(2)透过这“花边饺子”,写出了母亲用“笨拙”的方法,帮助儿子走出因失去工作后而意志消沉的境地,表现了母亲对孩子的关切之情和殷殷期望。
小题1:整体感知文本,主要考查学生的概括能力,要求学生用简练的语言来概括事件的内容(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学生学会用记叙的要素来概括文本内容。作答时,能答出“父母用一种“笨拙”的方法帮助孩子恢复自信、重新振作的故事”即可。
小题1:记叙文语言赏析主要从词语修辞运用和人物描法两个角度去鉴赏如:先说出人物描法,再具体答出这种人物描法的表达效果即可。学会结合语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小题1:学生应培养理解语句在语境中的具体含义的能力,结合上下文,紧扣文章主题中心进行理解概括。意思表述合理即可。这里能概括出“我吃到钱了,说明我的运气好”意思即可。
小题1:这考查的是对人物的评价。学生通过感知文本内容,继而理解文本的中心主题以及和人物的思想性格特征。学生学会结合文本内容来进行具体分析能从原文中找出依据。这里能概括出“爱孩子、善于教育“即可。
母亲的心阅读答案 篇六任何时候,我也不会满足,越是多读书,就越是深刻地感到不满足,越感到自己知识贫乏。科学是奥妙无穷的,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父亲的信阅读答案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父亲的信⑴父亲来信了,内容非常简单:“慧:你已经离家归队多日,也没有写信说你平安到达,你妈非常担心。每次归队后都应先写信。父。”
⑵于是,一种深深的愧疚慢慢弥散在心头。
⑶到远离家乡的辽北当兵,有了写家书的必要。但现在老了点,当军官了,潜意识中总认为做农民的父亲无话可说,而所谓家书其实只是例行公事地报平安而已。父亲却认真得很,不但对我每次报平安的信仔细答复,隔一段时间,还会主动给我写信。父亲的信很短一般不超过一页纸,有时只有三五句话,无非是告诉我家中一切都好,要学会照顾自己等等。
⑷父亲的信是很随意和马虎的,有时写信的纸好像是随手捡来的,正面还有无关的字迹,反面才有几嘱托。而且家中好像也没有一支真正能用的笔了,父亲能找到什么样的就用什么样的,所以给我的信中常常有各色笔迹。我曾提醒父亲不要用红色笔写信,但父亲“顽固”依旧。战友们读到家书的时候,往往都是激动异常,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而读父亲的信却很少有这种感觉。父亲像在无意中写了这些信,从信中我似乎读不到家的温馨,也读不出家里人是否对我有想念之意。我总是平静地读父亲的来信,像读一些与我无关的语句,然后收起来,留意下这是父亲的第几封信。
⑸探家的时候,我开玩笑般对母亲提起父亲的信,想让母亲告诉父亲,如果没事就不必经常写信了。在我看来,父亲那些没有多少意义的信是不值那几角邮资的。而母亲的回答却出乎我的预料:“你爸写这些都成习惯了,到时候如果不给你写信,他就觉得像把你丢了一样。”像把我丢了一样?我不禁一怔,一种不可名状的东西在心中升起。
⑹偶然翻看父亲专用的那个抽屉,意外的发现一沓信封,每个信封都贴好了邮票,而且都写上了我的名字。我随手把信封一字排开,形成了一条长长的线。此时此刻,我不由泪流满面:我已是高空中的风筝,或许永远没有回归的那一天;而父亲却在用信拉起一根长长的线,以便知道他的孩子在何处飞翔啊!
⑺到部队后, 。
1.结合文意理解,作者为什么说“父亲的信是随意和马虎的”?
2.第⑸自然段中划横线的句子的意思,第⑷自然段有一句话对此埋下伏笔,请写出。
3.文章第⑺自然段“到部队后,‘我’会怎样做”?请发挥你的想象,用叙述性或者议论性的文字,写一两句话,将横线处的内容补充完整(不超过50个字)。
4.文章的题目是《父亲的信》,能否用《父亲的爱》作标题?为什么?
5.综观全文,随着情节的发展变化,作者的感情也随之发生了变化,请写出文中作者情感变化的三个阶段的相关句子。
①
②
③
答案:
1.说明父亲对“我”的那种朴素、真挚的爱是那样的自然,那样的不加任何雕饰(父爱无痕)(只要答出“朴素”、“真挚”、“自然”等意思即可)
2.父亲像在无意中写了这些信
3.示例:(叙):我也买了许多信封,写上父亲的名字,并经常给父亲写信,报告平安和问候(议):我深深地自责:我竟然对父亲那种朴实、深厚的爱全不知晓,甚至反感,简直无知之极。
我要用百倍的努力去回报(只要意思相同即可)
4.可以
前者是以文章的线索作标题,后者是以文章的主题作标题
5.①一种深深……在心头
②我不禁一怔……升起 ③此时此刻……泪流满面
母亲的心阅读答案 篇七书是净化心灵、愉悦心性、陶冶情操、健全人格、了解政治、洞悉历史的宝典。我读书,我快乐。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温暖的劈柴文阅读答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温暖的劈柴肖复兴
①那一年,父亲病故,我从北大荒回到北京,还不到三十岁,也还没有结婚。那时候,我没有意识到母亲已经老了。那时候,我还年轻,心像长了草,总觉得家狭窄憋屈,一有空就老想往外跑,好像外面的世界真的很精彩,可以让自己散心,也能够让自己成材,便常常毫不犹豫地把母亲一个人孤零零地甩在家里。母亲从来不说什么,由着我的性子,没笼头的马驹子似的到处散逛,在她的眼里,孩子的事,甭管什么事,总是大的。
②都说年轻时不懂得爱情,其实,年轻时最不懂得的是父母。
③那时候,我在一所中学里当老师,有一次,放寒假了,我没有想到有时间了,可以在家里多陪陪已经老迈的母亲,相反觉得好不容易放假了,打开了笼子的鸟,还不使劲儿地飞,便利用假期和伙伴们到河北兴隆的山区玩了一个多星期。
④回来的那天,到家已经是晚上了。推门进屋,屋里黑洞洞的,没亮灯。正纳闷,听见一个老爷子的声音:“是复兴回来了吧?”然后听见火柴噌噌响了好几声,大概是返潮,终于一闪一闪的,点亮了炉膛里的劈柴。正是冬天,我才感到屋里一股冷飕飕的寒气。
⑤说话的是邻居赵大爷,年龄比母亲还要大几岁,身板很结实。我摸到开关,打开了电灯,才看见母亲蜷缩在床上的被子里。赵大爷对我说:“你妈两天没出门了,我担心她一人在家别出什么事,进你家一看,老太太感冒躺在床上起不来了,炉子也灭了,这么冷的天,人哪儿受得了呀。这不赶紧找劈柴生火,连灯都没顾得上开。”
⑥炉火很快就生着了,火苗噌噌往上蹿,屋子里暖和了起来,被子里的母亲也稍稍舒展了腰身。赵大爷一身的灰和劈柴渣儿,母亲对我说,多亏了你赵大爷。我连忙谢他,他说街里街坊的,谢什么呀,快给你妈做饭吧。母亲连连摆手,说嘴里一点儿味儿没有,不想吃,让我先坐壶开水。我往水壶里灌好水坐在炉子上,回过头看了一眼瘦弱的母亲,心里充满愧疚。
⑦赵大爷出门前,回头对我说:“你要不先到我家拿点儿劈柴去,你家的劈柴没有了,我刚才找了半天,才找出一点儿,刚刚够点着火炉子,明天火要是又灭了,你没的使。”
⑧我跟着他走到他家,他抱来满满一怀劈柴放到我的怀里,送我走出他家院门的时候,对我说了这么一句话,如今三十多年过去了,我还清晰地记得。他说:“复兴呀,原来孔圣人说:父母在,不远游。现在别说是你们年轻人了,就是搁谁也做不到,但改一个字,父母老,不远游,还是应该能做到的。”
⑨那天的晚上,没有星星,天很黑,很冷。走在回家的夜路上,耳边老响着赵大爷的这句话。心里很惭愧,怀里的劈柴很沉,但很暖。
(选自《文苑·经典美文》)
1.通读全文,说说标题“温暖的劈柴”中的“温暖”的含义。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文第④段中的画线句子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文中画波浪线的两个句子分别写出了“我”怎样的心理?(4分)
(1)我往水壶里灌好水坐在炉子上,回过头看了一眼瘦弱的母亲,心里充满愧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心里很惭愧,怀里的劈柴很沉,但很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文章具体内容,分析赵大爷的人物形象。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对“父母老,不远游”的理解。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一是指赵大爷的帮助所带来的温暖;
二是指“我”愧疚后感到了沉甸甸的亲情。
2.这句话写屋里冷,从侧面写出母亲在家里的无助与孤单,也为作者的自责埋下伏笔。
3.(1)看到母亲蜷缩在被子里,不想吃东西,“我”的心里既难受又自责。
(2)赵大爷的一席话触动了“我”的心扉,使“我”感到内疚,对不住母亲。
47.赵大爷是一个心地善良、乐于助人的人:他照顾“我”生病的母亲,送劈柴给“我”;
他还是一个心思缜密、考虑周全的人:他能发现母亲生病,叫“我”去生火,带“我”去他家拿劈柴。
5.示例:当父母老了的时候,子女更要对父母负起责任,尽量在父母身边尽孝,多陪伴和照顾他们。
母亲的心阅读答案 篇八关键词:阅读教学 体验 感悟
“融入自己的生活体验,感悟文章的思想内涵”,是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一个教学目标,也是中考现代文阅读的一个重要考点。《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这是强调语文的人文性,注重文本内容中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的熏陶感染,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多元反应和独特体验。那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正确、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体验学习,更好地落实语文教学的三维目标,应该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也是优化语文教学的重要途径。
一、由阅读材料引发联想
例1.(《藤野先生》)弃医从文是鲁迅一生的大事,他在多篇回忆性散文中曾经谈到过这段经历。读了这篇课文以后,从鲁迅的人生选择中你想到了什么?
【解析】这是一道考察学生对小说主题的情感感悟,重要的是,既能联系课文内容实实在在地写出感想,又能结合自己的实践真真切切地写出感动。本题的题干已经明确告诉学生,“鲁迅的人生选择”是“弃医从文”,探究原因,就在于鲁迅强烈的救国救民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感动你的就是爱国情。学生只要紧扣“爱国”二字,从鲁迅和自己两方面作答即可。
例2.(《我的母亲》)你在哪些方面深受自己母亲的影响?回忆一下,并与同学交流,然后写一个片段。
【解析】注重让学生结合自我生活体验,深入理解相关话题,是新课标的一个突出特点。这样的题目,在解答时要注意:一是抓住题干的关键词,审清题意要求。本题的关键内容是:写“自己”的,不是作者的;写“母亲”的,不是写别人的;写“影响”方面的,不是仅仅教子方面的,还包含为人方面的;写“一个片段”,不是面面俱到。二是所选事情要真实,要有生活气息,不能太笼统或太虚伪。
二、根据情境展开想象
例3.(《藤野先生》)夜深人静之时,面对挂在东墙上的藤野先生的照片,想到与恩师已阔别20年了,鲁迅一定有许多话想对先生说。把握课文主旨,展开合理想象,模仿作者口吻,给藤野先生写一封信,表露作者当时的心迹。
【解析】这是一道想象探究表达题,要求将自己设想为文中的“鲁迅”,说出“鲁迅”想要对“恩师” 藤野先生所要说的话。20年来,学生对先生的“心迹”是“歉意”加“思念”,按照这样的思路去思考,就不会有大的偏离。
例4.(《我的第一本书》)课文中的人物,除了“我”和“父亲”外,还有同学二黄毛、乔元贞和老师“弄不成”。这三个人的言行写得不多,却让人难忘。试从中任选一个,在课文所提供的材料的基础上发挥想象,虚构一个小故事。
【解析】这是开放阅读写作题,着重考查学生对文本、对生活的个性化的理解和体验。解答本题,我们要在尊重文本内容和题目要求的基础上,力求答出个性化的答案来。比如,乔元贞,珍藏着一本“我”送的书,他父亲是穷私塾老师,据此,可以写乔元贞劳动之余读书自娱的故事;乔元贞,“一辈子挎着篮子在附近几个村子里叫卖纸烟、花生、火柴等小东西”,据此,可以写乔元贞做小贩艰难谋生的故事。二黄毛,“他其实并不真傻”,后来打过很多仗,不怕死,流过很多血,村里好几代人都还记得他──说明他是个民族英雄,据此,可以写他参军、打日本鬼子的故事。“弄不成”,身为一个教师,却弄不到《算术》和《常识》,他会怎么想?一个班级,三个学生,一个成了“诗人”,一个成了“战斗英雄”,一个成了小贩,他会有所见所闻,据此,可以写“弄不成”的日记或者回忆录。
三、对文本内容进行评论
例5.(《我的母亲》)试对作者母亲的为人、教子方式作一点评论。
【解析】这是一道对人物形象的评价,要求对文中母亲的“为人、教子方式”进行评价。解答这道题,要从淡淡的文字下深深地体察出:作者母亲是个怎样的人?对她的为人之事,你赏不赏识?对她的教子方式,你赞不赞成?只要抓住要点、语言简洁即可。比如“教子方式”,母亲对“我”既严格又慈爱,而且就算教训“我”也会顾及“我”的自尊,我觉得她的教子方式挺有人文色彩的,我赏识。
例6.(《列夫・托尔斯泰》)联系托尔斯泰的生平(主要是晚年的思想变化),与同学们一起讨论:托尔斯泰究竟幸福还是不幸?
【解析】这是一道拓展题,是从课文内容拓展开去,让学生较多地了解托尔斯泰的生平和人生追求及精神境界,并对人生进行思考,其答案不求统一。比如,晚年的托尔斯泰厌弃贵族生活,决然放弃财产,以致和家人产生矛盾,最后毅然离家出走,而客死于途中。托尔斯泰是不幸的。他能看清社会的黑暗、贵族的腐朽、沙皇的专制、人民的苦难,想尽自己的能力去改变,却事与愿违,这便是他的不幸与痛苦。
阅读教学强调体验感悟,凸显了语文感性化的一面,以纠正过于倚重理性分析的偏差,但不能完全否定理性和训练的作用。这里所谓的理性,既有理法知识,也有理性思考,包括理性的概括、分析、判断和推理。良好的阅读教学从来不曾让理性远离课堂,在语文课改的今天也不应让理性走开,它们与偏重感性的体验感悟完全可以取得相得益彰的互动效应。而科学的语言训练,也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必经之路,在阅读教学中不可或缺。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Z].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朱东润 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上篇第一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169。
[3]李洪君 “悟性”新说[J].理论探讨,2000,(2),35。
[4]童庆炳 现代心理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54。
[5]语文课程标准研制组 全日制语文课程标准解读[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60。
母亲的心阅读答案 篇九一、关注心理,培养学生的阅读意识
中学与小学的语文教学有很大的差异:教学内容的难度增大,教学目标更为多元,评价要求更高。小学语文教学主要完成让学生认字、识记、背诵、简单理解、初步学习写作等任务。而中学则更多偏重于对学生理解、感悟、写作等语文能力的培养。因此,当学生进入初中的第一节语文课就应给学生一个概念:中学语文在继续培养“听、说、读、写”能力的基础上,增添了更重要的任务——培养理解、感悟的能力。要把这种理念贯穿于每一次的阅读教学。
值得注意的是,教育的诀窍在于抓住学生的上进心以及道德上的自勉。要是学生自己不求上进,不知自勉,教师就不能在他的身上培养出好的品质,教学效果也只是微乎其微。因此,对能个性化地解读文本的学生,我们应予以热情的肯定,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发掘自身的创造性思维。这种学习目标的心理自觉,是学生有效学习的前提。
二、重视文本,交给学生解读的钥匙
首要的问题是,不少学生很难静下心来阅读文本,更不用说“入乎其内,得乎其外”了。他们往往用对照问题找答案替代整体感知,用对语言文字的表层理解替代深入钻研,用机械化的答题技巧训练取代真正的阅读学习。其次,哪怕有些学生愿意静下心去读,由于其理解能力、知识积累、学习经验等方面的局限,也是无从下手。其实,前者涉及的是学生的学习心理问题,后者则涉及学生的学习能力问题。
有人评论一个国家说是:“一流的人民决定一流的政府决策者。”在教学关系中则应反过来:一流的老师决定一流的学生。因为老师的语文素养、教学理念直接决定了学生的学习心理与学习能力,因此,语文教师首先应热爱语文,要怀着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对文本的阅读中,用教师的激情去点染学生的热情。
其二,教师还需要在对文本深入解读的基础上,对阅读知识进行梳理、去繁就简,做到深入浅出,让学生能走进文本与作者对话,同时还能掌握阅读的一般规律。譬如,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的阅读文本,按内容大体可分为写人的、写景的;按表现形式大体可分为写实的、想象的;从文章形式看涉及诗歌、散文、小说;按来源可分为古文、现代文。在教学生时,不妨及时总结阅读不同类型的文本的一般规律,突破文字本身带给读者的陌生感觉,走进文字背后的世界。
其三,教师还应设法调动学生自身的情感体验与生活经验,形成与作者隐藏在文本中的核心情感与价值的共鸣。同时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尽量“还原”文本的情感逻辑、价值体系、背景历史等。从现象学看,一切经过陈述的现象都是主观的,是观念化了的,是价值化了的。因而要对文本进行自由的研究,就得把它“悬搁”起来,在想象中“去蔽”。譬如:邹韬奋的回忆性散文《我的母亲》,一般说来,即便教师不做任何引导,学生也能体会到作者通过对几个生活片断的记叙来表现母亲慈爱、善良、富有同情心和勤劳能干的优秀品质。因为关于母爱,学生们很容易产生情感共鸣。但这只是对文本的浅层解读,即明确文本陈述的表层含义。文本的中层意蕴才是文章的意蕴之所在,即明确作者赋予所叙之事、所记之人的情感与价值。然而邹韬奋的母亲生活的特殊的社会背景成了横在学生与文本深意间的鸿沟。这就需要教师来架构桥梁:引导学生细读作者回忆的各个生活片断,品味一个幼子对母亲的敬爱与感激;引导学生细读文章的首尾,体会作者在写到母亲英年早逝、才干被埋没时的痛惜之情。这个桥梁就是想象与还原。
三、打破文本形式的差异,工于求真
这里的“真”,指的是一般规律。一般说来,我们把文学样式分为四种:诗歌、戏剧、小说、散文。在我们的中学教材中,这四种样式都有涉及。如按照文章体裁分,中学教材中的文本内容又涉及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等多种文章形式。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自然应培养学生的文体意识,因为不同体裁的文章有其独有的表达方式。在基础教育阶段,这是完善学生语文知识系统的必备内容。但这并不意味着,不同的文本形式间泾渭分明,更不能在引导学生学习时把彼此割裂开来。因为排除文本本身的存在价值外,一切文章的形式与写作技巧仅仅是作者内心情感价值的载体。明确了这一点,我们的教学就能超越文本形式的限制,帮助学生在纷繁复杂的文本中找到深度解读的坦途。
四、打破课内课外的界线,巧妙迁移
不少教师总是抱怨学生课外阅读能力差,殊不知这与教师自身的教学方式有关。课内的文本内容,因为有丰富的教学参考资料,教师往往把很多带结论性的知识点灌进了学生的脑中,却未曾真正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课外的文本材料,可供参考的资料较少,教师或许因为赶教学进度、或许自身无心研读文本,往往以对答案的方式草草结束对课外文本的解读。这样的结果必然是教而无效、学而无得。我的看法是,语文教师要培养自己的“禅”功,做到宠辱不惊,切忌心浮气躁,因为情绪是会传染的。课外阅读的量不应贪多,但只要是让学生去练习的,就应仔细咀嚼。课后题的答案可以不宣读,但对每道题涉及的知识点务必梳理清楚。譬如,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一文,对七年级学生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但对这一文本解读,说到底是一个理清“秋天”“”“母亲”“我”之间内在联系的问题。我们不妨联系古诗《十五夜望月》《社戏》等课内文章来学习。让学生明白解读文本实际上就是一个理清“我”、文本、世界几者之间关系的过程,同时也明确文本中一切细节的突出和强调都是和情感结合的。
五、功在点滴,注重持续发展
当然,阅读能力的提高与语文其他方面的能力是相辅相成的。如背诵能力、写作能力。记忆、背诵是理解的基础,写作则能促进阅读能力的提升。因此,点滴积累都很重要。
母亲的心阅读答案 篇十阅读在语文考试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很多学生语文成绩平平,与阅读题失分过多有很大的关系。
为什么做不好阅读题呢?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原因:(1)害怕做阅读;(2)不仔细审题;(3)依赖答题套路;(4)缺乏生活体验。
1.害怕做阅读
阅读原本愉悦身心,是一种极好的精神享受。通过阅读,突破自己的小天地,为自己打开了解世界的另一扇窗,让自己的内心更加丰富、更加充实。但对于学生来说,"阅读"和"题"联系在一起就成了一种甩不掉的负担。阅读题真的这么恐怖吗?
著名学者吕叔湘先生曾说过,读书是为了引起并满足人们对生活更敏锐的感受。阅读题本质上就是在读书,在唤醒、培养学生对生活的感受力。只是当"阅读"和"题"联系在一起的时候,"阅读"本身的乐趣被"题"遮住了,成为一种被迫完成的任务,而不是心灵的碰撞与融合。如何破除"题"的神秘面纱,把"阅读题"还原到最本质的"阅读",让学生不再惧怕阅读题呢?
这就需要告诉学生,阅读题本质上就是一个通过提问不断引导学生阅读的老师。
以小学为例,这一阶段的阅读以记叙文阅读为主,其中父爱母爱居多。这主要是因为小学阶段孩子们感受到的情感最多的就是父爱母爱。这类文章有助于引导孩子们更加深刻地感受这种最直接的情感。通过阅读别人的故事,平常生活中没有留意的情感,在阅读的过程中被唤醒了;平常不能理解的父母的行为,在阅读的过程中理解了这行为背后最动人的情感。但是,单纯地阅读故事,这种情感的共鸣只是短暂的、浅层的、模糊的。需要有人帮助孩子强化、明晰这种情感,把它明确地表达出来。同时,在阅读的过程中,也能学习作者是如何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的。阅读题就是这样一个无声的老师,从不同角度不断提问,打开孩子思考的阀门,引导孩子更加深刻地感受、更加准确得体地表达。所以,阅读题并不可怕,他只是一个喜欢提问的老师,带领孩子去感受生活,丰富心灵。
2.不仔细审题
前文已经说过,阅读题就是一位无声的老师在引导学生思考。在题干中,常常暗含着引导的方向。
例如,"本文生动地刻画了'父亲'这一人物形象,结合下面所给的具体语句,谈谈你的理解(题目中给了三个句子)"。从题干中,我们可以提取关键词:父亲、人物形象、具体句子。这道题主要是让学生学会从具体的细节中概括出父亲是个怎样的人。而且已经给出提示,三个具体的句子。这三个句子是很重要的提示,学生无需自己去文章中找细节来分析。如果不仔细审题,学生很容易脱离这三个句子,凭感觉写出对父亲的印象,导致答题不全面,或者分析不准确。
3.依赖答题套路
为了避免学生在答题时无话可说,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会总结一些答题套路。原本是给学生一些提示和思路,但学生以为有了万能钥匙,看到题也不结合文章,直接堆砌答题套路,以为总能蒙对。原本是帮助学生学会分析,却让学生有了偷懒的理由和方法。
例如,环境描写的作用有: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表达人物情感。学生把这作为不刊之论,在答题时,一字不改,全部照搬,并没有按照这个方法真正地融入文章去理解。去感受。每次看到这样的答案,仿佛在与机器人交流,感觉冷冰冰的,没有任何温度。
4.缺乏生活体验
很多家长都会发现孩子在做阅读的时候很吃力,他理解不了人物行为背后的情感。
例如,《你在伞里吗》这篇阅读中,下雨天,一位在大城市打拼,生活拮据的母亲骑自行车载女儿回家。女儿坐在后座上,为了不让妈妈淋湿,把伞都撑在妈妈头顶,自己淋湿了。文章最后写道,母亲的泪水和着雨水,从脸上流淌下来。有一道题要求写出对"母亲的泪水和着雨水,从脸上流淌下来"的理解。很多孩子能够写出被女儿感动了。但是很难理解到母亲的泪水中包含着对生活艰辛的无奈、对没能给女儿更好的生活的愧疚。他们毕竟还是孩子,还无法站在父母的角度去理解生活。
这就需要父母的帮助了。父母总觉得能帮助孩子学习的只有老师,却忘记了自己就是最好的老师,最起码在做阅读题这一点上毋庸置疑。
举个例子,老师问孩子,妈妈每天早上坚持早起给你做早饭,从不间断,你觉得妈妈怎么样?孩子说,我妈妈不会做饭,我都是买早餐吃。老师问,爸爸让你多穿点衣服再出去玩雪,你不听,结果感冒了。爸爸嘴上说你活该,但又默默地出去给你买药,你觉得爸爸怎么样?孩子说,我爸爸经常出差,总不在家,没给我买过药。孩子没有感受过,内心没有触动,让他如何说得出呢?他永远作为一个旁观者,去看别人的故事,那种情感的流动总是隔着书本通过文字传达给他,情感的温度到他心里时早已冷却。所以,父母要多花些时间陪伴孩子,多向孩子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这样孩子才能感受到最真挚的情感,也才能站在父母的角度思考问题,更加善解人意,内心也会变得更加柔软,更加丰富。
母亲的心阅读答案 篇十一一、组织学生阅读与文本对话
初中语文课堂上,老师须要引导学生立足于文本,认真的潜心阅读,通过搜集、处理、加工信息,获得阅读文本的独特体验,理解文本的深层含义,与文本的作者进行思想上的对话交流。老师在这个过程中,要对学生理解不透、感知不到的地方进行指导,帮助学生形成对文本内容的初步理解。
例如,在学习苏教版8年级上册的《背影》一课时,对于这篇描写父爱真情的经典作品,老师在简单介绍了课文的作者、写作背景之后,让学生首先进行自主阅读,感知课文的内容和写作风格,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为了促使学生认真地阅读课文,老师提出了几个问题:“背影”是谁的?课文一共几次写到“背影”?“背影”给作者的感受是什么?“背影”所揭示的主题、表达的情感是什么?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迅速地开始阅读课文,了解文本的内容,体验作者的感受,寻找问题的答案,顺利地完成了与文本之间的交流,获得了很多有价值的信息。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了解到,“背影”是父亲的背景,课文共4次写到了“背影”,在父子分别时看到了父亲的背景,作者通过朴实的语言,抒发了父亲关心儿子的真挚情感,很好地完成了与文本的对话,有利地推动了教学目标的实现。
由这个案例不难看出,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是阅读教学的第一步,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也须要加强指导,及时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困难,引导学生深入体验,理解文本的内容,激发学生形成自己的认知和观念。
二、学生结合文本与老师对话
通过各种问题,调动学生的积极思考,让学生与老师进行对话,形成老师与学生之间的良性互动,从而达到启发学生智慧,促进课堂生成的目的。
例如,在学习苏教版8年级上册的这篇著名的描写至爱亲情的《我的母亲》一课时,老师改变了自己唱独角戏的方式,采取与学生对话的形式进行教学,使学生由原来的“听众”转变为“参与者”、“交流者”。老师首先设计了问题:同学们,认真读课文,理解“我母亲管束我最严,她是慈母兼任严父”这句话的意思。为什么说“母亲”又是“严父”呢?课文主要围绕着“母亲”写了哪些事情?学生们通过阅读课文,通过自己的思考给出了答案,“说明作者的母亲平常对于他的管教非常严格”。“母亲主要的品格体现在:慈母严父,对我谆谆教诲;对我要求严格,却从不拿孩子出气;气量大,性情好,事事留心,事事格外容忍;待人仁慈、温和,从来没有一句伤人感情的活。”老师在学生给出答案之后,又通过多媒体展示了答案的要点,再进行强调。接下来,老师又让学生默读课文,“同学们,一边读一边思考,这篇课文的写作特点是什么?”学生们在默读完成后,又进行了小组讨论,理清课文的写作思路,讨论总结写作特点。老师问:“是怎样来刻画母亲形象的呢?”学生结合讨论的结果,有的说:“课文写了很多典型的事件,通过母亲处理这些事情的态度来体现母亲的性格特点。”老师又让学生思考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描写的。学生通过阅读理清了课文的顺序。通过这样的师生互动,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了有意义的生成。
三、激发实感与自我展开对话
俗话说:“情动于中,而形于色。”学生在积极参与课堂学习活动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产生自己独特的感受,领悟文本的内涵,感受作者的思想情感,这种情况下,学生也自然会产生表达的欲望。老师须要通过创新教学形式,为学生提供一个表达、释放的机会,让学生可以创造性地展示自己,构建丰富多彩的课堂。
例如,在学习7年级下册的《十三岁的际遇》一课时,经过老师的指导,学生与文本、老师之间进行有效的交流互动,学生对于课文的内容形成了比较全面的理解,激发了学生思想上的共鸣。这时,老师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理解,体会这篇课文中作者那种炽热的梦想,对学生的朗读进行指导,“这篇课文的情感基调是什么?在阅读时,应该采用什么样的语调呢?”学生说:“应该是理智、平和,并且语重心长。”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始进行自我对话,以小组形式进行阅读讨论,进一步增强学生内心的真实感受,对课文进行了独特的解读和精彩的演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