呱呱美文网  - 为您分享正能量早安心语语录的句子

清明节的习俗作文【精选12篇】

admin

点击全文阅读

清明节习俗作文【8篇】推荐度: 清明节习俗作文优秀7篇推荐度: 关于清明节习俗作文优秀6篇推荐度: 清明节习俗作文【优秀5篇】推荐度: 热点范文

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多彩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活动。如下是勤劳的小编帮大伙儿整编的12篇清明节习俗作文的相关范文,仅供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清明节习俗作文 篇一

上星期六,我们一家很早就起床了,一切准备妥当之后,全家人便浩浩荡荡地出发了。

我们今天要去扫墓,由于距离清明节还有两天,所以高速公路上的车子并不多,我们很快的下了高速公路,接着开上蜿蜒的山路,好不容易才到达了目的地。走进墓园,一片寂静,我们走到奶奶的坟前,清扫之后,妈妈叫我们帮忙把一些彩色的纸压在石头下,我问妈妈为什么要把纸条压在石头下呢?妈妈说这叫做挂纸,坟上压了挂纸,就代表祖先的坟已扫过。接着我们把要祭拜奶奶的贡品放在坟前准备祭拜。我们每个人手拿一柱香,虔心的向奶奶祭拜。祭拜完之后,也差不多是中午了,这时的我们,肚子已经饿得咕噜咕噜叫,于是我们就收拾收拾后下山,准备去饱餐一顿了!

下了山,我们来到碧瑶山庄。点好菜没多久,菜就上桌了,饭菜香扑鼻而来,让饥肠辘辘的我食指大动,好想立刻大快朵颐一番!佳肴一道道的上桌,每道菜我都很喜欢吃。吃完中餐,旁边的空地上可以打陀螺,让我们体验过去的童玩。一开始我们还不会玩,但是慢慢的,熟能生巧,我们打得越来越好了。玩了许久,直到夕阳西沉,我们才拖着疲累的身躯,准备回家了。

这次扫墓行不但让我吃到了美食,玩到了童玩,更让我了解了扫墓的意义。清明扫墓是中国人慎终追远的传统习俗,我们要把这习俗传承下来,让我们的后代子孙能继续保存这个习俗,慎终追远、不忘本。

家乡的清明节风俗作文 篇二

今年清明节,爸爸、妈妈带着我和弟弟特意回老家扫墓,爷爷去年刚过世,我们全家都还沉浸在一种忧思之中。在回老家的途中,爸爸告诉我,奶奶在小姑8岁时就去世了,他们几兄妹是由爷爷一个人艰难地拉扯大的。奶奶生前没有留照片,我也不知道她的音容笑貌。想到这些,我很伤心。

清明节这天,老家一直下着蒙蒙细雨,我的脑海中不禁浮现出“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首诗句。今年家乡的清明节格外隆重,很多在外地工作的亲人都赶回老家祭坟。满山遍野都是上山扫墓的人,山上一片喧嚣与热闹。大人们准备了许多糕饼点心、水果饮料,小孩们有的拿锄头、有的拿铲子随后跟着。到墓地时,大人们有的除草、有的添土,不一会儿就把杂草丛生的坟头整理干净了,还在坟头插上各种颜色的纸。最后我们把糕点、水果、鸡、饭等摆在坟前祭拜。

接着,爸妈还带我去了不远处的一个坟茔集中地。爸爸说,这是大西南剿匪期间在我们家乡英勇牺牲的解放军战士,为了剿灭当地的恶霸土匪,许多年轻的生命在这里永远长眠了。可他们的墓碑上都没有名字,这不由使我想起“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的诗句。在父母的带领下,我和弟弟一起在这些解放军叔叔的坟前敬献了鲜花,并磕了三个响头。

这个清明节,我不但给爷爷奶奶扫墓,也亲眼看到了家乡人们过清明节的情景。更重要的是我还给革命烈士扫墓,磕头。使我感受到,没有革命先烈的鲜血,也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我要努力学习,长大后为祖国增光,争做一名优秀的中华儿女。

清明节风俗的作文 篇三

清明流行于遥远的周朝。古人非常重视这个节日。历代诗人和词人都描写过清明节的盛况。自古以来,人们在清明节就留下了许多习俗。

清明扫墓祭祖历史悠久。清明节,又称扫墓、扫墓、上坟。清明扫墓是因为震动,春分过去了,冰融化了,草木发芽了。人们会想到先人的坟墓,会不会有狐狸兔子穿洞,会不会因为雨季而坍塌。所以,他们一方面去坟地除杂草,整修树枝,给坟地加点土;另一方面,准备一些祭品,烧一些纸钱,在树枝上挂一些纸条,举行一个简单的仪式来表示对死者的纪念。

古代有2月3日去郊游的习俗。“二月二日,江上行东风,肝香吹盛”,“三月初三,天气清新,长安滨空多美女”,描绘了唐人的壮丽风光。在古代,这一天,人们聚集在一起交朋友和亲戚,扶老携幼,乘好春天去乡下郊游,然后围坐野餐,黄昏返回。

许多传统而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活动,如拔河、荡秋千、放风筝、打马球、斗鸡等,在清明节前后仍在流传。清明节的习俗丰富多彩,历代的记载非常多。头脑清晰的诗人作品,更加辉煌无敌。从这些意义上说,清明节既是节气,也是传统节日。

清明节习俗作文 篇四

4月4日是清明节,到了那一天,心就会特别悲愁。因为这一天要给逝世的亲朋好友、革命先烈送去诚挚的祝愿。

看望逝者时,忌嬉皮笑脸,这是对逝者的敬意。装束一定不要太过艳丽,颜色为黑色,因为这样最为尊重逝者,也可以更加体会出人们因为失去亲朋好友背痛的心情。

清明节是中华儿女认祖归宗不忘故土的重要节日。清明节祭祖和扫墓一般都会给祖坟铲除杂草,添加新主,称为培坟;用彩纸剪成纸串,挂在坟前,插上香烛,焚烧纸钱,跪拜叩首。简单的祭祀仪式俗称“插青”或“上坟”,以此表达对祖先的追思和怀念。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全国各地的风俗不同,祭扫的日期也不同,农历清明节的时间一般在公历每年的4月4分至6日之间。

在我的家乡,放鞭炮也是清明节时不可缺少的。这并不是过年时的喜庆声音,而是一种思念,对亲朋好友、革命先烈的思念。清明节那几天,天空总会下起毛毛雨或者是淋漓大雨,可这也无法挡住人们纪念逝世人的脚步。他们沉着脸,踏着沉重的步伐向墓地走去,小雨淅沥,这情景,正应了杜牧的诗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清明节,一个落雨纷纷的季节,亦是心情压抑沉痛的季节。

清明节习俗作文600字 篇五

清明节就是中国传统的节日,有两千五百年的历史;它主要的传统文化活动有:上坟、踏青、斗鸡子、荡秋千、打毯、牵钩(拔河)等。其中上坟(即扫墓)之俗,就是很古老的。清明节,它作为传统文化,就是个布满神秘色彩的节日,在这个日子里,路上的行人都在思念去世的人们,表达对他们的尊重与哀思!

过清明节,在海南的许多本地人中称其为做清明。中年人对清明节十分看重,即使不就是作为法定假日,他们也会抽空回老家做清明。这说明清明节已经成为了一种文化,成为了一种后人对已故之亲人表达思念的一种方式。

清明,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认可及尊重。清明就是古人传统习俗中十分重要的一个节日,也就是最重要的祭奠节日,就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祭奠死者的一种活动。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就是在清明节扫墓。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写出了清明节的非凡气氛。直到今天,清明节祭拜祖先,悼念已逝的亲人的习俗仍很盛行。而且越加受到人们的重视。

中国人受自身文化的影响,使清明成为了国人追思先祖的节日。在清明人们纷纷回乡祭拜祖先,这已就是一种文化,一种习惯。

踏青去,踏青去。

这就就是中国悠久的清明传统文化。

家乡的清明节风俗作文 篇六

清明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清明节有踏青、祭祀逝去亲人的风俗。我的家乡在北碚柳荫镇。有很多人在清明节前买很多纸钱,清明节拿到坟墓上烧掉,以表达对亲人的怀念。清明节的前一天下起了一场细雨,将空气中的灰尘洗得无影无踪,空气变得清新了很多。这真是"清明时节雨纷纷"。

在清明节这天,我去了奶奶家,一座山的山顶上,有一间小房子,在前面看到很多人在坟墓上烧纸钱,还有人在痛哭,这应该是"路上行人欲断魂"吧。古人说:丧三年,常悲咽,酒肉绝.古人用自已的方式纪念父母,和现在的人一样.都是用来感恩父母的养育之恩.这就是家乡的清明节吧!

清明节风俗的作文 篇七

清明节到了,我从六岁那年,开始就要和妈妈去公园放风筝,今年也不例外,这不,下午,我们来到公园去放风筝。

我拿起风筝,可是它好像不听话一样,我跑了好几次,风筝也没有飞起来,我又跑了好几次,最后一次才飞起来。“飞起来咯”我高兴极了,我不禁想起了为什么清明节要放风筝,在古代的时候,人们放风筝,大多数都是犯下错误的人,他们会把自己的错误都写在一个纸条上,把纸条沾在风筝上或固定在风筝上,然后,放风筝的时候(一定要看不见的时候),拿出剪刀,“卡擦”一声,让风筝随风飘去,就是让自己的错误流失了,自己就没有错误了,也可以代表死去的亲人,让死去的亲人可以安息。后来,家家户户都来放风筝,就是家庭的错误消失,可以避邪,避免家庭遭遇不幸。

每年清明节的后天,我会把自己的大大小小的'错误写在纸条上,用固体胶轻轻的在风筝上抹一下,让纸条暂时沾在风筝上,放风筝的时候,让纸条随风飘去,这样,我的错误就没有了。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大家都知道这是一首唐朝诗人杜牧写的古诗《清明》。

家乡的清明节风俗作文 篇八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在这个节日里,人们要用各种方式寄托对先人的缅怀。按照我们的家乡——福州的习俗,清明节前后,家家户户都要到郊外踏青、扫墓。我们家也不例外。一大早,外公就匆匆忙忙地出去买扫墓的用品和祭拜祖先的供品了。外公一回家,就在厨房里忙开了。不一会儿,我就看到餐桌上摆满了用来做供品的食物,有肉燕、鱼丸、菠菠粿等。其中不可缺少的要数菠菠粿了。菠菠粿的皮灰绿灰绿的,他是用菠菠草做的。我尝了一口,咬到了里面的馅,有:芝麻、萝卜等,甜滋滋的,里面有一股清香。

在家里祭拜完祖先之后,我们就出发去陵园给外婆扫墓了。到了墓地,我们用布把墓地擦得干干净净,

然后插上新鲜的菊花,点上蜡烛,在外婆的坟墓前上香鞠躬。大人们开始烧纸钱了,我被分配去捡小石子。我把纸钱放在坟墓的四周,用小石子压上。据说,以前福州人扫墓,不能烧纸钱、放鞭炮。因为不能用火,所以人们把烧纸压在墓地的四周来祭拜祖宗。

最后,我们捡了一根松枝带回家了。折松只是为了讨吉利。每次扫墓后捡一根松枝,插在家门口,表示今年已经祭拜过祖宗了。

虽然外婆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我的记忆里没有她的形象。但是,通过每年清明节扫墓,我总是能感觉她就在我心中。

家乡的清明节风俗作文 篇九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我们这里过节总有自己的特色。

现在我就给大家说说我们这里过清明节吃的两种特色食品—松皮子粑粑和茴香粑粑吧。临近清明时,家家户户都去山上砍松枝,背回家里,用刀把粗糙的老松树皮轻轻削去,再用手把里层新鲜的松树皮剥下来,晒它个三五天。松树皮晒干后,又将它放在罐子里,再放入适量的水和柴灰,把盖子盖上,用火将松树皮煮熟,这时候松树皮已经变成红色的了-煮松皮是做松皮子粑粑的一大主料。(听外婆说,罐子里的灰要好,木匠师傅做木材时推出的刨花就不行,如果把刨花烧成的灰放到松树皮里,既不能把松皮很快煮熟,也不能使松皮变红,做成的粑粑也不会好吃。)松皮煮熟后,又将它从罐子里倒出来,进行清洗,直到没有任何灰烬为止,然后把它舂细,待用。做松皮粑粑的另一大主料是糯米。将糯米提前泡一夜,第二天早上就去推磨,将糯米磨成粉,拿到家中将米面和舂细的松皮混合揉成一团面,混合时要加点水,这样面粉和松皮才能融为一体,还要放适当的盐,这样煎出的粑粑才有盐有味。松皮子粑粑的煎法和煎一般粑粑的方法一样,揪出一团面,捏成一个个圆饼样的小粑粑,油辣后放入锅里,不一会儿,香甜美味的松皮子粑粑就煎熟了。

那清香的味道,很远就能闻着,让人垂涎欲滴,让人越吃越爱吃。除了松皮子粑粑,我们这里有名的还有茴香粑粑。顾名思义,茴香粑粑便是以糯米面和切细的茴香为主料做成的粑粑,茴香粑粑也很好吃,但我还是喜欢松皮子粑粑那清香宜人的味道。

我们这里过清明节,其它习俗与别的地方大同小异,我就不说了,只是不知道看了我的文章,你是否想尝尝我们的松皮子粑粑和茴香粑粑呢?如果想吃,就来和我们过清明节吧。

清明节习俗作文 篇十

扫墓

清明扫墓,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其习俗由来已久。明《帝京景物略》载:“三月清明日,男女扫墓,担提尊},轿马后挂楮锭,粲粲然满道也。拜者、酹者、哭者、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锭次,以纸钱置坟头。望中无纸钱,则孤坟矣。哭罢,不归也,趋芳树,择园圃,列坐尽醉。”其实,扫墓在秦以前就有了,但不一定是在清明之际,清明扫墓则是秦以后的事。到唐朝才开始盛行。《清通礼》云:“岁,寒食及霜降节,拜扫圹茔,届期素服诣墓,具酒馔及芟剪草木之器,周胝封树,剪除荆草,故称扫墓。”并相传至今。

清明祭扫仪式本应亲自到茔地去举行,但由于每家经济条件和其它条件不一样,所以祭扫的方式也就有所区别。“烧包袱”是祭奠祖先的主要形式。所谓“包袱”,亦作“包裹”是指孝属从阳世寄往“阴间”的邮包。过去,南纸店有卖所谓“包袱皮”,即用白纸糊一大口袋。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用木刻版,把周围印上梵文音译的《往生咒》,中间印一莲座牌位,用来写上区号亡人的名讳,如:“已故张府君讳云山老大人”字样,既是邮包又是牌位。另一种是素包袱皮,不印任何图案,中间只贴一蓝签,写上亡人名讳即可。亦做主牌用。关于包袱里的冥钱,种类很多。

插柳

据说,插柳的风俗,也是为了纪念“教民稼穑”的农事祖师神农氏的。有的地方,人们把柳枝插在屋檐下,以预报天气,古谚有“柳条青,雨蒙蒙;柳条干,晴了天”的说法。黄巢起义时规定,以“清明为期,戴柳为号”。起义失败后,戴柳的习俗渐被淘汰,只有插柳盛行不衰。杨柳有强大的生命力,俗话说:“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柳条插土就活,插到哪里,活到哪里,年年插柳,处处成阴。

清明插柳戴柳还有一种说法:原来中国人以清明、七月半和十月朔为三大鬼节,是百鬼出没讨索之时。人们为防止鬼的侵扰迫害,而插柳戴柳。柳在人们的心目中有辟邪的功用。受佛教的`影响,人们认为柳可以却鬼,而称之为“鬼怖木”,观世音以柳枝沾水济度众生。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里说:“取柳枝著户上,百鬼不入家。”清明既是鬼节,值此柳条发芽时节,人们自然纷纷插柳戴柳以辟邪了。

清明节习俗作文 篇十一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一听到这首杜牧的诗,就让我想起了清明节。

说到清明节的习俗,历史最悠久的就要数扫墓了。这天,我和亲戚们一起来到了安息堂。安息堂很大,让人没有一丝恐惧。走上台阶,一眼望去,一楼有许多房间。我一言不发,跟着大人默默走进其中的一间。我的目光不断在放骨灰盒的架子上盘旋着。找到了,爷爷的照片!他微微笑着,好像在高兴我们来看他了。接着,我们来给爷爷烧纸钱,我也参加了进来,心想:爷爷,这是我们的一点心意,你要收好。我一定会用好成绩来报答你的,不辜负你的期盼。那烧进去的纸钱像白蝴蝶一样,翩翩向天堂飞去,带着每个人的祝福飞去。离开了安息堂,我们来到了我的老家——陶中房。

来陶中房干什么?当然是踏青啦!那里有大片大片的菜地,许多娇艳的花儿。走在乡间的小路上,一路上被花儿包围着,还有许多蝴蝶围绕着花儿飞舞,真是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景图。一路走过去,有野花、油菜花、蝴蝶兰……还有一些叫不出名字的花花草草。正当我陶醉在着迷人的花世界中,妈妈的喊声把我吸引过去了。我走过去一看,原来是一团团的棉花呀!我轻轻的采下一朵棉花,哇,这还是我第一次摸到棉花呢!真让我大开眼界。放眼望去,大片大片金黄色的油菜花,美不胜收。闻一闻,有一股芳香扑鼻而来。再闻一闻地上的野花,香味纯净疏淡,还带着泥土的芳香。

该回家了,我们告别了田野,告别了村民。清明真是一个神圣而又难忘的日子。

家乡的清明节风俗作文 篇十二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唐朝诗人杜牧描写清明的名句广为传颂。

不过今年的清明节没有下雨,虽然天气那么晴朗,但是天空却显得憔悴,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凝重的气氛。也许是因为今天是向天国的亲人祭拜的日子吧,每逢清明,倍思先辈啊!

往年的清明节,都是爸爸和爷爷去扫墓,而今年不同了,爸爸早早地就叫醒了我,说要带我去给祖先上坟。我带着新奇的心情,和爸爸拿起已经准备好的祭品出发了。前行的路上不断看到祭拜的场面,有人给亲人焚香跪拜,坟地周围都是烟气,平添了几分肃穆;有的默哀祈祷,盼望天国的先人一切安好。而我和爸爸来到祖先坟前,按照传统的规矩,先清扫一番,爸爸把准备好的东西摆上了,我也在不停帮忙。可是我的脑子里还是忍不住在胡思乱想:祖先在哪里?他们生活的好吗?这些问题我当然不知道答案,可我还是控制不住思绪。

回家的小路曲折蜿蜒,一眼望去,田野中长满了金灿灿的油菜花,粉红的桃花,真美!我问爸爸,清明节是个伤心的日子,为什么会有如此美丽的景色呢?爸爸说清明节是个伤心的日子,这美丽的景色会让人忘记悲伤,会让人想起远在天国的亲人。天涯永别,愿他们在天堂幸福!

点击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