呱呱美文网  - 为您分享正能量早安心语语录的句子

《白鹭》阅读答案通用6篇

admin

点击全文阅读

1、文章是从哪些方面来描绘白鹭,体现白鹭之美?用简洁语言勾画出几幅有关白鹭的画面。三人行,必有我师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本文是可爱的小编沉默帮家人们分享的6篇白鹭阅读答案的相关范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白鹭》阅读答案 篇一

在清水田里,时常有一只两只( )站着钓鱼,整个的田便成了一幅( )图画。田的大小好像是( )。

晴天的早晨,每每看见( )孤独地站立在小树的绝硕,看来像是不大安稳,而它却很( ),这是别的鸟少有的一种( )。

1、将括号里的内容补充完整。

2、用“绝顶”的两个意思造句。

绝顶(极端、非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绝顶(最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 ”画出文中的比喻句,这句话把______________ 比做______________ 。

参***:

1、白鹭

嵌在玻璃框里的

有心人专门为它而设计的

白鹭

悠闲

嗜好

2、他是个绝顶聪明的人。

他站在高山的绝顶。

3、整个的田便成了 一幅嵌在玻璃框里的图画。

把田比做图画。

《白鹭》阅读答案 篇二

白鹭亭

方岳①

最花芦叶老风烟,驶上秋城思渺然。

白鹭不如如许事,赤乌②又隔几何年。

六朝往事秦淮水,一笛晓风江浦船。

我辈人今竞谁是,只堪渔艇夕阳边。

[注]①方岳出身干一个世代耕读之家,七岁能赋诗,时人称之为神童,南宋绍定五年中进士。因他刚直不阿,不畏**,敢于**,多次遭到权奸贪吏的诬陷和打击,仕途坎坷。②赤乌:传说中的瑞鸟。

8.首句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在全诗中有何作用?(5分)

9.联系下文,具体分析诗中抒发了作者哪些“渺然”之思?(6分)

阅读答案

8.描绘了一幅荻花飘飞、芦叶衰残、风烟迷茫的秋**。(2分)作用:交代了登亭的季节,渲染出一种萧瑟凄清的氛围,为全诗奠定了孤独悲凉的感情基调。(3分)(意思对即可。)

9.白鹭无知,赤乌难见,暗含时事多艰、国势衰微之叹;(2分)六朝往事随水流逝,空余晚风长笛江浦归船,饱含历史兴亡之感;(2分)我辈无奈,只堪与渔艇夕阳为伴,抒发壮志难酬之悲。(2分)(意思对即可。)

白鹭阅读答案范文 篇三

一、我会看拼音写词语(14分)

hū huàn ɡǎn ēn xiónɡ wěi cǎi hónɡ

bō lí cōng míng míng shèng ɡǔ jì

二、给带点的字选择合适的读音,并用“ ”划出来。要仔细哟。(5分)

1、她在房子前面画了一根旗杆(ɡān ɡǎn)。

2、阴房里面钉(dīnɡ dìnɡ)着许多木架子。

3、小林把铁丝缝(fénɡ fènɡ)在雨衣的下沿。

4、人们敲着欢乐(lè yuè)的鼓点,随着乐(lè yuè)曲跳起舞来。

三、比一比再组词,挺容易。(10分)

末( ) 题( ) 蜜( ) 摘( ) 浇( )

未( ) 提( ) 密( ) 滴( ) 绕( )

四、试试看,照样子写出下面词语意思相反的词(8分)

例:胜—败

窄-- 减-- 强-- 内--

五、我会填。(8分)

1、例:明亮的窗子

( )的小路 ( )的小溪 温暖的( ) 繁华的( )

2、例:一串葡萄

一张( ) 一台( ) 一( )先生 一( )小刀

六、积累展示我最棒。(14分)

1、我会连。(4分)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杨万里 《宿新市徐公店》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杜甫 《绝句》

2、按课文内容填空。(10分)

(1)赠人玫瑰,____________________。

(2)春风一拂_______________,南燕双归_______________。

(3)大自然中有许多天然的指南针:中午的时候太阳在( ),( )星永远高挂在北方,沟渠中大雪化得快的一面是( ),大树枝叶稠的一面是( )。

读书郞(13分)

七、阅读短文,看清题目,仔细做。(13分)

青蛙和小草

一只鹅不小心踩到一只青蛙,青蛙认为这是在侮辱他,就在绿油油的草地上生起气来。

小草见了,说:“鹅只不过是不小心踩到你的脚,你就这样?你应该原谅别人!”青蛙说:“要我原谅他,我可办不到。你要是遇到这样的事会怎样呢?”小草微笑着说:“你不就踩在我身上吗?”

青蛙听了小草的话,脸红了。

1、照样子写词语。(4分)

例:红艳艳 绿 白

2、读一读短文,用带点的词语写一句话。(3分)[来源:Z#xx#k.Com]

应该----

3、短文写了谁和谁的故事?将正确的序号填在括号里。(2分)( )

①鹅和青蛙 ②鹅和小草 ③青蛙和小草

4、青蛙和小草,你喜欢谁?为什么?(4分)

答:

小作家(20分)

八、看图写话,我能行。(20分)

提示:请仔细观察左边的图,发挥你的想象,把图上内容写具体。

二年级听力材料

众志成城 战无不胜

(语速略慢,读三遍)[来源]

二年级语文参考答案

顺风耳[来源:学科网]

众志成城 战无不胜(每字1分,共8分。要求按田字格正确书写)

小博士

每词2分,共14分

呼唤 感恩 雄伟 彩虹

玻璃 聪明 名胜古迹

二、每小题1分,共5分

1、杆ɡān 2、钉dīnɡ 3、缝fénɡ 4、欢乐lè 乐yuè)曲

三、每词1分,共10分。答案略

四、每词2分,共8分。其它答案,酌情给分。

窄—宽 减—加 强—弱 内—外

五、每词1分,共8分。答案略

六、积累展示我最棒。(14分)

1、每连正确一个得1分,共4分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杨万里 《宿新市徐公店》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杜甫 《绝句》

2、按课文内容填空。(10分)

(1)手有余香(2分) (2)千山绿,万户春(每空2分,共4分)

(3)南边 北极星 北方 南方(每空1分,共4分)

读书郎

1、每词2分,共4分 如:绿油油 白茫茫

2、3分。答案略。符合要求即可。[来源:学科网]

《白鹭》阅读答案 篇四

白鹭

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白鹤太大而嫌生硬,即如粉红的朱鹭或灰色的苍鹭,也觉得大了一些,而且太不寻常了。

然而白鹭却因为它的常见,而被人忘却了它的美。

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之一分则嫌 ,减之一分则嫌 ,素之一忽则嫌 ,黛之一忽则嫌 。

在清水田里时有一只两只站着钓鱼,整个的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琉璃框里的画面。田的大小好像是有心人为白鹭设计的镜匣。晴天的清晨每每看见它孤独的站在小树的绝顶,看来像是不安稳,而它却很悠然。这是别的鸟很难表现的一种嗜好。人们说它是在望哨,可它真是在望哨吗?

黄昏的空中偶见白鹭的低飞,更是乡居生活中的一种恩惠。那是清澄的形象化,而且具有了生命了。

或许有人会感到美中的不足,白鹭不会唱歌。但是白鹭的本身不就是一首很优美歌吗?不,歌未免太铿锵了。

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1.依次填入文中四个方框最恰当的一组词是( )

A.黑白长短 B.长白短黑 C.长短白黑 D.黑短白长

2.本文重点是赞美白鹭,为何要在文中插入对白鹭、朱鹭、苍鹭的描述?(不超过25个字)

3.文章第五小节写白鹭站在小树绝顶,人们猜测它是在望哨,作者同意这样的猜测吗?根据何在?为什么?(不超过50个字)

4.从全文看,白鹭的美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每个方面用两个字概括,不少于6个字,不超过10个字,包括10个字)

5.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赏析有误的两项是( )

A.本文通过赞美白鹭,表现了作者爱寻常之美、爱*凡之美的思想感情。

B.作者开头说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是从白鹭的外貌、形态特点着眼的。

C.作者在文章最后又说白鹭是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写出了白鹭易被人忽视

的内在的、质朴的美,这样由里及表,使文章更富有哲理。

D.文章第四小节运用了一连串的排比句式,主要突出了白鹭匀称的体态**调

的色彩。

E.文章倒数第二小节说歌未免太铿锵了,这是说其他鸟唱的歌太响亮了,作者借此来反衬白鹭宁静悠然的美

参***:

1.(2分)C

2.(2分)通过比较,形体适宜及其自然美的特点。

3.(2分)不同意。从文中可它真是望哨吗的疑问中可看出。作者欣赏的就是白鹭这种没有任何目的的悠然自得的美。

4.(2分)自然 宁静 悠然 匀称 **(能概括出意思类似的三个方面即可)

5.(2分)C E(提示:C应为由表及里,E泛指所有的歌,不仅指其他鸟唱的歌)

白鹭阅读答案范文 篇五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接受传统诗歌的浸润,弘扬中华文化,我们在古诗词教学中应进行有效拓展,让语文课堂更高效、开放,让学生的语文素养更全面地发展。

一、拓展、积累“同主题”作品

以教学《送元二使安西》为例,这首诗以送别为主题。古人分别时要折柳相送,这是当时一种很流行的民间习俗。上课伊始,便引入《赠汪伦》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学生边诵读边找到两首诗的共同点,即都是送别诗,从而使学生较快地进入到“送别”的氛围中。而后以“折柳赠别”的典故,引出系列杨柳送别的诗句: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

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王之涣的《送别》:“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

像这样拓展“杨柳依依离别愁绪”同主题的诗句,将三维目标有机地整合为一体。这样整合,同中求异,奠定了古诗的情感基调;异中求同,索解出古诗一致的精神本质,为后文的学习作了良好的铺垫。

二、拓展、理解“同文言现象”

诗歌阅读的第一部,便是正确理解词义。掌握文言实词是阅读浅易古诗词必备的知识和能力,缺少它,就谈不上阅读古诗词、欣赏古诗词。换句话说,掌握相当数量的实词,是提高古诗词阅读能力的基A。

教学《乡村四月》中,在理解“白满川”的“川”时,引入学生熟知的词语“川流不息”和李白的诗句“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通过比对,学生明白了“一词多义”这一文言现象。

再如,教学《四时田园杂兴》时,“村庄儿女各当家”一句中的“儿女”是典型的古今异义,便可拓展相应的诗句:“儿童急走追黄蝶”和“停车坐爱枫林晚”,其中的“走”和“坐”也是古今异义,由此加深了学生对这一文言现象的印象,并顺势渗透了读懂古诗文的方法。

三、拓展、感悟“同意象”作品

古诗词语言的精炼、含蓄,意境的悠长、深远,给我们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如果古诗词教学中没有想象,就没有情境,也就没有了品位和创意。而意象是古诗词的细胞,在古诗词学习中具有核心意义,它不是普通、客观的物象,而是浸透了诗人的思想感情、生命体验、认识阅历的特殊的物象,是物象与情意的组合。

以《渔歌子》为例,作者运用“写意山水画”的方式给我们展示了一幅动静结合、色彩艳丽的画卷。教学时着重在还原和拓展意象中,让学生读懂词中景,更读懂词中情。

1.走入意境,寻找意象

古人说得好“一切情语皆景语”,诗词的意境是诗人情感的化身,情感融化在意象中,没有情感,就没有诗人,也没有诗。教学时应根据古诗文本,去唤起或开掘学生心中隐藏着的文字文本或经验文本,在交流碰撞、相互作用中加深对诗中意象的理解。

在理解“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一句时,先让学生圈出诗句中的景物,而后让学生在倾听乐曲的同时想象会看到怎样的画面,有哪些色彩,这时学生很快发现了白鹭、金鳜、红桃、青山,于是一幅色彩艳丽的画卷展现在学生面前。

2.丰富想象,还原意象

通过寻找意象,学生找到了诗句中的景物:白鹭、金鳜、红桃、青山,这些恰恰都是春天里的,于是让学生回忆描写春天的诗句。有的说“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有的说“黄莺鸣翠柳,紫燕剪春风”;还有的说“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在想象、吟诵诗句的基础上,学生充分感受到了词中美好的意境。教师又让学生透过诗句,说说看到了哪些景物?师生合作找到了许多描写春天的意象,比如:翠柳、黄莺、紫燕等,在语言的互动转化中还原了意象。

3.情辞勃发,拓展意象

在学生找到了许多描写春天的意象后,要求学生填入意象,创作诗词:

此时再问“张志和为何不须归”时,学生的答案不止停留在景美上了,有的说“向往自由不须归”,有的说“爱好垂钓不须归”,还有的说“留恋自在不须归”。这样的读写结合,既深化了对诗句的理解和记忆,又能入情入境,更好地体验诗句所描绘的意境,与诗人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白鹭阅读答案范文 篇六

《渔歌子》是鄂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一首古诗。伴随着诗一般的语言,一幅幅清新的田园风景展现在眼前。张志和更是以凝练的语言再现古老的乡村,田园的意趣。他既是诗人,又是画家,因此,他笔下是一片画意诗情。全诗动静结合,意境优美,用词活泼,情趣盎然。全诗不仅画面美,而且情意浓。张志和十六岁,举明经,曾献策肃宗令招待翰林,后被贬官,不再复仕,在湖州隐居五年,后来到会稽隐居,十载后再回湖州,写下千古绝唱——《渔歌子》,倾吐了他宁静淡泊,愿意与青山绿水为伴的心境。这首诗教学课时1课时。

2 教学目标

①认识“鳜、箬、笠”等生字,指导书写“鳜”等字。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词句,并能熟读成诵。③体会词的内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④培养阅读古诗词的兴趣和对古诗词的热爱之情,养成课外积累的好习惯。

3 教学重难点

根据词所描绘的景物,想象画面;有感情地朗读,在读中入境,读中悟情,感受词人宁静淡泊的心境。

4 教学对象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进入了小学高段的学习,学生的求知欲强。他们已经有了近五年的学习经验,有了初步的自学能力,但还应不断加强。学生在课外收集了其他描写田园风光的古诗词,对于“田园生活”的主题有了一定的了解,通常认为田园诗在诗词中表达的是对青山绿水的喜爱,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通过本课的学习,对田园生活的诗情会有更深刻的感受。

5 教学媒体的选择与应用的设计

教学媒体的选择与应用的设计,说明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比较多,我设计制作了幻灯片,帮助提高课堂效率:①出示整首词,动画显示生字,帮助完成识字教学内容,并引导学生体会词的意境。②出示相关的课堂练习和江南美景的图片,引导学生想象画面,感受词的意境美,指导学生入情入景地朗读,突破重难点。③出示相关拓展内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培养阅读古诗词的兴趣和对古诗词的热爱之情,养成课外积累的好习惯。

6 教学过程设计

6.1 初读,读出词的节奏。让学生凭感觉读,读到位的地方相机肯定,并引导学生体会为什么要这么读,在诵读中感悟,在感悟中诵读,感受好的朗读能引起人的遐想,让景物呈现在人们面前。认读生字,理解生词。

6.2 深读,读出词的味道。深读分三步进行:①感受一幅美丽如画的景;②感受一个悠闲自在的人和一份轻松愉快的心情;③感受作者宁静淡泊的心境。课堂练习: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想象,把下面景物的颜色和姿态等补充出来吧。

西塞山 白鹭 桃花 流水 斜风

细雨 鳜鱼 箬笠和蓑衣

板书:渔歌子 (唐)张志和

美丽如画 景 悠闲自在 人

轻松愉快 心 (宁静淡泊)

7 教学策略的运用

本节课除了运用语文课堂上经常用到的情境教学和读写结合等教学策略外,我重点想谈谈我在这堂课上是如何将诵读由表及里逐步推进,有效突破重难点;如何进行相关拓展,培养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这两种教学策略。

7.1 策略一:体现读的层次。

7.1.1 初读,读出词的节奏和韵律。先让学生凭感觉读,读到位的地方相机肯定,并引导学生体会为什么要这么读。比如,“西塞山前白鹭飞”中的“飞”,读得高而平,我们眼前仿佛出现了白鹭在蓝天下自由高飞的景象。再如,“桃花流水鳜鱼肥”中的“肥”,二声一定要扬上去,让我们看到的不是肥得笨重,肥得臃肿的鳜鱼,而是肥得欢快,肥得活泼,肥得招人喜爱的鳜鱼。可见,好的朗读,能引起人的遐想,让景物呈现在人们面前。

7.1.2 深读,读出词的味道。

7.1.2.1 感爱词的意境美,指导学生美美地读。诗词很多时候呈现给我们的是一幅画面,从这首词中,我们看到了“西塞山、白鹭、桃花、流水、鳜鱼、箬笠、蓑衣、斜风、细雨”等9种景物,全词只有27个字,却描写了9种景物,可见“诗词是凝练的艺术”。但也正是因为它的凝练,作者没有在词中为我们详细描述景物的颜色和姿态等,接下来要求同学们根据自己的想象,把景物的颜色或姿态补充出来。(出示课件,完成练习)。然后要求学生将这些景物集合在一起,形成完整的画面,并描述出来。在他人的描述中,你觉得这里的景色如何?——美,美得像一幅画,美得犹如仙境一般。(相机板书:美丽如画 景)(出示课件——江南美景图)喜欢这美丽风景的何止张志和一个人啊,江南的风景,历来的文人画家笔下的最爱。(出示课件“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李白和白居易的《忆江南》)感受到江南如此秀美的风景,谁能再美美地读这首词?设计意图:本节教学中的重难点之一就是感受词的意境美,为突破这一重难点,我设计了想象词中景物的练习,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在想象中去感悟词所表达的意境,还出示了江南美景图,品读了李白、白居易赞美江南美景的名句,让学生更深地感受江南的景美,感受到词所表达的意境美,从而能美美地诵读这首词。

7.1.2.2 感受词人的悠闲自在和轻松愉快,读出这种感受。从这首词中,你仅仅看到了这美丽的风景吗?还看到了谁?这是一个怎样的人啊?你是怎么感受到的?引导学生从“不须归”体会词人的悠闲自在。(相机板书:悠闲自在 人)全词没有一个表示“轻松、愉快、开心”等字眼,你又是怎样感受到词人轻松愉快的心情的呢?引导学生通过作者笔下的景物(郁郁葱葱的西塞山、自由高飞的白鹭、娇美的桃花、清澈的流水、肥美的鳜鱼等等)感受作者心情的轻松愉快。(相机板书:轻松愉快 心)再读《渔-一米范文§www.1mi.net 歌子》,让我们在欣赏美景的同时,感受作者的那分悠闲自在和轻松愉快。

7.1.2.3 感受作者宁静淡泊的心境,轻声吟诵。告诉学生一个秘密:张志和垂钓时渔线上从来不系渔钩。为什么会这样呢?正如“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张志和垂钓之意不在鱼,亦在乎山水之间也。让我们一起走进作者,去寻找答案。(出示课件:作者介绍)再回到词中,理解“不须归”,表达了作者不愿再回到朝庭,不愿再回归官场的决心,体会作者宁静淡泊的心境。也正是有这样宁静淡泊的心境,有这样青山绿水的美景相伴,张志和才写出了这首流传千古的作品。让我们一起轻声吟诵,不要惊醒了那陶醉在这秀美景色中的词人。

7.2 策略二:拓展古诗词。将“书声朗朗”有机地融入语文课堂。本堂课拓展了三首古诗词,其共同目的是帮助学生积累古诗词,培养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和热爱古诗词的思想感情。

7.2.1 拓展李白和白居易赞美江南美景的诗词,加深感受词的意境美。

7.2.2 拓展马致远的《秋思》。当学生通过体会《渔歌子》这首词中的景物,感受作者轻松愉快的心情后,让学生懂得作者笔下的景物能透露人物的心情。试着体会《秋思》这首词中的景物,看看这些景物透露了词人怎样的心情?(出示课件:马致远的《秋思》)引导学生体会一个穷困潦倒的游子浓重郁闷的心情。这次拓展是想让学生学以致用,提高他们品读文学作品的敏感度。

点击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