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快速把握文章内容,提高理解能力,从而提高语文阅读技能,需要在反复完成阅读习题中积累和磨练。这里是爱岗的小编给家人们分享的《三轮车夫》阅读答案优秀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轮车夫阅读答案 篇一【关键词】先学后教 深层阅读 文本语言 多元解读 文化价值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已逐渐影响着教师的教学行为。课前,教师精心设置《预习单》,引导学生充分自学,对文本形成初步体验;教师则根据学生预习情况,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以此选择教学内容,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但是,在一些语文课堂中,老师仍无意识地、不自觉地重复着学生已“学会”的内容,阅读教学处于“浅层”状态,造成了教学的低效。在文学作品阅读教学中,此种现象尤其突出。那么,文学作品阅读作为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怎样“后教”,才能让阅读教学走向“深刻”呢?我认为,语文老师应该挖掘语言的深度、拓展解读的广度、站在文化的高度上教文学作品,这样,才能让文学作品阅读教学从“浅近”走向“深刻”!
一、带领学生走进文本的语言深处
先看一位同事的《老王》教学的片段:
师:作者是怀着怎样的情感来写三轮车夫老王的?
生(众):愧怍。
师:你们是从哪里读出来的?
生(众):文章最后一句话。
师:看来大家预习很认真。那么,作者怎么会对一个三轮车夫感到愧怍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探个究竟。你认为最后一句话中“幸运的人”指谁?“不幸的人”又指谁?
生1:“幸运的人”指作者夫妇,“不幸的人”指老王。
师:为什么说老王是不幸者?请从课文中找到依据。
(学生生速读课文)
生2:老王眼睛不好,一只瞎的,一只到晚上就看不清,乘客不愿坐他的车。老王没有什么亲人,有一个哥哥死了,两个侄儿都没有出息。
师:你是说,当车夫的老王眼睛有毛病,影响生意,而且又无依无靠。
生3:老王的居住条件极差,住在一个破破落落的大院里面的塌败的小屋里。
师:同学们预习得很到位,值得表扬。那么,这样一个不幸的人,他的身上有怎样的性格特点呢?
学生(纷纷):老实、善良、知恩图报……
师:你是从文中哪些地方读出来的呢?
学生:……
听完这节散文阅读课,听课的同事都认为教师、学生、文本间的对话流畅、高效,我的第一感觉也是如此。但课后细细琢磨一下,却发现这节课,教师提出的问题学生都能回答,老师几乎没有教什么。如果通过这样的教学能提高阅读能力,只能是学生自学的结果,而非教师的功劳。学生只是“在阅读”却没有“深入语言深处去学阅读”,教师在阅读教学中的主导作用荡然无存。
同样是对老王“不幸”的感知,下面这个阅读教学片段对我们很有启发。
师:下面请看大屏幕,想一想,你会怎么读,为什么这样读?
有个哥哥,死了,有两个侄儿,没出息,此外就没什么亲人。
(学生试读)
师:哪位同学来给大家读读第一句。(学生朗读)
师:你好像忽略了“哥哥”和“侄儿”后面的逗号了。现在你把这两个逗号“复原”上,再朗读一遍。(学生再读)
师:两次朗读感觉有什么不同?
生:加上逗号,感觉强调了“死了”和“没出息”,从而更能突出他没有什么亲人。
师:你的感觉不错。逗号在一般情况下会使两边的意思都得到加强。下面我们采用另外一种方法再来体会体会这句话。假如你是老王,我是杨绛,我问你答,我们把这句话还原成一段对话。
杨:老王,你家里有什么亲人啊?
王:有个哥哥。
杨:那不错啊,哥俩有个照应。
王:死了。
杨:哦,那还有其他亲人吗?
王:有两个侄儿。
杨:两个侄儿怎么样,能帮你吗?
王:没出息。
杨:那还有其他亲人吗?
王:没有了。
师:好,通过这个对话,你有什么感受?
生:有个哥哥,让人心一热;死了,心一冷。有两个侄儿,又让人心一暖;没出息,让人心一下子凉了半截。两个逗号,让语句蕴含的情感有了起伏。
师:其他同学还有什么感受?
生:“此外就没什么亲人”这句话在前面两句的铺垫下,感情变得很深厚,更突出了老王的孤苦。
师:好,我们再来读读这句话。(学生再读,效果很好)①
对比以上两个教学片段,我们清晰地发现:前者,学生仍停留在初读状态,对文字的理解大都停留在一个浅层次上;后者,从语言的表达形式入手,经过引导,学生对语言的理解程度明显有所深化。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②钱梦龙先生指出:“学习任何一种语言,都离不开学习者理解和运用语言的实践;而中小学生学习语言的实践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③在学生充分预习的基础之上,语文教师要于学生浅读之处、疑难之处、误读之处,文本精妙之处、空白之处、矛盾之处,带领学生进入文本语言深处学会咬文嚼字,从“言语的表达”中“会意”,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在学阅读”。走进文本的语言深处,这才是语文阅读教学的价值所在,这才会让阅读教学告别“浅近”走进“深刻”。阿尔卑斯山谷的一条公路边竖立着一个标语牌:慢慢走,欣赏啊!今天,我想借用这句话用在文学作品的语言学习上:“慢慢走,欣赏啊!”
二、引导学生发现文本的多元解读
“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句话用在文学作品阅读上最为恰当。文学作品的语言是一种描述性语言,往往有“烟笼寒水月笼沙”的朦胧意蕴。魏明伦说:“文学是狡黠的情人,话不说透,让你自己猜测,她用遮掩来突出,用省略来增添”。④换句话说,一个文学作品,总是有很多空白和未定性,读者无法一目了然地把握其全部内涵,“无论你怎样去探测它,都是探不到底的”。⑤但由于学生年龄、时代、经历的差异,他们在自学阶段对文本的理解往往是平面的、肤浅的,主要表现在:人物形象概括偏平化,作品主题理解单一化。因此,语文教师的“后教”的任务就是要引导学生告别“浅近阅读”进入“深度阅读”,“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⑥
比如学习《我的叔叔于勒》,在对作品主题的理解上,几乎所有的学生在自学时都将把目光集中在菲利普夫妇身上,认为这篇文章批判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金钱胜于亲情”。学生的自我解读无疑是准确的,但学生却忽略了文章标题的作用。既然认为菲利普夫妇是文章的主人公,但为什么标题却是《我的叔叔于勒》?如果仅以学生的已有感悟作为教学内容,显然又将是“浅近的”、“无效的”阅读教学。因此,我在教学中,将“培养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能力”作为能力目标,以“为什么要以《我的叔叔于勒》为题”作为切入点,指导学生“深层阅读”,引导学生多元解读文本主题。于勒去美洲前,挥霍家产,占用家产,良心泯灭,痛苦被逐;到美洲后,赚了点钱,希望赔偿,人性回归,渴望亲情;船上相遇时,穷困卑微,接受现实,自食其力,内心平静。从菲利普夫妇的身上,我们看到金钱使人异化:嫌贫爱富、抛弃亲情;从于勒的身上,我们又看到金钱令人性回归:希望赔偿、渴望亲情。可是人性回归后的于勒最终结局是什么呢?小说给出了答案:穷困潦倒,不知所终。于勒的最终湮灭,更深化了小说的主题:面对人性回归的光芒,现实社会却给予了其最沉痛的打击。小说借此“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的深度失望,对人的价值的怀疑,对人生的悲观”⑦。
三、唤醒学生探究文本的文化价值
2011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于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有这样的概括: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⑧换句话说:语言文字不只是一种工具,而且还承载着人类的思想和文化。此处,“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提高文化品位”⑨在实验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只作为“课程目标”提出,而在2011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不仅列为“课程目标”,而且也列为“课程内容”。这就告诉我们“文化选择”也是块“教学内容”,同时新课标对“教学内容的文化选择”作了确定——弘扬民族传统文化,汲取外来文化精华,理解当代多元文化。这就提醒我们阅读教学,特别是文学作品的阅读教学要摆脱“平庸”走向“深刻”,语文教师还要树立语文教学的文化观,用文化的视野教语文。在阅读教学时,不仅要关注学生的文字功底和文学素养,还要注意对学生文化素养的提升。
然而,很可惜,对于文学作品中蕴含着的丰富的文化价值,我们的语文老师在备课时浅尝辄止。而于学生,学习优秀文化只是在《社会》学科上,几乎没有于文学作品中学习优秀文化的意识,“先学后教”中的“学”中是极其缺乏文化意识的。因此,在文学作品的阅读教学要走向“深刻”,语文老师要善于挖掘文本中的文化价值,唤醒学生学习优秀文化的意识。语文老师既是文化的守望者,也是文化传播者。教学《散步》,用“孝”演变过程切入,让学生感受中华文化中的“孝道文化”;教学《最后一课》,要让学生明白:语言是一个国家文化的象征,失去了语言,文化也就随之逝去;教学《伟大的悲剧》、《登上地球之巅》,用比较的方法,让学生探讨中西方“英雄观”的区别。在初中文学作品中出现最多的是“儒家文化”、“贬谪文化”“隐者文化”,对于这些作品,语文老师要有意识指导学生进行联系、归纳、发现异同,培养学生学习优秀文化的意识,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
当然,于文学作品中传播文化,不能光靠教师的“告知”,而要引导学生“感知”。即引导学生深入文本语言的内部,探究文本的文化价值。比如,教学《唐雎不辱使命》,当讨论到“面对秦王这样的厉害角色,唐雎凭什么能不辱使命”时,引导学生去关注唐雎话中所提及的三位“布衣之士”: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把三位“布衣之士”形象的悲壮重放作为课堂焦点,引导学生探究典故中鲜为人知的“士文化”,进而指导学生在“士文化”中理解、体会唐雎的“不怕牺牲、敢于抗争、捍卫国家尊严”的“布衣精神”。
文学作品的“先学后教”,怎么“后教”才能让教学走向“深刻”呢?这当然要由学生的具体学情来具体决定。但是不管怎样,“带领学生走进文本的语言深处”、“引导学生发现文本的多元解读”、“唤醒学生探究文本的文化价值”,语文教师在备课和“后教”中都不应忽视。
【注释】
① 袁庆国。《老王》教学实录,《中学语文教学》,2011年第6期。
②⑥⑧⑨ 2011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③ 钱梦龙。 训练——语文教学的基本形式,《课程·教材·教法》,2009年第7期。
④ 魏明伦。 文学与自我,《科学与文化》,1997年05期。
⑤ 武锋 编。《歌德箴言录》,学苑出版社,1993年4月第1版。
⑦ 徐树忠。 为什么要以“我的叔叔于勒”为题,《语文教学通讯·初中刊》,2009年第12B期。
轮车夫阅读答案 篇二关键词:课堂教学实录 教学意外 善待预设 肯定质疑 重视引导
课堂教学实录节选: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利用10分钟左右的时间看一看练习中论述类文本《要写出人物鲜明的个性》,文章比较浅显,大家的得分率还可以。但语文成绩一向突出的谈颖同学第一小题竟然得O分(总分6分,大部分学生得4分),我们共同分析一下。
(投影学生答案:文章首先举林黛玉、老王、金岳霖的例子,引出“要写出人物鲜明的个性”的中心论点;接着借助设问自答的方式来阐述观点,具体到写出人物鲜明个性的方法;最后总结强调观点,提出写出人物个性有许多方法。)
师:我们来看一下原题。(“请简要概括本文的论述思路”)谈颖同学,你先发表看法?
谈颖:我比较困惑,我自认为我的答案较好地体现了论述类文本论述思路的答题范式,最多就是“借助设问自答的方式”表述不怎么好――答题时有一种比较纠结的感觉。(声音不高)
师:哪位同学帮助分析一下,好吗?
生1:她的答案的第一点不对,看得出来,她也将第一段作为了第一部分,但文章开头并不在于举例,更没有提出本文的中心论点,而在于告诉读者什么是个性,即揭示个性的内涵;文章的结尾也没有强调观点,只是指出阅读与写作的实践告诉我们写出人物的鲜明个性还有许多其他艺术手法。
师:这位同学的看法是正确的。那本文的观点在哪儿提出的呢?
生1:开头肯定没有提。
生2:文章的标题。
(谈颖同学脸憋得通红,突然站起)
谈颖:老师,我认为这篇选文的标题有问题,这个标题观点很明确,态度很鲜明,就是“要”,而文章并没有写到其必要性。不知道――我说得对不对?
师:你说得对!这大概就是你做题时“纠结”的原因吧。那――可以将标题进行怎样的修改?
谈颖:把“要”改为“如何”,行吗?
师:可以,因为文章的重点就在“方法”。大家还可以想一想,如果选文的标题不改,文章的内容需要作怎样的改变呢?
生3:我认为,选文的第一段已经涉及写出人物鲜明个性的重要性了:“才让人们牢记。”但这仅仅是个引子,引出“个性”。不妨可以在第一段后补上论述其重要性的文字。
师:有必要。
(有同学举手)
生4:有没有可能这是一篇文章的节选,而命题老师没有标注?
师:何以见得?(教师始料未及)
生4:因为少了一个部分,常规议论文是三个部分一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这篇选文就是一、三两个部分。
(不少学生点头赞许。有学生在翻苏教版语文教材)
师:是不是还有同学在找发现的依据?
生5:老师,这篇选文来自苏教版语文必修三,61-62页,只不过稍有不同。
师:看来我们同学对教材还比较有印象,那我们不妨就比较一下,看试卷选文和教材究竟有哪些不同,好吗?
生5:标题不同。
生6:原文的第一段没有了。
生7:标志性的词语“首先”“其次”“第三”没有了,“第四”换成了“还有”。
生8:教材的“第三”部分,把观点性的语句“要写出能体现人物鲜明个性的言行”后移了,变成了第二句:“写出鲜明的人物个性,就要写出能体现人物鲜明个性的言行。”
师:那我们就具体分析一下这几处不同吧。首先,关于文章标题,试卷选文的标题已经分析过了,不再重复。教材原文的标题是否恰当呢?是不是也“文不对题”呢?
生5:我认为作为一篇“写作指导”,“写出人物鲜明的个性”这个标题与下面的文章内容是一致的。而且被命题老师删去的第一段“什么是个性……”就是提出了问题,接着比较简洁地分析了其重要性,即分析问题;然后重点谈了如何写,即方法。可以说结构完整。这个标题是可以的,比较朴实。
师:老师先帮助解决命题者为什么删去第一段:这道题目“论述思路”命制的需要。为什么要删除几个标志性的词语?是为了不让我们同学“一目十行”,分析文章思路要稍微用心些,这也是命题的需要。那原文“第三”部分的修改,好不好呢?
生8:我认为,既然没有了序列性的标志,选文这样的修改反而使文章更加衔接自然,适当的转换改变了生硬的排列。我们在议论文的习作中,也应当学学这样的技巧。
师:分析得很好!(其他同学鼓掌)
生9:老师,我认为教材原文好像也有不妥的地方――
师:噢,你谈谈看。
生9:文章的“首先”和“其次”部分可以合并起来,这两部分谈的是怎样才能“写出人物鲜明个性”,而且,就创作而言,熟悉生活是感受生活的前提。
师:你这么一说,勾起了老师几年前读这篇写作指导时感觉,“英雄所见略同”啊。那我们能不能就帮教材编者做点简单的修改?
(学生在课本上行动起来。几分钟后,陆续有学生提供,教师筛选、投影了一份修改稿――
怎样才能写出人物鲜明的个性呢?
注意观察生活、思考生活、感悟生活是写出鲜明人物个性的必备条件。也就是说,要有一双敏锐的眼睛、一个敏捷的大脑和一颗敏感的心,否则,就无法认识人物,更不可能写好人物。了解人物的生活和情感,是写好人物的基础,作者要借助一双慧眼观察生活、熟悉生活。杨绛不留心观察,是写不出老王来的,哪怕老王天天在他面前转悠;高尔斯华绥不熟悉生活,是写不出格斯拉兄弟的,哪怕格斯拉兄弟整天坐在他面前。在此基础上,需要进一步认真思考、学会感受,感受生活的酸甜苦辣,感受人物的喜怒哀乐。正是因为作者对生活中的小人物的命运充满了同情、尊重和爱,高尔斯华绥《品质》中坚守制靴和做人品质而最后被饿死的鞋匠、杨绛《老王》中身处困境却同情关心遭受迫害的知识分子的三轮车夫等底层人物才会如此真实感人,才会个性鲜明,才会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师:没有想到,一道0分答案竟然演绎出这么丰富的内容。刚才这段时间,我们有哪些收获?能不能归纳一下?
生10:对于语文阅读题的解答,不仅需要范式,更需要读懂文章、深入理解文章。
生11:对于文章标题的修改和认定,让我们知道了作文拟题的重要性,标题统帅全文。
生12:对于论述思路的分析与思考,让我们知道了议论文写作怎样才能做到结构严谨。
生13:试卷选文的修改和我们对教材原文的修改,不仅让我们知道了怎样使文章更加顺畅,更提醒我们文章不厌百回改,好文章不仅是写出来的,更是改出来的。
师:刚才几位同学道出了我们大家的收获。我还想补充一点,我最大的收获是,看到了我们同学的质疑精神,不唯书,不迷信资料甚至教材。学贵有疑,学方能成!
教学反思:
这是昨天一节高二语文习题讲评课的一段,回顾课堂生成的过程,尽管我在几处“意外”出现时没有完全手足无措,但课前的预先设计与课堂的实际流程完全不是一回事,原本几分钟就可以解决的一道小题却意外追加了解题方法的掌握、议论文的结构严谨和语言顺畅、文章甚至教材的加工修改等内容。课堂教学活动中,面对“意外”,要注意些什么?
1.善待预设。课堂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我们大都追求亲如一家,教师的准备与课堂的进程、教师所想与学生所得一致;但更多的时候往往是路径不一,有时甚至南辕北辙。任何一位负责任的老师,课前的备课总是充分的,总会精心预设,包括教学目标、教学任务和教学环节等。只不过,具体的教学过程很少是预先设计的教学方案的执行过程,因为,教学活动的过程随时会出现一些我们始料未及的智慧火花,需要我们在课堂教学活动中随时关注。课堂教学既要教师精心的预设,更需要有智慧的生成,绝不能把“生成”看作是预设的“机械操作”,经验丰富的老师都会在生成的课堂中及时捕捉有效信息,并转化为教学资源,机智调整教学目标和过程,借以达到“无意插柳柳成荫”的意外效果。“意外”出现时,预设不能教条,需要善待。
2.肯定质疑。课堂教学中的设疑与解疑,是我们教师常用的教学手段,但如果学生在课堂上对我们的教学内容甚至教材产生某些方面的怀疑,心平气和、饶有兴趣地接受与解决则考验着每一位教师的智慧。怀疑是一门学问,是建筑在深入思考基础上的追求进步的阶梯,南宋哲学家陆九渊云:“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学生的有价值的质疑,如果能得到教师及时的肯定,那就会产生“喜在课堂,功在一生”的效果,这种怀疑精神不仅是一种治学之道,帮助学生在一个个疑问的产生与解决中掌握方法,求得真知,更是一种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的品德与操守,成为学生追求真理、立身行事的精神支柱。课堂教学活动中,任何一个有价值的质疑产生时,教师都要重视,需要放低自己的身段,通过师生、生生对话等方式,或自己解惑,或学生释疑,努力做好一个确定对话思维方向的组织者。“意外”出现时,质疑不是旁逸斜出,需要肯定。
3.重视引导。课堂教学中的正确引导和恰当引导,是教师作为活动组织者的重要责任,教师的主导作用,往往就是借助对课堂生成过程中的活的场景的处理体现出来。教师在引导时,首先应关注引导的方向性,以精彩的点拨作为“激起千层浪”的石子,而不应是简单的投石问路或抱着石头过河,如果方向出现偏差,其结果只能是适得其反,越引会让学生越茫然;其次,要关注引导的有效性,性价比高的引导在于激活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深入思考,合理思考;第三,要关注引导的适时性,“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既不要在学生初步思考前就引导,从而引而不发,也不要在肤浅的问题或不是问题的问题上过分引导,进而浪费时间。教师的引导要努力做到顺应情况,指明方向,巧设坡度,把握深度,控制难度,确定高度,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厘清误区,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意外”出现时,引导不是就事论事,需要重视。
轮车夫阅读答案 篇三一、“活命”:活出高贵的生命
在进行了一番简单的热身(生字词造句、导入)之后,王君老师引导学生找出了本文的文眼――“他靠着活命的只是一辆破旧的三轮车”一句中的“活命”。“活命”二字可谓是贯穿全文的一条主线,王君老师的讲授由此展开。文章中的两个人物,即老王和作者自己,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下无不呈现一种活命的状态。
老王,一个孤独的、贫病交加的三轮车夫;学生们,生活在安逸之中,没有太多生活阅历。为了使孩子们能够理解老王的孤、苦,王君老师采用了转换角色朗读文本的方式,让学生把自己想象成老王,用老王的口吻向杨绛倾诉自己的窘境。北京解放后蹬三轮的“都组织起来了”,老王“脑袋慢”、“没绕过来”、“晚了一步”、“进不去了”……学生模拟老王的讲述,逐渐体会到老王被集体抛弃的哀叹和人生已至暮年的无奈。接着王君老师进一步举例:假设在一个班集体中,只有“你”被全班孤立了会是什么感受?一个简单的实例,学生对于老王那种被集体抛弃的孤独感立马就有了设身处地的领悟,这样的处理看似简单,却恰到好处、充满智慧。老王的“孤独”不仅仅在于没有集体的归属感,他几乎是没有亲人的独居老人。为了进一步渲染老王的“孤独”,王君老师同样采用了朗读课文的方式,但这一次朗读的形式换成了“老王”与“杨绛”(生:老王;师:杨绛)之间的对话,一问一答间,学生感受着老王没有亲人的无依无靠、孤苦伶仃。老王是挣扎在时代最底层的苦力,三轮车是其“活命”的唯一道具,老王所渴望的或许只是有人能够同情和理解他,有人能够平等地看待他,有人能够真正地把他当做一个“人”。王君老师在处理这一部分的时候多次采用了学生朗读的方式,且朗读的形式不尽相同,通过朗读,学生将自己的情感带入到文本当中,尝试与不同的人物产生情感共鸣,从而领悟作者文章中渗透的思想感情,这种教学手段非常值得今后教学中借鉴。
老王渴望的是被人理解与尊重,而坐在三轮车上的杨绛恰好充当了这样一个角色。或许正是在这种“他蹬”“我坐”、“我问”“他答”之间,杨绛和老王在精神上有了一些沟通,老王感受到的是“我”对一个在生存和精神的双重苦楚中挣扎的底层劳动者送去的一丝温暖。而杨绛,作为一个高级知识分子,在灵魂上是何等高贵,可是放在那个年代,却被视为草芥,依旧摆脱不了任人践踏的命运,她的日子又能比老王好过多少呢?王君老师指出,作者杨绛也处于一种“活命”的状态。至此,我们看到,两个不同的生命,一个卑微如尘土,一个本该高贵得如莲花一般,同名同样经历着身心的双重拷打,却同样都有着善良的灵魂,在冰凉的世界里抱团取暖。王君老师将“活命”二字予以升华,将其拓展开来――“活出了高贵的生命”,这样的升华令人为之一振,使得一堂解读文本的语文课变成了解读人生的生命教育课。
二、时代:烙在人物身上的伤痕和隐痛
老王是一个被排除于体制外的人,杨绛是一个糟“文革”迫害的知识分子,他们境遇的窘困是那个特殊时代造成的。时代是人物依存的背景,人物的命运跟着时代的走势跌宕起伏。因此,我们要感受老王和“我”的活命状态不得不追溯到那个特定的年代里寻找答案。然而对于听课的八年级学生而言,“文化大革命”或许只是道听途说来的一个历史名词,对其并没有深入的了解和认识,谈不上设身处地地理解老王和杨绛的处境,更谈不上理解老王和杨绛之间情谊的弥足珍贵。因此,王君老师在对杨绛的“活命”状态做解读时适时地引入了杨绛在《丙午丁未年纪事:乌云与金边》当中的一段话:
我们草草吃过晚饭,就像小学生做手工那样,认真制自己的牌子。……我方知我们这一大群“示众”的都是“牛鬼蛇神”。
这一段的描写是对“文革”时期历史的真实写照,当时的杨绛夫妇都被打为所谓的“牛鬼蛇神”,已然沦为了被清扫、被弃逐的不幸者。通过这段话,我们能够体会到那个年代人与人之间的冷漠,而本该是人人自危的情况下,老王和杨绛一家却彼此关照,彼此传递着暖意,就仿佛黑暗冰冷世界中的一点微光,令人动容。文本是呈现在学生眼前的,而时代背景是隐藏在文本背后的,为了使学生充分挖掘文本、理解文本,王君老师适时、适量地引入背景资料的做法非常值得借鉴。要做到这一点,语文老师光是研读课本是远远不够的,应当始终按照一个学者、一个研究者的身份要求自己,注重日常积累,保持阅读的习惯。
三、细读:万千变化不离文本始终
轮车夫阅读答案 篇四在现实生活中,太多的梦想在无尽的寂寞与感伤里搁浅,于是便有人麻木、愤懑、怨天尤人,紧紧地关闭了那扇通往快乐与幸福的心灵之窗。人生往往如此,有的人活得消极,并不是因为他的现实生活里没有春光,而是因为他暗淡的心境,早已把朝向春光的窗户悄然关上。为什么不打开心灵的窗户呢?梦想能把人带向希望的彼岸。在希望的原野上,生活便显得充实而有活力。我们应该点燃心中的梦想,因为它使我们的现实生活质朴纯真而又绚烂多姿。
【一号美文厅】
蘑菇转了个弯
王奉国
那一年,我面临中专毕业,为了找个单位,天天出去“扫街”,但一无所获。我学的是建筑设计专业,找了几家建筑设计院,人家要的不是博士,就是研究生。一位负责人看着我的简历说,你读书时,还获过不少奖,不错!可是,我们这里暂时不缺建筑设计方面的人才,要不你先来我们这里做个保安什么的吧!等有机会再安排你。
我听了此话恼羞成怒,好歹我也是个优秀毕业生啊,让我去做保安,这还不让人笑掉大牙。我气愤地回绝了那家公司。那段时间我非常苦闷,就回了趟老家。
父亲问我为什么回来,我便把找工作的遭遇向父亲说了。
父亲听后笑了,说,现在像你这样心态的人很多。算了,别想了。山上有很多蘑菇,咱们去采来,我给你做蘑菇汤喝。
我高兴地点了点头。
我和父亲爬到山上时,已经有很多人在那里采了。父亲说,咱们晚到一步。我听了很失望,想今天的蘑菇汤喝不成了。父亲说,咱们摘一些山果回去吧!这里的山果没有打过农药,也是绿色食品呢!
我和父亲摘了满满一麻袋山果,父亲说,今天摘的山果太多了,咱们吃不了这么多,这种鲜东西,搁几天就会坏的,咱们一起背到山下小镇上的水果店去卖给他们。
没想到还真卖了不少钱!这时,父亲让我在水果店等他片刻。
一会儿父亲就回来了,拎了满满一袋子东西。回到家后,父亲给我做了一锅蘑菇汤,我很吃惊,蘑菇不是都让人采走了吗?
父亲看出了我的疑惑,说,蘑菇是我用卖山果的钱买的。我们这里的人喜欢在山上采摘一些东西去卖钱。很多人都在抢时间,我们不一定能够顺利得到,有时候我们不得不走一些弯路,这是没办法的事,因为捷径并不多。可是你不明白这个道理啊!
我明白父亲的用意了,父亲用这件事来启迪我啊!
后来,我还是去了那家公司,做了保安,在那里,我终于找到了一次机会,让领导发现了我的才能。当时领导很惊诧地问我,原来你还是个专业人才,怎么愿意做保安呢,我告诉他,我不来公司做保安,你怎么会发现我的才能呢?
父亲已经使我学会了,让蘑菇转了一个弯。
(选自《小品・美文》)
阅读思考
1.请用简要的话概括一下本文的主要内容。
2.文章第四段用白描的手法,勾勒了父亲的言谈举止:“父亲听后笑了,说,现在像你这样心态的人很多。算了,别想了。山上有很多蘑菇,咱们去采来,我给你做蘑菇汤喝。”这里的“这样心态”是一种怎样的心态?
3.文中最能揭示文章主旨的句子是哪一句?请你摘录下来。
4.“蘑菇转了个弯”有什么深刻的含义?谈谈你的理解。
【二号美文厅】
相遇在梦想与现实的交错中
佚名
古往今来,人类生生世世在编织着梦想与希冀。遥望苍穹,星光闪烁像先人祈福的呢喃和虔诚的祷告;那梦想是如此真实,又如此遥远,因为那是心中不灭的追求,是浮于现实的繁华与幻想。
穴鸠的现实是“决起而飞,枪榆方而止”;溪流的现实是在石缝间浅吟低唱着“靡靡之音”;老马的现实是“眼前飘过一阵鞭影,我只低头瞧着脚下”。它们早已身陷于现实的泥潭而不能自拔,麻木的心灵早已放弃了拥有梦想遥望天边的权利。于是梦想的翅膀飘然远去,现实的枷锁架在脖项。
收回遐想的思绪,我才发现梦想就是天边的星辰,永不熄灭地照亮匆匆的人生;现实就是脚下的土地,踏实而厚重地记录行路的足迹。人,既不能活于华而不实的梦想里,也不要沉湎于现实的喧嚣中。在人生的道路中,应是左边种植梦想,右边种植真实,随时采撷,收获希望。
循着古人的来路,我听到了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的呼唤,这是忧国忧民的呐喊,是杜甫心中最大的梦想。收回目光,我听到了鲁迅先生仰望星空的感叹:“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这是先生“用笔救国”的梦想,他纵然对现实失望,但没有绝望,彷徨中的呐喊唤起了国人的奋起和努力。
追溯着世界的文明发展历程,我看到了麦哲伦环游世界的梦想,他用广阔的胸怀迎接波澜壮阔的海洋,用梦想书写着生命的厚重与责任。纵使行程中的他遭到土著人的屠戮,现实的残酷却没有将他的梦想抹杀削弱。后人沿着他梦想的轨迹,走向世界。收回目光,我看到了马丁・路德・金的梦想,丑陋而顽固的现实一次又一次打击着这位“追梦者”,但他的梦想凝集了所有黑人的正义和力量,现实,终于因他的执著而跪拜在这一伟大民族战士的脚下。我又看到了徐本禹朴实无华的笑容,他没有像自己的同学一样追求花前月下香车宝马,更没有因现实的残缺而逃遁,而是倾自己的梦想于偏远支教队伍之中。他们,都是现实中坚强的追梦者!
循着古往今来的道路,我探头仰望天边的星空。梦想与现实交错在人的生命中,让我们用胸怀天地的凌云壮志拥抱梦想,用虚怀若谷的情怀书写现实中华美的篇章吧!
(选自“国光语文博客社区”)
阅读思考
1.请你从内容和语言方面对文章第三段画线句子进行赏析。
2.文章第二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证明了什么观点?
3.本文作者的中心论点是什么?请你用文中的相关语句加以回答。
4.文章旁征博引,论证充分,具有极强的说服力。请结合全文内容简要地加以分析。
【三号美文厅】
寻找那片原野
刘相法
我在生硬的石板路上消磨我的清晨。
现在,密封天空的阴云有些凉意,没有喜鹊在枝头鸣叫,没有鸽子在空中盘旋。我有些倦了吗?我想依靠在梧桐树粗糙的树干憩息,在树叶萧萧里感受这个清晨的滋味。一个个的日子在树叶的脉络里变老了,苍白如同烟雾。一个诗人捡起树叶作诗,一个女孩把树叶踢飞,一位老人坐在树叶里拉胡琴,不远处有三五个妇女在作球操,人们似乎都在演绎生命的律动,而忘却大自然的表情。我则不然。这时候我独自在寂静里听我内心的呼唤。我听见在静止的时光里的歌,总在重复着同一个音符,索然无味地延伸成绳索把我缠绕。我看见苍白把平淡无限扩大,像一张网困住我的思绪。我想,大约我不在平淡空闲里窒息,就在苍白忙碌里挣扎。
这时候,你跑来了,告诉我你的梦,你迷离的梦。
你梦见头顶是蔚蓝的天,有白鸽飞翔;身边是碧绿的湖,有天鹅悠游。
我觉得你有种甜蜜的美在外溢,在这样的情景里,你的灵魂一定循着同样的频率舞蹈。
快说吧,让我随着你的梦在一种神奇的境界畅游。
你走在白云铺成的路上,初秋的风把知了的声音吹遍城市的每个角落,让忧愁褪去沉郁;火热的太阳燃烧着城市的每根神经,让你的激情燃烧。
成串的紫葡萄熟了,蜂儿在花丛歌唱,你心中也酿造了一首美丽的儿歌,酸酸甜甜……这个时候,我蜕变成一只蝴蝶,飞入你的梦境,和你一同寻找你的憧憬。
我们踏着时光的步伐,迎着季风行走。在这时候,我想起了很久远的事情,那天我在山中的一块青石上坐着,看着白云在青峰缠绕而沉思。一个牧羊的白须老人过来说:白云恋着青峰永远不能远走高飞,去看天下风景!在高山上能看得很远,起伏的山连绵不绝,海浪般涌向远方;河流似玉带,道路像白练,房屋像棋子。这就是大风景。人应该看大风景,这使我想了好多年。我想怎样使自己游离细微的尘埃,摆脱琐碎的羁绊,在广袤无垠的天空自由翱翔,去真正把自己融入辽阔和清远,感受一份博大。
我追寻的意境和你的梦不是吻合了吗?
于是,我们共同寻找你梦中的天空、湖水和天鹅;清晨的儿歌,黄昏的童话;白云下的密林,林中那属于我们自己的小木屋。
那里有一片花园,我们精心培育各种花草,让七色花在四季美丽地开放。我们就完成一个信念――让青春永恒与芬芳。
但是,阴云又起了啊,多变的天空就像人们的思绪。人总离不开万丈红尘的困扰。忧虑、烦恼等灰色层层叠叠地涂抹成心的阴影,将那片蓝天覆盖。幸好白鸽起飞了,划一道亮丽的线,把忧郁带入八月的天空。
我们找到了一片绿草地,我想,我们就在这里耕耘吧!脚下有澎湃的河流,供我们灌溉这片丰茂的园子。
我们应该守住那个梦境,并让梦成为现实而不懈地开拓。太阳出来的时候,梦就融合成丰美的金黄。
我想说,在这个阴云密布的早晨,我之所以彷徨在这个广场的一角,是我把那个梦失落了,我正在迷茫的烟雾和绿野里徘徊。是你带来一支黎明的歌,让我在这个寂寞的白昼里不再孤单和迷失。通向那片绿色原野的路,已经从梦里延伸了。我们所需要的就是去寻找,寻找那个心灵的栖息地。
(选自“红袖添香网”)
阅读思考
1.联系全文来看,题目中所说的“那片原野”具体指什么?
2.如果你在现实中遇到困难和挫折,灰心失意的时候,你该怎么办?请结合本文谈谈你的看法。
3.文章倒数第二段中,作者写道:“太阳出来的时候,梦就融合成丰美的金黄。”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有人说,文中的“你”是指为“我”点燃梦想、播种希望的某一个人。对此,你怎么看?请谈谈你的理解。
本期参考答案
《散文阅读讲练之写人散文》
阅读训练一:
1.①chuāi②瘠。2.示例:(1)运用比喻、排比的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山中不同季节和景色的特点,表现了看山老爹痴迷于这片山林。(2)形象地写出了看山老爹早出晚归看护山林的勤勉、痴心,同时也写出看山老爹爱护山林,以山为家,执著如一。3.“广阔”写出看山老爹眼里、心中装着整个绿色的山林;“窄小”写出看山老爹的生活中只有绿色,绿色是他的一切,没有其他杂念。这看似矛盾的词语,实际上是强调看山老爹对这片山林的热爱。4.无量的绿色无量的财富。5.是老爹一天的活动;人物的思想情感和老爹对山林的爱;山林被砍伐。6.提示:可从精神品质、性格特点、形象意义等方面入手分析。
阅读训练二:
轮车夫阅读答案 篇五一、偏执的独裁
《季忧兰》这篇小说,几乎穷尽了作者的语言技巧,俯首皆拾的比喻,比喻连着比喻,比喻之后铺垫着隐喻,接踵而至,让人透不过气来,我仿佛看见一间间仍镶着花边漆着金粉却荒凉破败的皇室楼阁。论比喻的功夫,钱钟书的《围城》恐怕做到极致了,诙谐幽默,精妙绝仑,而且信手拈来,如有神助,但即使这种“比喻不能承受之轻”,也存在不少争议。《季忧兰》的比喻,多是沉重灰暗的,这种“比喻不能承受之重”,恐怕与我听《季忧兰》这首乐曲的感受是一样的,冷逸幽清的古琴声中,不时传来扣人心弦的一击,不由让人心头一紧。但不管怎么样,《季忧兰》完美地展示了吴纯的修辞技巧和语言天赋。
为什么我要对《季忧兰》读上几遍?我想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小说的现代派特征,融合了大量现代派小说的叙述方式,甚至更加接近于超验主义色彩。小说没有老老实实地按照普遍的叙事方式,讲述一个大家喜闻乐见的故事,而是将大量故事情节要么隐藏、打碎、分散在小说的各个地方;要么把它镶嵌在大量诗化的语言魔盒当中;要么揉合在一些意识流、隐喻及时空的错位当中;小说还常常出现大段大段臆想式的自由幻想。阅读《季忧兰》,如同进入一个迷宫,需要重新组合、拼凑故事情节,填补叙事的残缺和空白,加上对小说营造的整体氛围的体会和感悟,进而完成一次真正的阅读之旅。可见,它不是读者通常所期待可读性写作,而更像是可写性写作,小说的语言与情节既订立着契约,又无时不刻企图撕毁这种契约。应该说,这种小说形式并不新鲜,西方现代派小说大师卡夫卡、博尔赫斯、乔伊斯等等已然是巍巍高峰,《季忧兰》无疑是吴纯对现代派小说的一次尝试。
《季忧兰》的故事是这样的,因负债逃亡他乡的徐良回到村里,与他的妈妈徐兰过着深居简出的日子,然而,除了徐兰偶尔哼个小曲儿,他们的日子根本没有重逢的喜悦,反而更加阴郁。几年前,徐良的女朋友孙传芳怀了他的孩子,却一声不吭地出走了。这块石头压在徐良的心头,让他日复一日地沉浸在无边的痛苦当中。他内心滋生的心灰意冷的情绪,感染甚至对抗着徐兰的母爱,以至于徐兰心灰意冷,甚至准备去死。在我看来,小说至少存在结构上的四重门,第一重门是徐兰对徐良那种发自内心的爱,遭遇徐良的冷漠、抗拒,母子感情无法圆满融合;第二重门是徐良对失踪的孙传芳以及未见过一面的儿子的情感寄托,那种来自骨子里的有点儿负罪感的思恋和幻想,摧垮了徐良的生活勇气与信心;第三重门是在小说首尾处,作为叙事者的“我”的妈妈告诉“我”的老叔去世了,让我有一种“落入一种似曾相识的圈套”的感觉。第四重门,也是解开小说主题密码最关键的一个钥匙,徐良性格孤僻、敏感而冷漠,欠债、与孙传芳未婚同居,甚至逃避现实,为了躲债逃亡他乡。与他的身世有没有关系?大家想想,徐良是徐兰的儿子,为什么都姓“徐”,是不是家庭变故或者其它原因?这四重门探析下来,不难发现徐良的生活现状与家庭,其实有着深深的渊源,他要面对的是过去的家庭遭遇,当下与徐兰、孙传芳的关系,将来与未见面的孩子等多重家庭伦理危机。《季忧兰》呈现的,恐怕就是单亲家庭的残缺、冷漠、孤独、绝望的危机及其所引发的社会危机。
回过头观豹之一斑,会发现吴纯的叙事伦理是较为统一的,灰冷的语调传递出一种悲戚,沉重的比喻压制着绝望,破碎的情节无法轻易安放,撕扯的语言简直就是命运的投影。我想,这对于吴纯处理这样一个故事,是一种较为明智的策略。问题是,吴纯的小说,是否都采用,或者存在这样一种叙事的策略?我在网上搜索到吴纯写于2012年的一篇日志――《写作就是自我的独裁》,其中写道:“小情绪却真实存在着,自己不是个很会表达自我的人,悱恻炽热的抒情已不是拿手好戏。我说过我必须把痛苦的沉淀转换成另一种东西,这也让我无法直接说出,或者说选择那种大家称之为诚恳的品质。失败者的表达自我,为自己的想象笨拙地做着勾画,诗歌曾给予了我一个疆域,却被提醒那是个遍布缺陷的囹圄,惜字如金和步步为营是矫情,于是开始处于一种表面上被保护,内在却处于全盘溃败的矛盾境地。”小情绪,诚恳的品质,诗歌的疆域,镀上语言以保护自我,内在却处于全盘溃败的矛盾境地,用这样的视角来观照吴纯的《季忧兰》,我想是比较契合的。我们进而可以大胆假设,吴纯与她个人内心真实的情感,与时代,与社会,始终处于某种焦虑和恐惧,她的写作就是为了解放自己的恐惧,像加缪一样,不断斗争和抵抗,以守为攻,从不妥协。
我们把《季忧兰》这篇小说推而广之,把它放到当今社会的视角中,单亲家庭对下一代造成那种不健康的心理,由此给我们提出了另外一个面向未来的问题:失踪的孙传芳和她的孩子将面临怎样的命运呢?如此一来,我们会发现吴纯的文学力量还是挺强大的。不仅如此,吴纯还在其它短篇小说中,一如既往地展现着这种力量。大家所知道的《驯虎》,就是一篇计划生育题材的小说,小说对现实批判性已无须赘言,但我认为它的精彩之处还在于,这种批判只是一个节点,吴纯却把它放置在了时代与社会、驯服与妥协、人类和动物等构成的寓言图谱的神经网络当中,把计划生育的历史时代对当下时代的家庭带来的阴影及家庭关系的各种危机,用孟加拉虎对驯虎师的恶变影射出来,更具有张力和震撼力。
二、危机的延续
相对于《季忧兰》,我更喜欢《烧衣》。《烧衣》这篇小说的文化内涵更加深刻,它多了一些文化关怀的东西,因而熨平了小说人物本身的心理斗争、情感撕裂,使之不那么灰冷阴郁,让人看见更为宽广的前景,残阳喋血,阳关万里。它讲述的是一个香港大学老师隽景怀来到粤东一个乡镇进行戏剧方面的资料搜集,在一次人身事故中,被一个踏三轮车的车夫刘大臣救起,从此两个人交上了朋友。同命相连的是,两人的老婆都已离他们而去,他们属于所谓的空巢家庭。在隽景怀的引导下,刘大臣爱上了唱戏。有一次,刘大臣特意去香港寻访久违的隽景怀,寂寞的心灵碰撞出了火花,离别时,倾心演绎了一场传统的古典戏曲,一种语言通灵了另一种语言。之后的一个的冬天,同样隽景怀来到内地,他和刘大臣依旧坐在榕树头喝酒,以至于大家都感到眼前的景象不真实。相聚是短暂,离别又是常情,直到隽景怀站在关口向他挥手,从此又是各自两个世界,南唐李后主的《去国归降》又清幽地唱响了。舞台是根本不存在的,他们走在了一起,依靠唱词的诡谲发声、凄绝甜蜜的多声部,两种语言汇聚成河,五声九音从时空的隧道里穿行而至,此起彼伏。――大学老师与乡村三轮车夫,身在两岸,心在一处,拉车与卖花,此岸与彼岸,相逢与离别,幻像与真实,小说呈现的隔阂与对比无所不在,但是由于隽景怀和刘大臣两个人同命相连、惺惺相惜,架起了一座传统戏曲的彩虹桥梁,他们的命运在戏曲或者文化当中超越了时空,两个单身男人,两个空巢家庭,在另一个世界找到精神的寄托。应该说,《烧衣》这篇小说的魅力,正如它的名字一样,既迷幻,又迷离,更加迷人。在这里,吴纯对空巢家庭的关注,已不像《季忧兰》中流淌的寒蝉凄切、对长亭晚的心绪,不像《驯虎》中驯服的老虎忽然释放兽性的恐怖,《烧衣》的传统戏曲的文化因子,浸淫着命运的悲喜交集,显得温和了许多。
吴纯对着现代家庭问题的关注,还不止《季忧兰》《烧衣》《驯虎》,《愿望熊》《采青》《父亲的小船》《猎鹿》等无不如此。《愿望熊》揭示了青少年成长经历中的精神守护与叛逆,带点童话和私小说的色彩,几乎没有什么情节,应该算是吴纯的实验小说。《猎鹿》探讨的是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心理影响,总的看来也是家庭问题的一种,《猎鹿》不但带有童话色彩,而且几近于一个隐喻,就是熊与鹿,“我”和“成人”之间构成的一种危机般的隐喻。《父亲的小船》也是以少年的视角,为读者呈现了一幅由于家庭变故,内心受到伤害的少年成长图景。小说的忽然转向的下半部分,这位少年与其他两个同龄人,结成少年帮,在河边幻想,做出一些吸烟、斗殴、彻夜不归等叛逆举动,流露出空旷阴冷的虚无。在这些家庭背景之下以“我”为叙事主体的少年成长小说,“我”都以不同程度、不同方式反抗、逃避、甚至叛逆。这些小说中,没有一个欢天喜地的兴奋热烈的“我”,没有一张天真可爱的脸孔,吴纯为我们布下了这样一张灰色叠加蓝色的冷风景,风景中立着一间荒凉而残缺的小屋,小屋里有一个孤独的小孩,他用厚实的衣服把自己包裹起来,冷漠的外表,眼神里透露出一种热切期待,那是对家的向往。
从《愿望熊》《父亲的小船》,到《季忧兰》,再到《烧衣》;从“我”作为叙事主体到“我”的淡化退场;从最早的对一只泰迪熊玩具的依恋,到作为一种语言的传统戏曲演绎,吴纯的小说其实存在一个延续的脉络,就是岁月不断增长,视角不断放大,家庭危机随之不断延续。特别是《烧衣》,显然急剧释放了这种危机的可能性,上升到文化关怀的层面,让人耳目一新。我不想在这篇文章中大费口舌痛斥当今社会家庭危机引发的种种恶果,也不想杂陈种种家庭问题及家庭危机的当代小说,我想指出的是,吴纯对于家庭危机那种独特的叙事“经验”,当舒缓或者解除了语言、结构等修辞重荷以后,将会创作出更加出彩的作品。
三、过度还是过渡
我们再回过头来看看吴纯小说的语言如何从过度转至过渡。偏执的独裁者――这种语言或者风格的绝对自信,带来的阅读难度不言而喻。如果不是反复阅读她的小说,我很难发现其中的叙事奥妙,也很难欣赏到那惊鸿一瞥。吴纯的小说,经常采用一种颇为隐蔽的复调式叙述结构,其间设置了更为隐蔽的文本密码,需要在完全破解之后,重构小说的叙事宫殿。吴纯那种童话寓言式的现代叙事,混合着自我认同的困扰,夹杂着无处不在的孤绝与抗拒,她的小说话语空间,常常以鬼魅、阴郁为基调,混合超验文学、现代派以及女性叙事而形成的话语残片,既狭窄,又宽广。毫不隐瞒地说,吴纯的小说差点让我落入先锋小说或者现代派小说的叙事圈套。
抛开著名先锋作家残雪不说,吴纯的小说,让我想起了盛可以。这位“70后”女性作家在表达自己对生存和人性的理解的同时,其语言艺术表现出一种锐利的“冒犯之美”。她创作前期的语言是狂欢的、波涛汹涌般的语言;后期逐渐走向节制,静水深流,其散文一路多半如此。盛可以语言的独特性还表现在文本中无处不在的比喻、通感和反讽等修辞手法,穿透迷雾的比喻,撞击感官的通感,具有力度的反讽等等,这些充满着“冒犯之美”的修辞语言犹如闪亮锐利的刀刃,穿透了生活的表皮,使之露出真实的内核。(周婷《锐利的“冒犯之美”――盛可以独特的语言艺术》)对于读者而言,吴纯和盛可以的小说,确有许多异曲同工之处,然而,由于吴纯追求的是语言的自我独裁,关注的是现实和不断延续的家庭危机问题,或者是自我身份的确立和认同危机,她的修辞基本上立足于故事本身,所以更多的,我认为她是在“冒犯自己”。
回到禅宗里面“指月不二”的这段公案,我似乎又要警醒自己,不要执着于吴纯“冒犯之美”的修辞语言,不要执著于手指,要看到月亮。对吴纯的阅读当中,我其实还看到另外一个吴纯,就是孤独绝望的背面,流淌着一颗渴望圆融澄明的热切之情的吴纯。正如她自己所说的,写作本身就是一件矫情的事情,犹如一个纠合泪水、龌蹉、爱情等等成分的化合物。小说就有这种向着现实和内心之外的世界延伸、无法辨别孰是孰非的迷人境地。这种偏执的独裁,会让自己心甘情愿地自伐。我想,吴纯小说执著地追踪着这种迷人的境地,换个角度看,其实有一片不妥协的精神领域。
“80后”女性作家的家庭危机叙事,不乏孙频、蔡东等。孙频的《十八相送》《罂粟的咒》《铅笔债》等家庭叙事范畴小说,揭示了强烈的女性意识,主要呈现了现代女性面临的各种灵与肉的困惑、纠结、疼痛,总体来看,她是通过一系列家庭、婚姻、爱情题材小说,形成问题的叠加,立足女性为中心,辐射家庭危机叙事;蔡东的《断指》《天堂口》《往生》等家庭叙事题材小说,则似乎宽广澄明了一些,特别是《往生》,它不仅有心碎,而且还有心软,它以细腻的语言和悲悯的情怀,描绘出老年人面对疾病和死亡时的无奈、困窘和挣扎,更重要的是它体现了家庭成员中建立的善意、体恤与同情。而在吴纯那里,呈现多于关怀。这就是我要对吴纯的写作提出商榷的地方。在吴纯那强大的叙事压力面前,读者可能留有巨大的回旋余地。在她的小说中,除了《烧衣》用戏曲这种“另外的语言”沟通了两个空巢男人的孤独与隔阂之外,其余皆显得无力,我们不说文以载道,小说要给出什么样的答案或者提出何种解决问题的策略,至少在无用之用层面,吴纯小说中的关怀和同情是不够的。古今中外著名的作家,同样面临各种各样的残酷现实处境,战争动乱、意识形态、社会、生活、家庭等等,虎狼虫豸一般,侵蚀现实的美好。但为什么他们创作的作品可称为经典,我想,不是这些作家在现实面前充当壮汉勇夫,圆滑,或者调停、逃避,而是因为无一例外的,这些作家都怀着一种关照、同情和宽恕之心。所以我认为不论是“80后”小说作家,还是其他代际的小说家,灵魂当中都该永恒地点燃这盏飘摇的油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