呱呱美文网  - 为您分享正能量早安心语语录的句子

高考语文浙江卷作文(12篇)

admin

点击全文阅读

有一些作文材料他们可能是会去涉及到两个甚至两个以上对象,这几个对象之间也并无非常明显的主次之分,而是平行并列的关系。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本页是www.1mi.net可爱的小编帮大家分享的12篇高考语文浙江卷作文,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浙江省高考作文范文 篇一

关键词:灰色关联;物流;浙江省

中图分类号:F25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428(2016)03-40 -03

一、引言

物流业是全球经济的重点,也是社会分工专业化过程中最为主要的综合服务模式。同时,物流业被看作为经济发展支撑行业和发展动脉,是支持经济增长的发动机。通过加速发展物流业,有助于转变现有的经济增长方式,有助于调整当前的经济和产业结构,使得经济快速健康发展,提升地区的综合经济发展水平和实力。

2014年6月,国务院总理召开了常务会议。在会议中,研究并通过了《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4-2020年)》,把物流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基础性、战略性”产业。在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必须重视物流业的规划和发展,通过供应链管理提升三次产业发展水平,提升整个社会物流运作的效率,也为中国未来物流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浙江省位于我国东部沿海,是我国经济最为发达省之一。浙江省沿海港口众多,地理位置优越,对外贸易货物量大,因而有相当规模的出口、进口和中转的物流量。同时,浙江省还拥有优良的物流载体以及物流信息化系统。2014年,浙江省全年的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为1525亿元,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7.93%,占浙江地区生产总值的3.8%。

本文结合浙江省近年物流业及国民经济相关的统计数据,通过灰色关联分析法计算出地区经济指标与物流业的灰色关联系数,并对其进行排序和分析,结合分析结果对浙江省未来物流业发展给出政策建议。

二、灰色关联度理论

(一)原理介绍

灰色系统理论由邓聚龙教授在1982年创立。把控制论、信息论和系统论运用于灰色系统,形成解决信息系统的方法和理论。灰色关联度分析是对系统中的各个子系统之间的变化态势的描述和比较,通过一定的数学计算,得出子系统间的数量关系,是确定目标值最重要的要素,使得整个系统良性、高效地运作。在系统的运作中,若两个子系统的发展趋势越接近,那么两个子系统之间的关联度也就越大;反之,两个子系统间的关联度也就越小。

(二)算法步骤

1.选定参考数列

选定一个数列作为参考数列表示系统行为特征的数据序列,一般用X0表示。

2.选取比较数列

选取一组或多组比较数列,这些数列对系统行为因素有影响的数据序列,一般用X1, X2,…, Xn表示。

3.对参考数列和比较数列进行无纲量化处理。

4.求灰色关联系数ξ

求参考数列X0与比较数列X1, X2,…, Xn灰色关联系数ξ,X0与X1, X2,…, Xn的关联度理解成类似曲线的关联程度,关联程度由曲线间的差值大小来描述,参考数列X0与比较数列X1, X2,…, Xn在各时间的关联系数ξXi由下面公式计算:

5.计算关联度

公式1计算的关联系数是 X0和Xi两组数列在一个时刻对应值的关系,两组数列有很多对应值和关联系数,不易比较,我们采用平均值来衡量X0和Xi的关联度,如下式:

三、灰色关联度分析

物流业与浙江经济间存在既促进又制约的关系。因其随机性比较强,用灰色关联度研究方法对其分析非常合适。本文用货运周转量来描述浙江省物流行业的发展情况。浙江省经济的指标分别为:浙江省国内生产总值、浙江省全行业从业人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交通运输固定资产投资额、进出口贸易总额和三次产业产值。

表1 2004~2014年浙江省货运周转量

表1为2005至2014年浙江省货运周转量。表2是2005年至2014年浙江省经济的各项指标,相关指标名称分别为:浙江省地区生产总值(A1),浙江省全行业从业人数(A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A3),交通运输固定资产投资额(A4),进出口贸易总额(A5),第一产业产值(A6),第二产业产值(A7),第三产业产值(A8)。通过计算经济发展与物流之间的灰色关联度,来研究浙江省经济对物流业的影响。把表1和表2的数据转换到DPS中进行计算,得到灰色关联系数,并对其大小进行排序,得表3。

经济指标对物流业的影响程度从大到小的排列为:浙江省地区生产总值(A1),第二产业产值(A7),第三产业产值(A8),进出口贸易总额(A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A3),交通运输固定资产投资额(A4),第一产业产值(A6),浙江省全行业从业人数(A2)。

从表3的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到,对浙江省物流影响作用比较大的指标有:浙江省地区生产总值,第二产业产值,第三产业产值,进出口贸易总额。接下来对灰色关联系数进行分析:

(一)浙江省地区生产总值,这个指标与物流业关联程度最高,为0.9094,表明地区生产总值是浙江省物流行业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两者具有非常强的相关性。浙江省经济的高速发展为区域物流业的壮大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环境。要进一步促进物流行业发展,有效方法就是要提升整个经济的发展水平,追求经济增长以取得更大的经济规模。

(二)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两类产业作为物流业需求的主要来源,与物流的关联程度比较高,分别为0.8969、0.7967。制造业是浙江省第二产业中非常有活力的产业,制造业的快速、强劲发展增加了对货运运输周转的需求,促进了物流业的发展。浙江省第三产业近年来也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占地区生产总值近一半比重,对物流业的促进作用也日益体现。

(三)社会消费零售总额,这个指标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居民消费的整体规模,与物流业有较强的关联性。浙江省第三产业比重较大,物资流通需求量大,居民消费能力较强。同时,电子商务也从浙江兴起,逐渐改变了消费者消费方式,消费者能够直接联系生产厂家。从某种角度上来说,电子商务在逐渐取代部分零售业。在电子商务的过程中,物流连接了客户和厂商,成为电子商务中一个重要的环节。

(四)进出口贸易总额,这个指标和浙江省物流业有着比较强的相关性。作为沿海省份,浙江省承担着我国内陆和全球经济联系的任务,货物周转和货物流通对浙江省发展至关重要,浙江对物流的需求和依存程度也比较高。因而要求省内的物流业专业发展、集约发展,更好地服务贸易经济。

四、政策建议

结合分析结果,为进一步促进浙江省物流业发展提出政策建议:

(一)培养专业的物流人才

作为新兴产业,物流业发展需要大量的物流专业和管理人才。虽然浙江省高等院校较多,开设物流专业的高校也不少。但是,目前物流人才仍有一定的缺口,人才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物流业的进一步发展。解决目前的难题,应鼓励高校开设物流相关的专业,引导企业与高校在物流层面的合作,理论结合实践,培养物流专业和管理人才。其次,力争提升整体物流从业人员的专业化水平,鼓励物流的职业培训,引导物流企业、物流协会、民间教育对物流从业人员进行培训,以提升物流从业人员素质。也可以引进国外有经验、高水平的物流管理人才,通过他们多年的从业经验对企业进行更好的规划,提升整个企业的物流运营效率。

(二)深化经济结构转型,促进第三产业对现代物流业的贡献度

根据灰色关联分析结果,第二产业对物流业的促进作用较为显著,第三产业对物流业促进作用存在进步的空间。浙江省经过多年的经济发展,经济结构转型取得了较大进步,从最开始的“二一三”逐步转变为“二三一”,第三产业在区域经济的占比逐渐提高,2014年浙江省第三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7.4%。但是与发达国家地区相比,仍存在差距。这也制约了浙江省物流效率的进一步提升。浙江省需要深化经济结构转型,向“三二一”形式的经济结构转变,提升第三产业对物流业的发展贡献度。

(三)重点提升港口等物流基础设施水平

作为沿海省份,浙江省承担着我国内陆和全球经济联系的任务,对外贸易对浙江省物流总体发展至关重要。港口是联系物流与外贸最紧密的纽带,在物流中也有着非常关键的地位,需要重点提升港口等物流基础设施水平。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浙江港口还有进一步完善的空间。例如宁波港,在基建方面,可以增加码头建设项目,完善集装箱配套设施;在功能方面,整合现有的口岸、保税区、物流园区等信息资源,建立开放的港口物流信息平台,综合提升港口的功能和水平。除港口外,浙江省还应在高速公路、机场、铁路等方面对未来进行合理的规划,全面提升全省的物流基础设施水平。

(四)完善物流配套体系

物流业在【www.1mi.net】运作过程中需要有大量的信息交换、资料传递,这样就需要企业间对信息进行及时交流,对配套的产业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提高浙江省物流配套体系的建设,一是建立先进的物流信息系统;二是促进物流设备标准化。

1.建立先进的物流信息系统

要从两个方面去完善先进的物流信息系统,首先应对企业自身的信息系统加强构建,让企业升级其物流信息系统,引入ERP、MRP等先进信息系统,并运用GPS、Bar Code等物流技术应用。其次要加强对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建设,加大对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力度,把省内的物流企业及相关政府部门加入其中,通过共享信息、共用数据,使得省内的物流信息化提升,促进物流效率的提高。

2.促进物流设备标准化

物流企业在运作过程中需要在企业间、运输方式间进行协作。在这种情况下,物流设备标准化就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物流设备标准化,能够使物流企业管理现代化,从而提高物流业整体的服务水平,降低物流运营成本,促进物流业的效率。对于有财力的企业,在仓库改造当中,达到智能化、全自动管理;对于资金相对欠缺的企业,可以先向标准化仓库进行改造,有条件时,再全面达到智能化;在物流设备改造中,需要对物流设备进行标准化改造并采购所需要的新物流设备,以达到物流协作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张文杰。区域经济发展与现代物流[J].中国流通经济,2000,(01):7-9.

[2]徐杰,鞠颂东。区域经济的发展对地区物流需求的影响―长江经济区发展对安徽地区物流需求影响的实证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2,(04):20-21.

[3]海峰,武兰芬,张丽立。发展区域物流推动区域经济[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4,(09):71-73.

[4]姜悦学。现代物流业与区域经济[J].中国物流与采购,2005,(19):70-71.

[5]唐建民。区域物流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J].中国科技信息,2005,(16):134.

[6]姜华,陈功玉。基于物流的区域经济竞争力研究[J].东南学术,2006,(05):70-74.

[7]沈飞飞。中部地区物流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J].商业时代,2009,(35):23-24.

[8]张梅青,周叶,周长龙。基于共生理论的物流业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12,(01):27-34.

[9]吴正芳。论发展国际物流促进我国对外贸易经济的增长[J].2006,(11):8-10.

浙江高考作文 篇二

综合试题的两段材料,我们可以理解为,“门,是一个前行的栖息站,有门的路,永远不累”;也可以理解为,“门,它代表一种契机与转机,也代表一种挑战,门是可以推开、可以进入的,但是,门背后的世界永远是未知的”。至于路的意象更是清晰,它更多的是一种象征意,象征着人生,象征着人生之路。“门”的意象清晰,“路”的象征明白,“大学之门与路”的意象具体。“门”“路”“大学的”三个意象同时也是本次作文材料中的三个关键词。根据试题对写作提出的“综合上述材料”立意的要求,作文审题时对这三个关键词要综合考虑,全面关注,不可偏废。

在作文时,要以“门和路”为着眼点,以“大学之门与路”为着墨点,把“门与路”与“大学之门与路”联系起来,并由此拓展到人生之路。对于考生来说,在文章中需要思考的是上大学的目标是怎样的,需要想象的是进入大学后我该做什么和怎么做,其中“目标”就是具体的门,“做什么”和“怎么做”就是具体的路。考生如果能作这样的思考,进入大学之门不是终点而是起点,正确的态度和正确的人生观是要继续努力和奋斗,不断“学习、探索、创造”,那么作文的立意也就符合试题的要求了。当然,如果考生还能作进一步的思考,作文时将抽象之门与路、大学之门与路、人生之门与路综合起来,从抽象到具体再到抽象,那么作文的深度就会体现出来。

应该说,浙江今年的作文题目与往年相比更多了一份理性冷静。同前几年让考生讨论一个具体的问题(如角色转换问题、时间问题、童心早泯问题等)不同,今年讨论的是对进入大学之门的思考,这个问题比较虚。可以这样说,近三年浙江省的作文题目更多是引导考生关注社会问题,而今年的作文题则是引导考生关注“自我”,哲理地思辨人生。总之,今年浙江作文题的思辨性又有了进一步的凸显与回归,用“接地气”来形容之并不为过。

要写好这个作文题,须注意两点。一是要具备发散性思维的能力。在联想、想象空间上,我省今年的作文题与外省的相比存在着更明显的优势。这个优势就是我省考生可以在发散性思维上大显身手。这个发散性思维主要是由“门”和“路”所引发的联想和想象。如由实际生活中的门与路及其关系,联想到人生中的门与路的关系,再由人生中的门与路联想到现实生活中人们的不同人生认识与结果。这样的发散性联想可以使文章丰富、深刻起来。

浙江高考作文 篇三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

不亦远乎?”

每读《论语》至此,总是掩卷长叹,眼前浮现出闻一多那置生死于度外的慷慨演讲,王荆公

那“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豪言壮语,以及鲁哀公那“终没吾世,不敢以儒为戏”的由衷感叹。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朝闻道,夕死可矣”

。千百年来,无数中华士子,

就是在这样的召唤与鞭策中前赴后继地走上了那条求道而又殉道的悲壮而又光辉的道路。 

然而,当历史翻到公元21

世纪,工业革命的浪潮刚刚席卷全球,全球化的脚步便毫不停息地汹涌而来。沧海横流,英雄依然不断,甚至以更快的速度涌现,

只是他们不再会被全民崇拜,而我们也只有在书中才能呼吸到些许英雄主义的气息。

当读书人不再是精英的代名词,而财富的原始积累又充满了原罪,我们除了信仰的缺失,

更迷茫于人生价值的体现与前进方向的确立。是英雄的时代早已不再,

还是每个人都能成为英雄?或许所有的太平盛世都是“内用黄老,外示儒术”

,于是时代便学会了“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的道理。并非每个人都愿意和有必要历尽艰险,去翻越那险的山?峰——?

山脚的景色同样精彩而又与众不同。“绝圣弃智,民利百倍”,

道德的高标在现代人追求个性解放,寻求个人信仰,并享受属于自己的人生的呼号和实际行动面前轰然倒塌。

人们不再被要求应该如何,而是只被规定不能怎样。“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在“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地求学的同时,我们每个人又都必须不时地停下来,“生有所息”,面对自我,

认识自己,去寻找人生的闪光与生命的救赎。 

 曾经,小资们读着村上春树,试着去享受寂寞,品味孤独,在机械无趣的工作与生活中

体会苦中作乐般的幸福。如今,更多的人在“休闲——改变人类生活方式”的号召下试着

忙里偷闲,追求生活的质量与情调。财富、成就并不是人生幸福的目标,如果“与接为构,日以心斗”,就算身居要职,腰缠万贯,人的一生也是肃杀秋冬,毫无幸福可言。

一切,都只是一种心境,以及在此心境下所体察到的人生。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盖《庄子·让王》有云:

“古之得道者,穷亦乐,通亦乐,所乐非穷通。道得于此,则穷通为寒暑风雨之序矣。” 

   

诸神的黄昏,或许许多人不再崇拜强者,孜孜以求,为信念献身,但在晚霞之下,我们

却能看到无数星火,在勤劳而又不乏休闲的生活中绽放出属于自己的燎原光彩。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生有所息”

,体现的是生命的多样,人性的华光。我们的世界,也因此更加美丽而又丰富多彩。长吁短叹偶尔需要,汪洋恣意也很重要。 

人生,有时需要停下来思考。但思考过后是不能停步的,继续前行才是最后的?出路?。 

浙江高考作文 篇四

【关键词】高考政治 主观题 解决问题 转换艺术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6(a)-0179-01

依托情景材料设置问题是高考政治主观题的最常用命题手法。解答这类问题必须把握两大关键环节:一是明确命题者的命题意图,即试题提问要求考生回答什么,二是回归课本,即弄清楚要回答这个问题涉及到课本上的哪些具体知识,然后依据课本上的基本知识点有条不紊地组织答案。而为了更准确地考查学生知识掌握程度和运用知识能力,命题者往往将试题中的设问弄得“云遮雾罩”,使考生陷入背了、记了、理解了许多书本上的道理,就是没法与考试题目对上号的窘境。这就需要考生熟练掌握问题转换艺术,把材料中的信息转化为学科基本观点――即把课外信息转换成课本的基础知识。

笔者在引导学生复习过程中遇两道材料相同,提问极其相似的主观题。通过对这两道习题的解析,与学生一同体会了答政治主观题的问题转换艺术。

试题出自浙江省高考名师名校交流卷。

材料:从河姆渡人最原始状态的海洋捕捞与长距离的航海活动,到声名远扬的“海上丝绸之路”与郑和下西洋时庞大的船队,再到世界第一跨海大桥贯通,都展示了浙江人开发利用海洋的智慧。随着岁月流逝、科技进步、经济繁荣和中外交往的日益频繁,这样的文化内涵不断丰富,外延不断扩展,突出表现为俊逸秀美的海洋民俗、源远流长的海洋、山明水秀的海洋景观、富含特色的海洋渔业、名人文化和中外交融的海洋商贸等等。这些海洋文化以其海纳百川的开放性,兼容并蓄的亲和力,厚积薄发的创造力,植根民间的生命力,成为培育海洋经济新的增长点和建设“海上浙江”的新引擎。

试题一的问题:结合材料,请运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说明应如何充分利用浙江海洋文化资源优势,建设真正的“海上浙江”。

参考答案:①浙江省始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立足浙江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推进海洋文化创新,从而促进“海上浙江”的全面发展。②继承浙江海洋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传承海洋文化,从而促进“海上浙江”的全面发展。③同时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加强交流,吸收、借鉴其他优秀文化成果,不断推陈出新,以其海纳百川的开放性,兼容并蓄的亲和力,进一步促进浙江海洋文化产业发展。从而促进“海上浙江”的全面发展。④发挥浙江人民群众建设海洋文化的积极性,着眼于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推动浙江海洋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以其厚积薄发的创造力,植根民间的生命力,培育海洋经济新的增长点和建设“海上浙江”的新引擎。

试题二的问题:结合材料,请运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说明海洋文化资源优势对建设真正的“海上浙江”有何意义。

参考答案: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转化为物质力量,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浙江俊逸秀美的海洋民俗、源远流长的海洋、山明水秀的海洋景观、富含特色的海洋渔业、名人文化和中外交融的海洋商贸,成为培育海洋经济新的增长点和建设“海上浙江”的新引擎,有力提高浙江海洋经济的综合实力。②文化影响人的交往行为、交往方式,影响人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加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浙江海洋文化以其海纳百川的开放性,兼容并蓄的亲和力,厚积薄发的创造力,植根民间的生命力,在这种精神的鼓舞下,浙江人民艰苦创业、自强不息、勇于创新,人人成为建设“海上浙江”的生力军。

很大一部分学生在面对试题一的问题时,首先提炼出了“利用文化资源优势,建设‘海上浙江’”的答题方向,迅速与文化的作用这一知识点形成链接,以这一知识点为基础组织答案,这就与试题二的答案如出一辙了。当两道试题综合在一起时,学生就彻底迷惑了。

笔者与学生一起通过问题的逐步转换,使思维一下子豁然开朗。

试题一问题转换:说明应如何充分利用浙江海洋文化资源优势,建设真正的“海上浙江”一如何充分利用海洋文化资源优势一如何充分利用文化一如何发展好文化使其发挥最好作用一参考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相关内容作答。

浙江高考作文 篇五

2008年浙江语文卷的试卷形式与2007年基本保持一致,试卷内容、考点分布也与2007年大体相当,但难度明显加大。

2008年,浙江省步入高考自主命题的第5个年头。浙江省高考语文试卷坚持“有利于高校选拔人才,有利于中学推进素质教育,有利于高考改革”的命题方向,试卷体现出如下几个主要特点:

以稳为主,变化较小

2008年浙江语文卷的试卷形式与2007年基本保持一致,试卷内容、考点分布也与2007年大体相当,但难度明显加大。

试卷结构、题目数量、题型样式与2007年基本相同。这一方面是对浙江省4年来自主命题的经验与成果的继承和延续,另一方面则是为了保持稳定:2008年是浙江省高考老方案实施的最后一年,过大的变化不利于保障中学正常的复习迎考秩序,也不利于保持考生应考心态的平衡,甚至不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

较小的变化体现在试卷结构中部分板块的考点、考查方式的细微调整:将字形字音综合题分拆为两题,符合中学教学实际,还与今年的考试大纲中加大对错别字的处罚力度有关;去掉了原有的实词和虚词使用选择题;将名句名篇考查由选择题“还原”为补写题,分值也恢复为原来的4分;古诗鉴赏题由原来的三首诗歌比较鉴赏“回归”

到对一首诗的鉴赏,大大降低了难度;改变沿用了4年的话题作文形式,改为命题作文,弥补了话题作文过于宽泛的不足,引导语不仅显得比较人性化,可以启发考生深入思考,其中“当我们从平凡中回望时,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感触和期待”,与去年的作文话题“行走在消逝中”保持着联系。

命题者在阐述“命题思路”时,声明“难度也与2007年大体相当”,但事实上并非如此,根据有关方面提供的数据,2007年和2008年的难度系数分别为0.57和0.62。

贴近生活,接轨时代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相等”。命题者称,2008浙江语文卷力图传递这样一种理念:语文在生活中,生活即语文的源泉。

事实也正如命题者所言,浙江省今年的高考语文试题与往年一样,语言基础知识和语言应用题的语料贴近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方面面。其内容从基础知识题的高等教育大众化、俄罗斯政坛变动、NBA篮球赛,到物价指数上涨、“限塑令”、手机上网资费下调、住房装修等话题,无不源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与时代紧密相连。

字形考查中涉及到的关键词,如装潢、膨胀都是生活中习见的词语,只要考生平时养成不写错别字的良好习惯,复习时就能事半功倍;成语考查涉及的也是常见成语,着眼点在于生活中常见成语的正确使用。这一做法无疑是在告诉考生:要从生活中学习语文!

语用题的选材则更能体现时代的脉搏。今年的两件大事在试卷中都得到了体现:关于奥运的题材,除了在语言基础知识题中有奥运火炬登顶珠峰的材料外,语用题中又有关于希腊奥林匹亚废墟的美学论述(22题);关于四川汶川大地震的题材出现在24题,采用关于乐刘会获救的一则新闻材料,体现了对抗震救灾中那些可歌可泣人和事的关注。

能力立意,注重基础

根据“有利于引导中学素质教育”的命题指导思想,浙江语文卷一贯注重基础考查,以能力立意为先。这一特点在2008年浙江卷继续得到彰显。

常有人引用苏轼《和董传留别》中的诗句“腹有诗书气自华”,来说明胸中有学问,表现于外的精神气色也就丰盈而实美。但“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属于最低层级A(识记),所以高考往往只重名句名篇的记忆的效果如何,至于怎样在生活中和作文中使用名句名篇,则鲜有顾及。今年浙江试卷中则选择了一个新的角度──“诗词名句引用是否恰当”,以此考查学生在生活中灵活运用名句名篇的能力,是引导学生从死记硬背转向学以致用的一种有益的尝试。

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基本功,“授之书而习其句读”是“解惑”的前提。浙江卷连续两年进行文言断句能力考查,今年的语料选自《史记·刺客列传》。这样做有利于学生从基础开始学习古文,进而提升学生古文阅读水平。

典故的考查,历来是高考颇有争议的问题。连千古传颂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也因为其中有6处用典而使辛弃疾有“吊书袋”之嫌,今年高考古诗词鉴赏16题第1小题却大胆创新,考查“大夫泽畔行吟处,司马江头送别时”两句的用典,好就好在二者皆出自课文,一为《史记·屈原列传》,一为《琵琶行》,涉及的典故并不偏僻,反而成为了注重试题与高中语文教材内在联系,提高学生知识迁移能力的范例。

文学作品阅读一如既往地全部采用主观题,重在考查学生阅读、理解和表达等综合能力。21题赏析文中人物形象及其作用,以《祝福》中的“我”引发学生思考,便于教材知识迁移,由已知到未知,依然没有离开基础。

语用题在具体情境中考查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23题要求学生在特定情境中扩展语句,语料选自寓言《玫瑰树根》,要求根据情境补写树根与流水的对话。24题要求从新闻材料中提炼观点,并将材料改写成能证明观点的一个论据,多管齐下,同时考查了提取信息、压缩语段和转换语体的能力,比起过去那种单纯考查提取信息、归纳观点的考题,综合性大大提高。

人文情怀,文化品位

高考科技文阅读常常给人一副冷面孔。今年科技文阅读所选语料围绕前沿话题“文化多样性与生态维护”进行,属于社会科学范畴,没有过多的冷僻的专业术语,大大降低了阅读的难度。选材引导学生关注焦点和热点,从全球生态的角度,引发对人类与自然关系的思考。

文言文阅读材料选自《唐才子传》,元代辛文房撰,是唐五代诗人简要评传汇集,被鲁迅列入学习中国文学的12种书目之一。自2004年浙江省自主命题以来,除第一年为保持稳定而延续了全国卷多年来考查人物传记为主的模式(但突破了《二十四史》的范围)之外,2005年的《书褒城驿壁》、2006年的《蚊对》和2007年的《王定国诗集叙》,按照命题者的说法,都使“文言文选材扩大了视野”,“突破近年来全国各地高考卷以‘二十四史’等传记类材料为主的格局”,“题材广泛、不拘一格”。不过今年事实上又“回归”到2004年的样子,也是考查人物传记,也突破了《二十四史》的范围。

文学作品阅读选择了俄国著名作家高尔基的散文《乌米》,有助于学生理解并尊重多元文化,形成良好的文化心态。该文传递出对人性之美的思考,内容积极向上,启发青年学生坚韧、乐观地面对生活。

作文题“触摸都市/感受乡村”,与去年相比,降低了审题难度。还充分考虑到考试的公平性,使身处都市和身处乡村的考生都有话可写,可以分别找到自己熟悉的生活,讲述故事,抒发真情实感,阐明思想观点,而优秀考生则能写出有深度的好作文,从而有效检测出考生的作文水平。

尤其可贵的是,作文命题将视角从“上”改为向“下”,从比较“空”的观念层面转向比较“实”的生活层面,从根源上有效防止了“新八股”的产生,还能够引导学生关注容易被忽视的“底层”生存空间;引导学生从自己身边的人和事出发,去观察、体验、思考都市或乡村的发展变化。作文要求的“为题”二字下还特意加了着重号,以提醒考生今年是命题作文,防止粗心或者有思维定式的考生朝话题作文的方向走,显示了对考生的人文关怀。

白玉微瑕,留待商榷

我们在肯定今年语文试卷特点的同时,也看到了存在的问题和有待商榷之处:

一是整卷难度偏大。今年的高考语文试题,除作文难度系数为0.72和语用题难度系数为0.73之外,选择题(包括语文基础知识、科技文阅读、文言文阅读)和古诗文阅读分别为0.43和0.4,文学作品阅读为0.48,全卷7个板块中以“表达应用”这一能力层级中的两个板块难度适中且难度相近,而其余4个能力层级的5个板块均不到及格水平且难度相近。这样的试卷的区分度显然是不够的。

二是对外国作品的偏好。我们并不反对高考以外国作品为材料,也不反对尊重多元文化。但是,毕竟语文是我国的母语,中学语文主要学习中国作品,外国作品的比例不大。即使目前现行高初中教材选入的外国文学作品较多,达到62篇,也只占总篇目不足20%。而浙江省自主命题以来的5年中,竟有两年的文学作品阅读采用的是外国作品。我们姑且不论这样做有违中学语文教学的实际,容易造成错误的导向,仅论外国作品从原作翻译成中文,是否失去了一些原有的味道,就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

三是考点过于集中。文学作品阅读题中,提问“表达作用”或者“写作目的”的题目占了很大的比例,如第19题“指出第5自然段中景物描写所采用的手法,并简析该段景物描写的作用(5分)”,20题第2小题“文中反复写她的歌声有何目的(3分)”,21题“鲁迅《祝福》中的‘我’既是不可或缺的人物形象,又是主人公祥林嫂命运的见证,其重要性与本篇中的‘我’相似。请赏析《乌米》中‘我’的形象与作用(6分)”,总计18分的题目,与此相关的题目竟高达14分,占77.78%,应该说是欠考虑的。

2高考语文答题情况分析

与往年相比,2008年浙江省高考语文试题难度大大增加。这一方面反映出试题本身的难度,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学生答题情况的不理想。

“名句名篇”、“文学作品阅读”两个板块的得分情况均不如人意。4分的名句默写,浙江省平均分仅为1.6分。“文学作品阅读”题考的是外国小说阅读,总分18分,浙江省平均分仅为8.71分。

客观地说,整个文学作品阅读题这一大题的4道小题考点集中,难度也不大,客观上有利于学生得分,之所以考得并不理想,与考生本身平时基础不扎实关系很大。还有的一些考生是因为不会分点答题和不会使用文学术语而失分。

也许是考虑到前面除语用题之外的试题难度过大的缘故,作文题的阅卷尺度也和语用题一样被放宽,只要考生不偏离题目,不宿构和抄袭,字数也差不多,一般考生的分数都还说得过去。据统计,今年高考浙江省作文平均分达到42.43分,略高于往年。与往年一样,今年的满分作文凤毛麟角,55分以上的作文也是少数,大量考生在47分至54分之间,网上阅卷分数“趋中”的问题依然没有有效解决。

考生作文以写乡村的居多(包括城里的考生)。然而,他们大多着眼于写乡村风光和乡土人情以及童年生活,很少触及乡村的灵魂,而只是浮光掠影,以旁观者的身份去看待乡村,或者寻找过去在乡村留下的记忆,缺少现实的真切感受,很少出现对乡村生活有深入思考的佳作;而“春夏秋冬”的“流水账”般的结构模式,“农家乐”式的“到此一游”的家庭聚餐,外加“牛背牧童”和“炊烟袅袅”之类的乡土风光,便构成了比较普遍的所谓“乡村题材”。

浙江高考作文 篇六

是谁创造了这一完美的神话。没错,他就是刘翔。一个普通的上海小伙子,一个身上散发出一股傲气的大男孩。正因为这股傲气,坚忍不拔的毅志,让他成为那一刻全世界瞩目的人物。

谁都知道亚洲的田径是很弱的。特别的在短跑项目上更是不及他国。这个“不可能”似乎没有人可以打破,别国的更加不屑我们中国人在田径赛上的水平。

2004年的雅典奥运会,刘翔大炮了这个“不可能”,他证明了中国人也能登上短跑冠军台。

那是一个令全国人民激动的时刻,刘翔还自信满满地在起跑线上做着准备活动,他等待这一天已经很久了,他要为中国人扬眉吐气。与他竞争的对手也都是世界冠军,刘翔的压力自然不小。全国人民对他的期望,“刘翔一定会赢!”随着一声枪响,比赛开始,全场中国人高呼刘翔的民主,刘翔从容不迫,凭着自己多年的训练,跨栏的技术,把其他的队员大大的甩在后面,刘翔,没错,就是刘翔,他跨过了终点,他得了第一名,不仅如此,他还刷清了世界记录,一个为中国洗刷耻辱的英雄诞生了。刘披着国旗站在领奖台上的那一刻,泪水在他眼眶里打转,多年的付出终于得到了回报,他为中国人,也为亚洲人争了口气。刘翔在赛后的那句话我永远都不会忘记:“黄皮肤的人也能够夺得短跑冠军!”

刘翔的话很简短,可他内心深处的那种激动、喜悦是平常人不能体会的。他是中国的飞人,也是中国体育英雄,他让中国人从此在短跑赛上站稳了脚跟,中国有一个刘翔,这意味中国的田径正在迅速发展,在教练和运动员的不懈努力之下,中国又有多少个刘翔呢!

浙江省高考作文范文 篇七

关键词:浙江特色;生态经济;经济发展

中图分类号:F06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32-0048-02

一、发展绩效与基本格局

浙江自从2003 年开展生态省建设以来,在生态建设的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效。浙江正式成为全国生态省建设试点省份,并制定实施了《浙江生态省建设总体规划纲要》,成立了“浙江生态省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生态经济发展的战略引导基本形成。

如今,浙江省已初步形成了生态经济发展的基本格局。在生态农业领域,全省建成一批省级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园区、2 000 多个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在生态工业领域,引入更高的科学技术在工业中,将之前落后的污染严重的机器一概淘汰,逐步将旧工业基地变为一个全新的科技基地。在生态建筑业领域,拒绝浪费、节能环保已经成为建筑设计中的应当考虑的方面。在生态化的服务业领域,以生产业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已成为第三产业的主要组成部分;随着人们群众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发展生态旅游行业也已经成为一种潮流,生态旅游业已经成为提高人们生活品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存在问题与突出矛盾

生态系统的价值与经济总量相比较的话,生态系统的价值就会显得非常的低。生态系统的价格可以理解为生态系统对于人类做出的贡献可以值多少钱。有的学者曾经专门研究过这个问题,他通过计算,得出了地球上生态系统的总价值大概约为33万亿美元,相当于当时全球 GNP 的 1.8 倍。通过前者的方法,后来也有专门的学者对浙江省内的生态系统价值进行了估算,得出浙江省的生态价值大概为1 200―1 900亿元之间,这个数值和浙江省当时的GDP相比,不足当时的1/4;这一比重也明显低于同时期全国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测算值),相当于 GDP 的比重(约 1/3 ―1/2)。二是产业结构性和素质性矛盾愈加突出。其一,第三产业比重偏低。第三产业的比重是生态经济发展达到一定阶段的具体体现。其二,农业经济结构有待调整。农业结构调整在面积增减上的余地有限,生产主体素质亟待提高,全省农户户均耕地仅 2.1 亩,组织化程度低。其三,工业经济结构不尽合理。资源密集型、劳动密集型和低附加值的传统产业(如纺织服装)比重居高不下,一些污染较为严重的产业仍具有较高比重,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的产业规模相对较小,高附加值、符合生态经济发展方向的新兴产业规模还非常有限。

三、加大力度发展生态经济

发展生态经济前要及时制订出一个比较完善的区域经济发展计划,然后遵循这个计划展开生态经济的发展,并推动上升为国家战略层面的规划。自从2007年以来,国务院和国家发改委制定起草了十几份关于区域发展规划的文件,但是始终没有一个能够把浙江省发展区域经济的规划提升到国家战略的层面。所以,浙江省如果想要更好的发展区域经济,将区域经济的规划的层次提高上去,让浙江小生态经济发展在全国可以名列前茅,就应该制定出一个符合浙江省生态经济发展的规划文件,并且能够把他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大力遵循可持续发展战略,实行低碳经济发展,也要大力发展现代服务行业,农业方面进行有机生态农业的发展,对污染严重的企业或者地区加大税收力度,让企业可以最大程度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量。浙江省要大力鼓励市民进行绿色出行方式,以此来建造出一个绿色低碳的城市,这样城市才可以低碳发展。政府方面可以通过资金鼓励的方式,从而让更多的技术人员或者企业开展低碳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尽早尽快的开辟出一个新的低碳的社会。并且在浙江省选择出几个发展低碳经济发展良好的城市地区,在当地建立技术研究站,以此让浙江省能够在全国首先建立出低碳经济发展的试验区。

加快发展生态化的服务业。浙江省作为全国省份中资源相对丰富的大省,应当充分利用自身的地理优势。可以对相邻区域的生态经济资源进行挖掘和整合,从而创造出一个新的区域生态旅游产业,大力保护树木的数量,推动生态旅游业的发展;加快发展文化产业、物流、现代商贸和信息服务业等生态化的服务业;鼓励生产制造企业将技术中心、重大产业技术平台组建成为专业化的服务型企业,大力支持生产制造企业加快构建市场营销网络,加快推进制造业产业链向高附加值、环境友好的环节延伸。

管理手段和管理政策也要不断与时俱新。一步一步将嘉兴等地区试点区加以完善,并且将排污权交易制度推广出去。参考环境保护和金融部门的信息交流机制,建立出浙江特色的区域绿色信贷机制;推进环境污染责任保险产品创新。加强对企业的宣传力度,让企业明确社会责任,自愿在环境保护中做出贡献;加快提升公众绿色消费意识。提升节能减排的考核力度,加大力度处罚在浙江生态经济发展中破坏生态经济、破坏大自然的行为。并且建立新的评估机制,在干部考核中要加入生态经济发展绩效的评估。

参考文献:

[1] 蓝枫。谨防人为“造城”[J].城乡建设,2016,(10).

[2] 马德富。对口援建:浙江特色的经验和做法[J].浙江经济,2010,(17).

[3] 本刊编辑部。浙江特色的扶贫道路[J].农村工作通讯,2012,(5).

[4] 张志刚,娄建。加强管理,考验调适能力――融资平台成长的浙江特色[J].金融管理与研究,2011,(1).

[5] 郭占恒。探索具有浙江特色的转型发展新路[J].今日浙江,2010,(1).

[6] 厉志海。新青川:彰显浙江特色的援建之路[J].浙江经济,2010,(8).

[7] 中央党校中直机关分校第53期中央党校支部调研组,孙波。浙江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J].理论前沿,2009,(13).

[8] 夏海伟。“走出去”的“浙江特色”[J].今日浙江,2006,(11).

高考语文浙江卷作文 篇八

柔和而寂静的夏末秋初的午后,我骑着车穿梭在扬城古老的街道上,毫无目的地,走走停停。阳光很好,温暖地,芬芳地,透过绿色晶莹的绿叶直直地倾泻下来。我推开一家精品店木制的大门,有叮叮当当清脆的铃声。那木架上放着一排排精致的蜡烛,望着它们,那点点滴滴感动的心情便如这午后的阳光洒满我的周身。

那是一个停电的夏日夜晚,我拿着点亮的蜡烛在家里走来走去,闷热的天气使我烦躁,妈妈看着我,轻轻地说:“你拿着蜡烛走来走去的样子,像极了天使。”就那么一瞬,有时空转换的感觉,我仿佛真的就成了天堂里快乐的天使,心里是微微感动着的。

带着淡淡的感动,我继续着我的旅程。猛抬头,我望见了那清澈明亮的天空,深邃的。我仿佛看见了好友夸张的笑容。想起了那个迷人的午后,给予我的浓浓的感动。那天我站在学校五层楼高的地方,仰望天空。我的头发在空中飘飞,我的眼睛开始晕眩,我看到天空的云朵以优美的姿势大片大片地蔓延过城市。我不快乐,因为刚刚结束的那一场考试。我在想,是不是所有寂寞的人都爱看忧伤的天空。

这时你跑过来紧紧地抱住我,你打招呼的方式曾使我受不了,可现在我希望你抱紧一点,再紧一点,让我感受你传来的力量。你与我一起仰望同一片天空,你对我说:“喔!亲爱的,你知道天空有那么浓烈的感情吗?我可是强烈地热爱着最后一缕光线照射在云朵里那依依不舍的激情呢?所以再多的不快乐也得遗忘掉,因为我们有那么大那么大的天空。”望着这广博的天空,我的心变得清澈起来。

哦!亲爱的好友,你可曾知道,你给予了我那么多那么多的感动,多得连天空也装不下了。我需要亲爱的你与我热烈拥抱,告诉我我的天空那么大。

继续向前骑着,我遇见了一个很可爱的小女孩,温柔地对我微笑;看见了卖红薯的老人热情向我招手;碰着了小贩手中大捧的气球;就连行色匆匆的人们也仿佛是我多年的挚友,这一路上有太多太多的感动让我沉醉。我在想:如果没有了他们,这些陌生的人们,我会丧失掉多少的温暖与感动呢?

阳光开始变得稀薄了,我的旅程也要结束了,我希望我可以是一个一生行走的人,那样我就会遇到更多温暖的感动。

浙江省高考作文范文 篇九

2019年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美术类专业省统考合格分数线为65分。

考生可登录浙江省教育考试院网站(网址查询成绩。

其他事项

(一)往届生(含未参加新课改的考生)思想品德考核按《2019年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工作实施意见》(另发)规定执行。

(二)考生体检按报考当年关于做好全省普通高校招生体检工作的通知(另发)执行。

(三)填报艺术、体育类专业必须取得相应的专业考试合格成绩。

(四)外语及选考科目成绩原则上由计算机自动选择考生所考成绩中的分成绩,若考生有特殊要求而不选分的,须在报名信息现场确认时提交书面申请,并说明拟选择考试成绩的考次号。

(五)拟报考有英语面试要求的院校(专业)的考生,可自主报名参加英语面试,面试具体组织办法另行发文。

免英语听力测试的考生,其成绩折算办法按教育部学生司《关于听力残疾考生参加普通高校和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免外语听力测试的通知》(教学司〔2002〕30号)的规定执行。

浙江省高考作文范文 篇十

[关键词]海洋产业结构 层次分析法 产业布局

一、引言

浙江省毗邻我国经济发达的长三角地区,陆地经济发达具有发展海洋经济的资源组合优势与经济区位优势。2008年浙江海洋经济总产值占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的40%。浙江的港口、渔业、海岛资源在全国名列前茅,但海洋生产总值占GDP的比重排在全国第8位,与浙江经济发展质量不符,同时浙江海洋经济也面临着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关键时期,因此,依托陆地经济优势,优化海洋产业空间结构对于加快发展浙江海洋经济,推动浙江产业结构升级具有促进作用。本文站在陆海联动的角度,结合浙江海洋功能区划,通过分析浙江海洋产业空间结构现状及问题,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浙江省海洋产业发展方向,以期为浙江海洋产业空间结构优化调整提供合理的科学依据。

二、浙江海洋产业发展现状

本文按照产业属性,结合产业发展的技术标准,根据本文的研究需要选取海洋渔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盐业及盐化工业、船舶修造业、滨海旅游业及未来海洋产业为本文海洋产业优化调整的分析对象。

1.海洋渔业

浙江沿海渔业资源丰富,渔场优良,海洋渔业产量居全国前列。2007年浙江的海洋渔业产量达337.62万吨,海洋捕捞产量在全国遥遥领先。浙江台风多,江河入海位置污染比较严重,浅海养殖发展受阻,但是随着深水抗风浪网箱的研发成功,明显拓展了浅海养殖的范围,使得浙江海水养殖潜力巨大。

2.海洋交通运输业

浙江港口湾道资源丰富,港口客货吞吐量居全国前列。浙江沿海港口呈现以宁波一舟山港、温州港为省沿海主要港口,嘉兴港、台州港为地区性重要港口的分层次布局。

3.海洋盐业及盐化工业

浙江降水量多,不利于盐的生产,单产及产量在全国很低,企业规模小、散,多分布于象山港北部盐田区、舟山中南部岛屿盐田区、舟山中西部岛屿盐田区、台州南部盐田区。浙江盐业自有产品的品种比较齐全,保健食用盐和洗化类盐形成了比较全面的产品系列,且国内领先。

4.滨海旅游业

浙江有世界闻名的旅游项目,例如钱江观潮节。舟山国际沙雕节是国家旅游局重点推介的旅游活动;象山滨海旅游、开渔节成为宁波象山一大特色,为旅游收入带了巨大贡献。

5.船舶修造业

浙江造船工业发展较快,竞争力正在逐步增强。舟山、台州、温州、宁波的船舶修造业发展迅猛。据中国海洋统计年鉴资料,2007年,浙江省造船综合吨数在沿海各省市中排名第3位。区内的产能分布情况是:大型船舶主要在舟山、宁波建造,台州、温州、杭州主要建造中小型船舶。

三、浙江海洋产业空间结构存在的问题

1.海洋渔业存在的问题

(1)渔业发展不平衡

根据2008年浙江统计年鉴,浙江海洋渔业产值主要分布在台州、舟山、宁波三地区,三地区总产值基本相同,且占全省总产值的67%左右。各县市海洋渔业产值前几名分别是是舟山、象山、温岭、岱山、杭州市区、玉环。这些地区海洋渔业产值占浙江海洋渔业渔业产值的47.3%。舟山远洋捕捞量为16.86万吨,宁波市为3万吨,其他地区极少。

(2)渔业发展的矛盾

浙江绝大部分海洋渔业都位于近海岸,各个行业在利用在使用海岸线、滩涂、浅海方面存在矛盾,海洋捕捞能力过剩和渔业资源不足也比较严重,如不解决这些矛盾,将会阻碍海洋渔业的可持续发展,损害渔民的经济利益。

(3)水产企业分布不集中,不利于形成集群效应。

水产加工企业大多规模小,大多粗加工,深加工不足,不能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并且加工企业总体山呈现产业集群不明显,产业链短的特点,水产品加工企业龙头企业少,还没有形成高附加值、高市场占有率的企业,不利于海洋水产品深加工及海水养殖发展。

2.海洋交通运输业问题

2008年宁波舟山港的吞吐量占全省吞吐量的75%左右,达到全省的四分之三,浙江港口发展不平衡,宁波舟山港竞争优势明显,加强港口合作,推进大中小港口互动联通平衡发展是浙江港口产业布局面临的重要任务。

浙江海运企业规模参差不齐,经营主体多。由于企业规模、行业特点等因素影响、企业融资困难、船舶更新缺乏资金、企业发展后劲不足,海运高素质人才匮乏。

3.海洋盐业的问题

浙江海洋盐业企业工艺及技术设备落后,竞争力低,没有主体品牌。盐化工业规模小、产业链短、集中度低,盐化工尚处于初级阶段,并且缺乏发展规划缺乏产业发展规划。产品结构单一,市场空间狭小,大部分限于食用盐等附加值低的系列,缺乏高附加值的盐产品开发,从品种及质量上难以满足市场需求。

4.滨海旅游存在的问题

根据地理位置和资源分布因素,浙江省海洋旅游区可以划分为甬舟、温台、和杭州湾三个地区。杭州湾宁波及舟山一带旅游经济较发达,温州台州发展相对不足。海洋旅游以传统的滨海旅游观光为主,没有形成观光、休闲度假、海上健身休闲等多层次的产品层。同时滨海旅游服务设施开发不到位,旅游开发硬件不到位会阻碍滨海旅游业的发展。

5.船舶修造业存在的问题

浙江造船企业规模普遍较小,多数企业只能生产小型船舶,船舶产品的吨位和附加值低,企业综合实力不高,尤其是温州、台州地区的造船企业。船舶配套滞后,产业体系不全,特别是发动机等关键部件需要从外地购买或国外进口,本地配套率不高,船舶产业集聚度不高,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

四、浙江海洋产业结构优化方向

1.浙江海洋产业发展方向

通过分析浙江海洋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其问题,发现海洋产业涉及范围大,影响因素多,海洋产业结构优化调整要多方面考虑,因此海洋产业结构升级的方向要结合社会经济效益、环境保护、经济持续增长等方面要综合考虑。层次分析法(AHP)是一种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解决多目标、多准则、多时段等决策问题的数学方法,在方向选择方面有很强的实用性,因此对浙江海洋产业结构优化方向上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发展方向。

列举浙江省在海洋经济发展中的主要海洋产业,综合考虑浙江省海洋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各项目标因素,结合浙江省海洋资源状况和各海洋产业的特点及发展现状问题,按照层次分析方法的步骤构造判断矩阵进行综合比较并求解。

模型的层次结构如下图所示。以浙江省海洋产业发展方向的确定作为层次分析的总目标,浙江省海洋资源充分利用、海洋经济持续增长和社会效益与环境良好作为准则层,由这3方面具体考虑15个因素作为子准则层。在综合考虑了15个因素的情况下,浙江省海洋产业发展方向主要是海洋渔业、海洋交通运输、滨海旅游、船舶修造业、海洋盐业及制盐、未来海洋产业。列举各层的判断矩阵后,利用yaahp软件对其进行处理并进行一致性检验。经过检验后发现,各层次判断矩阵均通过了一致性检验,符合理论要求。

根据yaahp软件计算出浙江省主要海洋产业的权重,据此确定浙江省海洋产业结构优化的调整方向。具体求解结果如上表所示。

由计算的结果可以浙江省海洋产业发展的方向依次是未来海洋产业、滨海旅游、海洋渔业、海洋盐业及盐化工、海洋交通运输、船舶修造业。未来海洋产业占据很大权重,因此可以将未来海洋产业作为发展主要方向。同时由于浙江特殊地理位置,受上海港口及上海造船业的影响比较大,浙江可以考虑承接上海高校及科研单位实力,积极发展科技含量高的未来海洋产业及海洋盐化工业,推进滨海旅游业这一绿色产业的发展。

2.海洋产业空间结构优化方向

结合全国海洋功能区划及浙江海洋功能区划,浙江海洋产业布局应该遵守以下原则:以全国海洋功能区划及浙江海洋功能区划规定为前提,坚持开发和保护并重的原则,坚持发展速度和效益相统一的原则,坚持陆海一体发展原则,统筹陆海产业布局,促进近海开发和外海开发相结合,积极调整经济结构,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大力利用民间资本,大力调整和改造传统海洋产业,积极培育新兴海洋产业,优化海洋产业结构。

海洋能源、海洋生物医药、海洋功能食品、海洋环保技术及设备、海水淡化及综合利用等新兴领域,在浙江开发潜力巨大,并且是浙江海洋产业首要发展方向。积极推进海洋产业多门类的发展,努力在原有优势产业逐步成熟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新型海洋产业,努力在浙江形成多元化发展的海洋产业新布局。

充分发挥杭州湾经济、文化、科技和教育中心的作用,依托上海教育科技优势,加大对海洋经济开发的科技、人才和金融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大力发展海洋新兴产业,积极引进海洋化工先进项目,充分利用海洋资源,提升海洋科技含量,为浙江经济发展提供新动力。继续完善特色鲜明的浙北旅游带,打造浙北旅游品牌,大力开发宣传钱塘潮等具有国际旅游潜力的旅游项目。

宁波―舟山海洋经济比较发达,应打造成海洋产业发展和新兴产业的增长极。大力培育沿海水产品精深加工基地,大力发展海洋药物、海洋化工、海水综合利用和海洋能开发等新兴产业。大力发展舟山船舶修造业,提升船舶修造水准,构建完整船舶修造产业链。积极构建舟山海洋旅游基地和浙东滨海旅游板块,大力发展特色休闲渔业,大力打造舟山佛教旅游及象山开渔节旅游品牌,推进旅游资源陆海联动,打造陆海共游的旅游模式,使之成长为浙江旅游新模式。

温台海洋经济区与其他几个区域的海洋经济规模相比发展程度不足。与其他海洋经济区的不同之处在于,民营经济比较发达是温台海洋经济区的主要经济模式,该区域民营企业有很强的自主性,市场效率高,资金导向灵活,因此要充分利用民间资本开发海洋,这对开发海洋经济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浙江海洋产业空间结构的优化还要完善海洋相关法律制度建设,创造良好的海洋开发投资环境,为发展海洋经济提供综合管理的制度保障。只有正确利用相应资源优势,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注重改善产业布局,依托良好的政策环境,才能确保海洋经济持续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浙江统计局。2009年浙江统计年鉴[M].

[2]国家统计局。2007年中国海洋统计年鉴[J].

[3]宋欣茹。庄河市海洋产业空间布局研究[D].辽宁:辽宁师范大学,2006.

[4]张红智。论我国海洋产业结构及其优化[J].海洋科技进展,2005(2).

[5]韩立民。海洋产业布局若干理论问题研究[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2007(3).

浙江高考作文 篇十一

【关键词】浙江导游文化基础知识;模块化;能力本位;改革

“浙江省导游人员资格考试”共分四个科目,分别为“现场讲解”、“导游业务”、“旅游政策法规”和“导游基础知识”,而导游基础知识又由《全国导游基础知识》和《浙江导游文化基础知识》组成。该门课程也因内容涵盖广、知识点散杂、记忆难度大等原因,成为导考中相对较难的一门课。从往年的试题分析可得,《浙江导游文化基础知识》考核所占比例略高于《全国导游基础知识》,因此,对学生知识点的掌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此同时,任课教师在授课方式方法及效果上,也面临重大的考验。

1 课程定位

《浙江导游文化基础知识》是一门系统介绍导游从业人员必备的旅游文化基础知识,是一门集知识性、理论性、实践性于一体的综合性学科。导游专业必修课程之一,也是全国导游资格证的必考内容,在专门培养导游人员的专业课程建设中具有基础性的地位。

通过学习本课程,可熟练掌握导游所需的浙江历史文化、民族民俗、园林景观、宗教建筑、饮食物产、旅游文学等知识,形成广博的文化视野,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更加注重将知识灵活应用到导游讲解的具体实践之中去更好地为游客服务,在服务过程中引导游客发现美、欣赏美。因此,本课程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人文素质,培养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优秀旅游从业人员具有重要的意义。

2 改革依据

“能力本位”是能力本位职业教育CBVE(Competence Based Vocational Education)的简称,是一种以培养从事某一具体职业所必需具备的能力为出发点来确定培养目标,设计教学内容、方法和过程,评估教学效果的职业教育模式。该论点提倡职业教育应重视实践性教学环节,从而使学生获得岗位操作能力,提高就业竞争力[1]。导游专业的学生毕业后主要的就业方向为导游岗位、门市接待岗位、外联计调岗位等,而学习导游基础知识的目的在于使学生获得文化素养和职业发展能力[2]。浙江省的高职院校需从导考要求出发,在《全国导游基础知识》之外再集合地方性,学习《浙江导游文化基础知识》,是的高职导游专业教育体现地方文化特色,增强导游专业服务地方的能力。

模块式教学模式是指以就业为导向,以从业岗位应具备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为中心,按能力培养的需要组织教材,进行教学分析和设计,形成相应的理论和实践教学模块,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一种先进教学模式,该方法突破了学科教学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更富有针对性[3]。

因《浙江导游文化基础知识》课程在内容结构上的特殊性,目前省内各院校教师在此门课程上的教学手段还比较单一,结合课本的章节安排,以理论讲解为主,学生缺乏兴趣,难以熟练掌握,导致导考中该门课程的得分率不高,进而影响导考通过率。为了适应高职教育课程改革发展的需求,基于导游专业学生的能力本位发展要求,笔者通过对内容的重构,将繁杂的十一章节内容进行具体模块化教育,并结合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思路,提高学生上课兴趣,同步实现导游专业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教学目标。

3 改革模式

根据“国家旅游局办公室关于完善‘导游人员从业资格证书核发’行政审批事项有关工作的通知”,2016年导游证考试形式分笔试与现场考试两种,科目一(导游政策)、二(导游业务)、三(全国导游基础知识)、四(地方导游基础知识)为笔试,科目五为现场考试。其中科目一、二合并为1张试卷进行测试,考试时间为90分钟;科目三、四合并为1张试卷进行测试,考试时间为90分钟,其中科目四占比不少于50%。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考试的改革意味着课程教学的改变,尤其是地方导游基础知所占比重为四科之首,更要加大学生对地方旅游文化的熟练掌握。此外,浙江的现场考试内容由原来的各地市自主组织景点讲解改变为全省11地市5A级景点的抽选讲解,每个地市至少有一个景点入选,且需介绍该地市的概况,这恰恰是以《浙江导游文化基础知识》中对浙江11地市的概况和自然人文旅游资源的介绍为基础的。为了增加考证的通过率,也强化学生对于家乡文化的认知,可以就该门课程进行《浙江导游文化基础知识》为主,《全国导游基础知识》为辅,配合现场讲解的形式进行模块化教学。

《浙江导游文化基础知识》由浙江地理与历史、浙江经济文化与旅游、浙江民族民俗与民间艺术、浙江风物特产与美食、浙江著名景点诗词、楹联、游记选读及11地市旅游共11章内容组成。在实际的授课过程中,学生往往只对本人所在地市的内容及风物特产等部分章节感兴趣,且对诗词表示难度太大,无法全面掌握。高职高专培养的学生为技能型人才,而导游专业也正是培养既具备文化素养又具备职业能力的导游人员为主。

按传统方法讲授,高职学生对文化概念和现象不感兴趣,理解和接受能力差,导致课堂教学效果不好,没有达到课程的预期目标[4]。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模块化教学。将《浙江导游文化基础知识》分为理论知识模块、实践技能模块以及文化素养模块,详见表1。

在理论知识模块中,以授课教师讲授为主,比如讲到浙江历史时,可与中国历史相结合,比较同一时期中国发生何类事件,而浙江此时又发生了什么,帮助学生记忆历史事件,也可将历史故事穿插其中,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甚至播放电视剧,通过抢答让学生来找茬,发现电视剧虚构情节中的错误之处,使学生把生硬的历史学活、学巧。

过去,大部分的学者把导游基础认为是理论大于实践的课程,但事实上,从高职学生能力本位的角度出发,与本科教育不同,更应注重实践操作,将课堂交给学生,尤其是在《浙江导游文化基础知识》的实践技能模块,可运用项目化教学方法。因学生均来自于浙江省境内,因此,可以按生源地分成11个小组,每个组设置组长一名,小组成员自己分工,要求每个小组利用课下实践查找资料并制作PPT,推选一名代表在课堂上以导游讲解的方式向大家介绍自己的家乡,其他小组打分和点评,老师做总评。这样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被激发出来,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学习过程之中,教学确立了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效果明显。项目化教学对老师的要求不但没有降低,反而更高,要求教师更加全面地掌握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要求教师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要求教师具备较高的课堂处理能力[5]。

笔者在讲授《浙江导游文化基础知识》过程中发现,无论是普高生还是三校生,往往对于理论性太强的旅游知识缺乏耐心理解,即便辅助以多媒体教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夺人眼球,也不能满足学生对旅游专业知识的需求。与此同时,在讲授《现场讲解》这门课的过程中,仅仅把学生放在导游模拟实训室中进行操练不能与时俱进地了解景点,因此,在文化素养模块,教师可以把学生带到课堂外,也就是各地市的知名景区去参观考察,增加他们的直观感受,尤其是记忆难度最大的诗词楹联游记。如前往杭州灵隐寺的时候,可学习宋之问的“灵隐寺”一诗,让学生带着自己对诗词的理解,寻找诗词中提及的飞来峰和灵隐寺风貌,感受佛教圣地的空灵神秘。通过学生的实地踩点,让学生去发掘楹联所在的具置,结束后,让学生自主从诗词游记出发,自主创作导游词,一来可以活学活用,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二来为学生在导游词协作方面提供素材,背诵起来更为得心应手。

4 总结

综上所述,《浙江导游文化基础知识》的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传授导游文化基础知识的层面,应根据高职教育的要求,基于学生的特点,将“教、学、用”融为一体,充分发挥学生的求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利用现代化教学和景区现场教学手段,提升教学效果。笔者从高职学生的能力本位出发,将该门课程进行模块化教学,也可结合以赛促训等多种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兴趣,使学生能掌握浙江的旅游文化基础知识,并且利用所学的知识在实际导游带团讲解工作中加以熟练应用,培养能满足企业、社会需求的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董静。能力本位视角下高职旅游专业课程体系设计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9.

[2]佘曙初。基于能力本位的高职导游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J].成人教育,2011(11):40-41.

[3]周勇。高等职业教育模块化教学模式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7.

浙江高考作文 篇十二

这些情况每天都发生在我们身边,而我们却早已司空见惯了,也许正因为这样,我们就不会赞扬那个小朋友,也不会去阻止那个女孩,我们不再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因为我们的心麻木了。

曾经风靡一时的雷锋精神如今却消失得无影无踪,在那个物质极度匮乏的年代,人们依靠精神资源丰富了自身生活。正像大自然的许多规律一样,此消彼长,如今物质生活丰富多了,而人们的精神资源逐渐消退。无怪乎有人感叹:“如今的社会尔虞我诈,我们一个个活得太累!”可是,真的是这样的吗?

记得小时候妈妈给我讲过关于爸爸的故事。她说,有一次爸爸看见有个人骑车时书包掉了下来,爸爸便捡起书包追那个人,一直追了好几站路……当时,我觉得爸爸很伟大,下定决心要做得和爸爸一样好。于是,每次大扫除我都一马当先,捡最脏最累的活干,尽管脏、累但很开心,因为我这样做就是向爸爸看齐了。

现在回想起来,我常常会觉得自己很傻,很可笑,但是,除此之外,扪心自问:那儿时的纯真、儿时的善良,难道不令人感动吗?脱下麻木的外衣,用一颗原始的、善良的心去体味,我会为自己的“傻”而感动。特别是如今,我会更加珍惜自己的“傻”。

“人之初,性本善”,我相信,每一个人儿时都拥有一颗纯洁、善良的心,只不过后来被虚伪、麻木束缚住了,只要挣脱开虚伪的枷锁,那颗原始的心就会回来。那么,我们在感叹“社会险恶”的同时,为什么不用心去改造社会呢?

好在我们的社会中还有那么多用真心去对待他人的人。一位为追捕歹徒而英勇牺牲的人民警察,几万人参加了他的葬礼,人们默默地为这位英雄送行。人们泪流满面,是对他的同情,敬佩,还是赞美?我想更多的是对自己麻木的过去的悔恨,立志要向英雄学习,正是因为有了这样一些英雄,人们正逐渐褪去麻木的外衣和虚伪的枷锁。

我们欣喜地发现,物质条件丰富的今天,人们正努力地寻回失落的人文精神,人们的精神世界正在不断丰富。我想,物质生活和精神世界不应该此消彼长,而应该相互促进,我们的社会正这样发展着,生活在这样一个物质生活与精神世界同样丰富的社会中,你难道不感到欣喜吗?

点击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