呱呱美文网  - 为您分享正能量早安心语语录的句子

草堂寺导游词(整理7篇)

admin

点击全文阅读

【简介】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草堂寺导游词(共7篇),欢迎阅读与收藏。在此,感谢网友“beazy”投稿本文!

草堂寺导游词

篇1:草堂寺导游词

草堂寺位于西安市西南25公里处的南秦岭圭峰北麓,今户县草堂营村。草堂寺是后秦时(4)御苑逍遥园内的一小部分,是中国佛教史上著名高僧、四大翻译家之一的鸠摩罗什来长安时居留译经之处。十六国前秦国王苻坚派大将吕光伐龟兹(今新疆库车一带)迎鸠摩罗什,后秦国主姚兴建逍遥园,迎鸠摩罗什入园中草堂寺译经讲经。

来到这里首先我们要了解一下鸠摩罗什这位伟大的翻译家。鸠摩罗什祖籍印度,出生于中国龟兹(今新疆库车一带)。他生来聪明异常,人称“圣童”。他7岁随母出家,博通经典,精通经藏、律藏、论藏,被尊为“三藏法师”。公元 401年,鸠摩罗什儿经周折被后秦王姚兴以国师之礼迎请到长安。鸠摩罗什居住在逍遥园内,和沙门3000余人翻译梵文经典97部,427卷。这是我国第一次用中国文字大量翻译外国经书。由于他既通梵语,又精汉文,所以所译的经书受到八方称赞,被称为中国佛教三大翻译家之一。由于当年的译经场地是一座构造简单的堂屋,以草苫盖顶,所以起名“草堂寺”。唐代高僧宗密住持寺院时,一度易名为“栖禅寺”,后又恢复原名。

鸠摩罗什是玄奘之前译经成就最显著者,不仅在所译经论的内容上,第一次有系统地介绍了根据般若经类而立的大乘性空缘起之学,而且在翻译文体上也一变过去朴拙的古风,开始运用达意的译法,使中土主要诵习者易于接受理解,而为义学方面开辟了广泛的园地。鸠摩罗什以虔敬热忱的态度译经,“曲人方言,趣不乖本”,再考虑到中土诵习者的要求,在传译上或增或减,务求达意,特别在传译富有文学趣味的大乘佛典《德华》、《维摩》、《大智度》等经时,除力求不失原意外,也注意保持原文的语趣。

鸠摩罗什在草堂寺译出“中论”、“百论”、“十二门论”。这“三论”在当时十分盛行,后称“三论宗”,鸠摩罗什则是这一宗的开山鼻祖。他在这里还曾译“成实论”,当时也普遍弘扬,后称“成实宗”。鸠摩罗什所译的经论涉及中国佛教十宗说的八宗,所以对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和中印文化交流贡献很大。三论宗在唐时又传入日本,因此鸠摩罗什在日本佛教界也享有盛名。鸠摩罗什一生致力于传译,其译文广为中土人士所乐诵,对后来的佛教文学影响颇大,更有功于大乘根本教理的移植和弘传,为中国文化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鸠摩罗什于公元4圆寂后葬于草堂寺。现草堂寺中存有珍贵的“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舍利塔”,石色灿烂,玉润夺目。很遗憾这座塔已不是当年所造,应为唐代追刻。塔高2.23米,八面12层,是用玉白、砖青、墨黑、乳黄、淡红、浅蓝、赭紫及灰色共8种颜色的玉石雕刻镶拼而成,因而俗称八宝玉石塔。塔下层浮雕须弥山座,三层云台刻蔓草纹,中有八角形龛和阴线刻出的佛像,上有雕出屋脊飞檐的顶盖,雕造技巧纯熟精练,堪称稀世之珍。寺中还有唐大中九年 (885年)所立的柳公权篆额、裴休所书的《定慧禅师传法碑》等20余通石碑。

我们从山门进来,大家可以看见一个钟亭,这一口明铸大铁钟放在地上,由于击之声音凄厉,所以无人撞击,俗称 “挂不起来”。

大家请看,这里就是有名的、奇特的烟雾井。据《户县县志》记载:“井中腰有石一块,相传昔时每见一蛇卧石上,辄有白气一股由井上腾,缭绕于省城西南,所谓草堂烟雾者此也。”这股缭绕于省城西南的烟雾,借助西风的力量,向帝都长安飘去,并与其相连,形成长安八景之一的 “草堂烟雾”。

真正的烟雾可能是由地热引起的。这股升腾上来的热气,再与周围的山岗水汽以及草堂寺上空缭绕的香烟混为一体,为著名的长安八景之一。井上现修建了一座古朴的敞亭,上有著名书法家赵朴初题的“烟雾井”3个字。至今,在秋冬的早晨,仍可观赏到这一佳景。

日本的日莲宗也视草堂寺为祖庭。1982年日莲宗为草堂寺奉送高级木质鸠摩罗什雕像,1990年该宗又捐巨资在草堂寺建纪念堂,以永久纪念。每年该宗都组团来此参拜,与中国佛教界进行交流。

至今草堂寺内柏竹交翠,名花香叶,环境幽雅,空气清新,实为理想的旅游胜地之一。

篇2:草堂寺

距西安约50公里的草堂寺位于陕西省户县圭峰山北麓,东临沣水,南对终南山圭峰、观音、紫阁、大顶诸峰,景色秀丽,是国务院确立的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该寺约创建于距今1500多年的东晋末年,不仅是佛教的著名古刹,也是三论宗祖庭。还是名闻关中的古迹胜境。因其以草苫为寺中一堂屋顶,故名。北周时毁,唐宋以后多次重建。今有大殿三间及鸠摩罗什舍利塔等。

目录基本简介发展历史后秦高僧历史地位收缩展开基本简介

草堂寺是中国最古老的佛教寺院之一。是我国佛教史上时间最早、规模最大的佛经翻译场。它与佛教的多种宗派(包括日本国日莲宗)有着密切的关系。中国佛教“八大宗”之一的“三论宗”奉其为祖庭。 草堂寺原称大寺,后秦弘始三年(401),皇帝姚兴迎西域高僧鸠摩罗什至长安,住此译经。茅茨筑屋,草苫盖顶,以山为宅,以草为堂,故起名“草堂”。隋唐之交,兵戈相见,草堂渐趋萧条。唐穆宗长庆元年,宗密法师主持该寺,大振寺风,改名“栖禅寺”。五代后梁开平年间(907-911)重修,改名为“建福禅院”。元至正二十六年(1366)再事修葺。明末衰败,清初略加修整。雍正十二年(1734)朝廷加封鸠摩罗什弟子僧肇为大智园正圣僧,改寺为“圣恩寺”。乾隆三十一年再次重修。同治元年(1862),回汉冲突,寺毁于火。光绪七年(1881)又遭特大洪水冲击。19,当地群众修整了佛殿和僧房。建国后,政府多次拨款整修。加上草堂寺僧多方化缘,日本国日莲宗捐资,对寺庙进行多次整修,逐渐形成了目前的规模。 草堂寺是佛教传入中国后第一个国立译经场,也可以说是佛教中国化的一个起点。佛教作为一种外来文化,自东汉传入中国,进入魏晋之世,流行于民间,与中国所固有的文化即儒道学说相接触,相交流,相融合,佛教“中国化”的进程由此开始。但早期的佛经采用直译,语义深奥,解释不一,使得这一宗教的社会传播受到诸多限制。后秦弘始三年(401),后秦国王姚兴从西域(今新疆)请来高僧鸠摩罗什,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才出现重大转折。 草堂寺位于西安市户县圭峰山北麓,距西安约50公里,是国务院确立的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该寺约创建于东晋末年,距今一千五百多年。这里东临淄水,南对终南山圭峰、观音、紫阁、大顶诸峰,景色秀丽。草堂寺内松柏参天,翠竹轻拂,亭阁玲珑,意境幽邃。它是佛教著名古刹,也是三论宗祖庭。 现存草堂寺,是东晋十六国时期后秦国逍遥园内一部分。后秦国王姚与崇尚佛教,于弘始三年(401年)迎请龟兹高僧鸠摩罗什来长安,住逍遥园西明阁翻译佛典,后在圆内建草堂寺,供罗什居住。由于鸠摩罗什译经场以草荐盖顶,故得名为“草堂寺”。鸠摩罗什既通梵语,又娴汉文,佛学造诣极深翻译经律论撰94部、425卷,被成为中国佛教史上四大译师之一。唐初高僧吉藏以鸠摩罗什译出的《中论》、《百论》、《十二门论》三部论典为依据,创立了三论宗,尊鸠摩罗什为始祖。草堂寺作为鸠摩罗什的译经道场,因而成为三论宗祖庭。

发展历史

现存草堂寺,是东晋十六国时期后秦国逍遥园内的一部分。 后秦国王姚兴崇尚佛教,于弘始三年(401年)迎请龟兹高僧鸠摩罗什来长安,住逍遥园西明阁翻译佛典,后在园内建草堂寺,供罗什居住。由于鸠摩罗什译经场以草苫盖顶,故得名为“草堂寺”。鸠摩罗什既通梵语,又娴汉文,佛学造诣极深,翻译经律论传94部、425卷,是中国佛教史上四大译师之一。罗什首次将印度大乘佛教的般若类经典全部完整地译出,对后来的中国佛学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隋唐高僧吉藏以鸠摩罗什译出的《中论》、《百论》、《十二门》三部论典为依据。创立了三论宗,尊鸠摩罗什为始祖。草堂寺作为鸠摩罗什的译经道场,因而成为三论宗祖庭。 唐代时,草堂寺曾改名为“西禅寺”,但旧名仍被沿用。元和年间,唐宪宗敕令重修草堂寺。宋朝初,政府对草堂寺进行大规模重修。清雍正十二年(1734),又改名为“圣恩寺”。尽管如此,历代诗文、碑刻和百姓都称草堂寺。 草堂寺坐北向南,高大的山门上方挂着赵朴初先生所书“草堂寺”金字横匾。步入院内,松柏、翠竹扶疏,浓荫遮地,花草吐香。沿青砖铺就的林荫道北行,道旁立一座古色古香钟亭,里边挂一口明万历十九年(1591)铸巨钟。与钟亭相对,里边放置着著名的唐宣宗大中九年(855)所刻《唐故圭峰定慧禅师碑》。定慧禅师即唐高僧宗密,华严宗祖师之一。他曾在草堂寺著书讲学,并以习禅称世。再向前行便到了小山门,门正中挂着“草堂古寺”的匾额。小山门两侧便是碑廊。碑廊建于1956年,单据十二间,面积120平方米,成凹字形,面对着大殿,与东西厢房衔接,形成草堂寺的内院。 草堂寺现存最大殿堂是“逍遥三藏”殿。此殿是清代的天王殿。此“逍遥三藏”匾由兴善寺方丈妙阔法师亲笔书写。 1945年定悟法师任草堂寺住持时,西安各寺庙联合赠送。1947年悬挂在殿前。殿内正中供奉明代施金泥塑如来佛像,佛像前安放着日本日莲宗奉送的鸠摩罗什坐像。这尊鸠摩罗什坐像高1.2米,用一整块楠木刻成,一双慧眼,满面含笑,栩栩如生。 13世纪,日莲(1222-1282 年)在日本子睿山学习天台宗,至1253年专依鸠摩罗什译的《法华经》建立日莲宗。这样,日本日莲宗信徒就把草堂寺作为其在中国的祖庭,并尊鸠摩罗什为初祖。 大殿西侧门外,有一座用红砖花墙围成的六角形护塔亭,亭内矗立着草堂寺最珍贵的文物――“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舍利塔”。鸠摩罗什(343-413年)是位有传奇色彩的高僧,其父亲印度人,母亲龟兹人,他7岁随母出家,人称“神童”。游历许多国家,通晓多种语言文字。因通晓经藏、律藏、论藏,被尊为“三藏法师”。他所译的佛教典籍,为中国佛教作出了巨大之贡献。 鸠摩罗什圆寂后火化,据说薪灭形碎,唯舌不烬。其弟子收其舍利,建造舍利塔以纪念之。这就是至今保存完好的“姚秦三藏法师坞摩罗什舍利塔”。舍利塔北边竹林深处,掩藏着远近闻名的“烟雾井”。舍利塔亭西侧,树立着元代所刻“逍遥园大草堂栖禅寺宗派图”碑, 草堂寺经历了千余年的历史沧桑,香火不绝,高僧辈出。历代文人墨客在此寻幽觅古,留下了许多动人的'诗文。今天,草堂寺修缮一新,成为汉族地区全国重点寺院。寺内现有住僧十多名,他们 “农禅并重”,耕种了28亩土地、菜园,种植了竹林,培育了园圃花坛,既美化了寺院环境,又实现了自养。

后秦高僧

鸠摩罗什(公元343―413)既通梵语,又娴汉文,佛学造诣极深,翻译经律论传94部、425卷,是中国佛教史上四大译师之一。罗什首次将印度大乘佛教的般若类经典全部完整地译出,对后来的中国佛学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隋唐高僧吉藏以鸠摩罗什译出的《中论》、《百论》、《十二门》三部论典为依据。创立了三论宗,尊鸠摩罗什为始祖。草堂寺作为鸠摩罗什的译经道场,因而成为三论宗祖庭。

中兴之时

唐代时,草堂寺曾改名为“西禅寺”,但旧名仍被沿用。元和年间,唐宪宗敕令重修草堂寺,宗密禅师常在此弘扬佛法,被称为草堂寺的中兴之时。宋朝初,政府对草堂寺进行大规模重修,改称“清凉建福院”,金、元、明时期又改称草堂寺。清雍正十二年(1734),鸠摩罗什弟子僧肇被封为“大智圆正圣僧”,草堂寺因此又改名为“圣恩寺”。尽管如此,历代诗文、碑刻和百姓都称草堂寺。

历经磨难

清同治年间,寺庙曾毁于战火;光绪七年(1881),草堂寺又被山洪冲毁。1949年前,草堂寺有僧8人,土地一百多亩。新中国成立后,国家曾三次对草堂寺进行维修。1984年,由县民政部门移交僧人管理使用。

历史地位

鸠摩罗什祖籍印度,其族属婆罗门种姓,世代为相。鸠摩罗什7岁随出家修行的母亲修习佛经,日诵3万多字,被誉为神童。10岁时在厨宾国与一群经师驳难获胜,声名大振。12岁时随母游历西域诸国,在温宿国挫败一自称“天下无敌手”的法师,名扬西域。前秦符坚得知其名后,在公元382年派大将吕光率7万大军,出兵西域迎接鸠摩罗什来长安。有人说这是中国历史上惟一的一次“宗教战争”。公元386年,吕光在凉州建立后凉,鸠摩罗什困居凉州十多年,至公元401年,后秦继位者姚兴征服后凉,才把鸠摩罗什迎至长安。鸠摩罗什在长安受到姚兴隆厚的礼遇,以国师之礼相待。姚兴除处理政务外,几乎与之形影不离,常在一起说法论经。鸠摩罗什精通许多国家的语言。他深深感到,佛教虽然传入中国300多年,但这300多年中所翻译的佛教经典因为大多出自印度或西域人之手,或晦涩难懂,或词不达意,或错误百出,或与原义相悖。如果不改变这种现状,佛教在中原必然难以广泛传播。在他努力下,姚兴同意支持他着手进行佛经的翻译工作。鸠摩罗什在各地僧侣中挑选了800多人,集中于草堂寺,后来僧侣扩大到3000多人。译经中培养出了一批优秀人才,其中的道生、僧肇、道融、僧壑被称为“什门四圣”,为后来鸠摩罗什创立的佛教宗派弘扬光大奠定了基础。 鸠摩罗什译经改变了过去硬译、直译之法,采用意译。他组织译出的经典,既能准确表达经文原意,而且文字优雅,行文流畅,开创了意译一派。到他逝世时,共译出佛经97部,总计427卷。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由国家组织、大规模翻译外国经文的壮举,鸠摩罗什本人也成为中国佛经四大翻译家中最早的一人(其余3人为玄奘、不空、真谛),草堂寺也成为我国最早的佛经翻译基地。

篇3:草堂寺作文

朋友们有意赏花;于是驱车沿南山行走;路上柳树泛绿,桃花、杏花红红白白,人们不禁心情大悦;路上有草堂寺标牌,许久没有来草堂寺了;先前是来过,一晃已经九年了!朋友们也没来过,于是决定进去看看。

酉时了,看门老头儿说:“你们尽管看吧。我晚些关门。”

多年不见,草堂寺变化不小,古色古香的建筑令人赏心悦目。中午时分阴沉滴雨,此时天气竟然愈来愈晴了。朋友说:“傍晚照相色彩最好。”还真是,几乎处处皆景;寺里绿竹、草坪、玉兰花等相映成景;最令人惊奇的是关中八景之一草堂烟雾,井里的烟雾浓烈地不绝如缕,烟雾其实就是水雾,一般还不太容易看到,真是幸运。

新修了池塘,造型别致;寺西南是圭峰山,突兀大气地矗立着;寺东是仿古建筑型的大学正在建设;寺西是农田和水果种植基地。

寺是鸠摩罗什大师翻译佛经的地方,可谓风水宝地。寺里僧人不多,偶尔看到几个帮忙的居士;傍晚也几乎没有其他游客,我和朋友们得以独享其静谧;

徜徉了一个时辰,天黑才依依不舍地离开。

让画面诠释草堂寺之美吧。

篇4:草堂寺作文

今天是大年初一,是农历新年的第一天,因为昨天晚上玩的很晚才回来,我一直睡着都不想起来。妈妈说:“好不容易放假了在家里太没意思了,我们去草堂寺玩吧。”我一听赶紧从床上爬了起来,一家人吃了新年第一顿饺子,我和妈妈就出发了。

草堂寺在户县境内的环山路上,妈妈开了好久的车我们才到了目的地。一进草堂寺里面的人真多啊!大门左边是一个大殿,殿门口有烧香的炉子,香炉里,香炉前面的地上都插满点着的各式各样的香听妈妈说今天是新年第一天,有很多人们都来给佛祖上香,求佛祖保佑他们的家人身体健康、幸福的。可是他们特别不讲卫生,把香的`包装纸扔的满地都是。

我和妈妈不是来上香的,我们就在草堂寺里面溜达。听妈妈说,草堂寺是以“草堂烟雾”闻名的。据说“草堂烟雾”还是关中八大景之一呢!而烟雾就是山岚水汽,因为草堂寺靠近终南山,而终南山沿线一带都属于热水带地区,地下都打出过温泉,每年秋冬时节水汽上升,形成薄雾,从西飘向东,看似仿佛都是从草堂寺溢出的,所以名为“草堂烟雾”。

听完妈妈说的我好奇心大发,赶紧拽着妈妈顺着指示牌去找烟雾井。烟雾井那里的人可真多呀!我终于挤了过去,看见烟雾井原来就是一个六角形的上面小,地下大,的井,井上面有一个圆圆的洞口,烟雾就不停的从这个井口里面冒出来,我好奇的把手伸进去摸,这个烟雾一点都不热,还凉凉的,我还爬到井边使劲的闻了闻,发现一点味道都没有,最后我摸了一下下面的井壁边缘发现还有水呢,我一下就明白了这是雾不是烟。真是太神奇了,心想要是雾大了,一起来,那该是多么美丽的样子啊!

看完烟雾井,我和妈妈又顺着“佛走过的路”在草堂寺里参观了一会儿就顺着来时的路回家了。草堂烟雾真的很神奇!大家有机会一定要去看看啊!

篇5:草堂寺杂文随笔

草堂寺杂文随笔

相传西域高僧鸠摩罗什法师来长安时,曾在罗什村中歇息,倒出芒鞋中的泥土,日后泥土中居然长出一棵稀奇古怪的树来,偶然见《观赏树木学》中指认它就是常见的悬铃木。怀着对它的好奇心,翻开户县县志,见里面还有一张模糊不清的石印画片,我深深地为此树在今天的消失而遗憾,所以特地来户县,追寻一下这棵离奇的“净土树”。有记载说它曾经分成六株树身,每株斜斜地伸向天空,而那阔大稠密的叶片,又颇似无数佛门子弟的无数手掌,五指都齐刷刷地伸展开来,好像是为了领受佛的已说法和未说之法。它就是二球的“法国梧桐”?虽然它的.树叶确实和常见的有些不同,但总觉得传说有些难以信服,也许那棵树与鸠摩罗什根本没关系,于是,带着几分迷茫去了草堂寺。

西安西南户县郊外的草堂寺,相传每逢秋冬晨昏,古井里都有烟雾腾空飘动,能和四、五里外的西安钟楼上的宝顶相连。形成“长安八景”之一的“草堂烟雾紧相连”。寺内松柏参天,翠竹摇荫,亭台玲珑,是一座意境深邃的名刹。但我想美景里如果没有它曾经闪烁过的精神光芒,就很难这样久远地留存至今。留下这份光芒,并赋予草堂寺灵魂的就是鸠摩罗什。

后秦弘治三年,姚兴皇帝以国师礼,把鸠摩罗什迎到了这个他自己的御花园逍遥园内讲经,从此草堂寺就名闻遐迩了。很难想象一个出世的僧人,和一个入世极深的君王,在草堂之下相对论道会有什么样的思想冲突。

“鸠摩罗什”可译作“童寿”,他家世代是天竺国的国相。父亲鸠摩炎,有意辞避继承做国相,来到西域龟兹国,龟兹国王之妹相貌非凡,“才悟明敏,过目必解”,是个很有修养的人。西域各国有好几位国王都想娶她为妻,她却只欣赏这位有思想的鸠摩炎。结婚后生下了罗什和弗沙两个儿子。罗什七岁随母出家,学贯小乘、大乘,精通经藏、律藏、论藏,被尊称为“三藏法师”,在西域各国受到普遍的尊崇。前秦符坚派吕光等率七千军队,去伐西域诸国。临行时对吕光说:“朕闻西域国有鸠摩罗什,深解法相,若克龟兹,即驰驿送什。”吕光攻克了龟兹,也得到了罗什,还强迫罗什以龟兹王之女为妻,“饮以醇酒,同闭密室。什被逼既至,遂亏其节”,让他破了戒。但返回时,急于得到罗什的苻坚,却没来得及听到这位高僧讲道就被杀了。而以后杀他的那个人的儿子姚兴,把鸠摩罗什迎到了草堂寺后,又怕他“法种无嗣”,就又“以伎女十人逼令受之。自尔以来,不住僧坊,别立廨舍,供给丰盈”!

鸠摩罗什在凉州又逗留了十余年,在此期间他学会了汉语,使他能够日后在草堂寺译出了《金刚经》、《大品盘若经》等97部425卷重要的佛典,成为与玄奘、真谛并称的三大译经家之一。由于他同时精通梵汉文字,改变了以往的直译为意译,既忠于梵文原著又文字通顺,一变以往的晦涩难懂,又倡导用当地的“秦声”,使一般人容易接受。所以听他讲经的人日渐增多,影响迅速扩大。他译出《妙法莲花经》介绍中观说,成为了后世天台宗的渊源。他还创立了“成实”、“天论”两个佛学宗派。影响远及日本等国。弟子中的僧肇、道生、道融、道睿被后人称为“四圣”,实现了他死后“舌头烧不烂”的预言。

草堂寺大殿西,有建于晋义熙五年的罗什舍利塔亭“八宝石石塔”。塔高2.33米,八面十三层,用八种不同颜色的大理石拼雕而成,上刻“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舍利塔”题刻。大殿和碑廊组成一个小四合院,门悬“逍遥三藏”草书大字匾。红墙围绕的寺内,中轴左右各有一个楼亭,左边安放着“圭峰定慧禅师传法碑”,碑文是唐丞相裴休书撰的。柳公权篆额,两位书法家的字为之增色不少,特别是柳公权的篆书,流传至今的仅此一处。定慧禅师则是华严宗第五祖,在鸠摩罗什圆寂四百多年后来此,曾使草堂寺再次隆盛。

寺庙里的“净土树”与常见的悬铃木没有什么区别。而当地传说中的烟雾井,则应该与地热有关,现在物换星移,古井遗址犹在,现实与虚幻唯一不变的,却正是它的不断变迁,令我辈凡人到此产生出许多人生的感慨。

篇6:杜甫草堂导游词

成都杜甫草堂现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的圣地。杜甫离开成都后,草堂便倾毁不存。五代前蜀时,诗人韦庄寻得草堂遗址,重结茅屋。至宋代又重建,并绘杜甫像于壁间,始成祠宇。此后草堂屡兴屡废,其中最大的两次重修,是在明弘治十三年(1500)和清嘉庆十六年(1811),基本上奠定了今日草堂的规模和布局。

1952年,杜甫草堂又经全面整修后,正式对外开放。1955年成立杜甫纪念馆,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4年更名为杜甫草堂博物馆。

草堂建筑从正门始,依次递进是大廨、诗史堂、柴门、工部祠。其中大廨、柴门是杜诗中提到的草堂原有建筑,诗史堂、工部祠则是后世为纪念杜甫而建。诗史堂正中是杜甫立像,堂内陈列有历代名人题写的楹联、匾额。杜甫是唐代伟大现实主义诗人,其诗作是当时社会生活的真实写照,故有“诗史”之誉。1985年5月在庆祝杜甫草堂建馆30周年之际,杜甫草堂博物馆正式成立。博物馆内珍藏有各类资料3万余册,文物20xx余件。文物中包括宋、元、明、清历代杜诗精刻本、影印本、手抄本,以及近现代的各种铅印本。其中还有15种文字的外译本和朝鲜、日本出版的汉刻本120多种。草堂内园林十分幽静,溪水蜿蜒,桥亭相间,花径柴门,曲径通幽;并有春梅、夏荷、秋菊和四时幽兰相伴。

草堂总面积有240多亩,其建筑为清代风格,园林是非常独特的“混合式”中国古典园林。草堂旧址内,照壁、正门、大廨、诗史堂、柴门、工部祠排列在一条中轴线上,两旁配以对称的回廊与其它附属建筑,其间有流水萦回,小桥勾连,竹树掩映,显得既庄严肃穆、古朴典雅而又幽深静谧、秀丽清朗。工部祠东侧是“少陵草堂”碑亭,这座草堂象征着杜甫的茅屋,令人遐想,已成为成都市的著名景观。2月,政府又拔出专款,借鉴川西民居的特点,重建了杜甫的茅屋。茅屋故居位于碑亭北面,占地一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40平方米。主体建筑5开间,4座配房,竹条夹墙,裹以黄泥,屋顶系茅草遮苫,再辅以竹篱、菜园、药圃,使整个建筑古朴中透露出浓浓的文化色彩。游人漫步其中,既可发思古之幽情,又可享受悦目清心的乐趣。

篇7:杜甫草堂导游词

各位游客:

大家好。早上我们去了宽窄巷子,那么此刻小优就就带大家去领一个景点——杜甫草堂,顾名思义,杜甫草堂就是杜甫以前住过的草堂,之所以有此刻这个景点,是由于以前的草堂太破太旧,所以政府出资又把草堂重新修了一下。而杜甫草堂也成了外地游客来成都必去的景点之一。所以我们也要去看一看。

此刻我们呢金额如草堂,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一尊杜甫的塑像,大几能够看见杜甫身穿大披风跪在地上,双手放在膝盖上,好像在思考什么,大家都说,杜甫有一双写得好诗歌的手,谁摸了就能占了他的灵气,写得一手好文章。所以小朋友要写作文的或者是想写好文章的,都能够去摸一摸,期望给大家带来好运。

我们继续向前走,大家是不是很好奇为什么那里有一个很古老的房子,市的,没错,那就是杜甫住的房子,里面有九个屋子,杜甫一生穷困潦倒,日子过得很艰难,这个草堂还是在朋友的资助下才建成的。

★ 杜甫草堂导游词

★ 杜甫草堂导游词介绍

★ 的成都杜甫草堂导游词借鉴

★ 天水南郭寺导游词

★ 崇福寺导游词

★ 西安大慈恩寺导游词

★ 宁夏承天塔寺导游词

★ 景点广胜寺导游词

★ 独乐寺旅游导游词

★ 显通寺的导游词

点击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