呱呱美文网  - 为您分享正能量早安心语语录的句子

关于打雪仗的作文精选6篇

admin

点击全文阅读

关于打雪仗的话题作文【优秀9篇】推荐度: 写打雪仗作文300字【精彩8篇】推荐度: 打雪仗作文350字(优秀9篇)推荐度: 打雪仗作文400字优秀3篇推荐度: 打雪仗作文400字【优秀8篇】推荐度: 热点范文

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吧,写作文是培养人们的观察力、联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记忆力的重要手段。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该怎么写吗?以下是一米范文可爱的编辑为家人们整理的关于打雪仗的作文精选6篇,欢迎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关于打雪仗的作文 篇一

一、明确范围,一网打尽。湖北高考对名言名句的默写范围每年都不一样。以2013年高考为例,除了必修1~5所要求背诵的27篇古诗文(其中5篇只要求默写其中一部分)、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7篇古诗词外,还要加上初中6篇古诗文(此6篇古诗文每年都有变动)。所以,在新的湖北高考“考试说明”未公布之前,我们要对上一年的所有篇目“一网打尽”地识记;在“考试说明”公布之后,再有针对性地微调。

二、结合“考试说明”,正视背诵要求。有些课文虽然近几年一直没有考过,但课后“研讨与练习”明确要求背诵的,必须背诵,因为,既然课本要求背诵,就说明该文有背诵的必要,也就为高考默写本文名句埋下了伏笔。若平时不加强识记,待“考试说明”公布之后再“临时抱佛脚”就很被动了。如《沁园春·长沙》《苏轼词两首·定风波》和《辛弃疾词两首·永遇乐》等篇目。对于课本没有要求背诵而老师要求背诵的篇目,我们也同样不能小觑,如《离骚》《琵琶行并序》《李商隐诗两首·锦瑟》《师说》等,课文并没有要求背诵,而2013年湖北高考则明确要求“背诵”《离骚》中“长太息以掩涕兮……岂余心之可惩”段和《琵琶行》《师说》全文。

三、依据诗、词特征,揣摩、推测上下句。古诗特别是律诗讲究平仄、对仗、押韵。据此特征,我们可由所供名句来推导其上下句。例如默写杜甫的《登高》时,我们常常将“万里悲秋常作客”的对句写成“潦倒新停浊酒杯”,如果我们回顾一下律诗知识,则会发现对句衔接不当。因为律诗的颔联与颈联必须对仗,所以,要重新考虑与出句对仗的那一句——“百年多病独登台”。再如,我们在默写《锦瑟》时,往往将“蓝田日暖玉生烟”的出句写成“庄生晓梦迷蝴蝶”,对照律诗知识即可发现其错误:“蓝田”与“庄生”可对仗,“日暖”与“晓梦”亦勉强对仗,但“玉生烟”与“迷蝴蝶”则完全不对仗,再回顾其他句子,就可发现出句应该是“沧海月明珠有泪”。

对于词而言,词牌决定了词的总字数、各句字数和平仄等,相同的词牌,其总字数是相同的,各句字数也一一相应。如果我们记不清所要默写的词句,则可通过相同词牌的词作进行联类推导。比如,在默写《沁园春 长沙》的下阕“携来百侣曾游。 ”时,有很多同学误填成“恰同学少年”,回顾一下《沁园春 雪》的下阕“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即可发现,下句应该是由一字领起的八字句,再细细琢磨,即可发现,此处应填“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四、知人论世,瞻前顾后,准确联想上下句。有些名句似乎可“通用”,即放入两首诗中貌似都讲得通,这时,就需要我们“瞻前顾后”或知人论世地全面理解了。如王维《送元二使安西》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和高适《别董大》的“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貌似可互换。但我们“瞻前顾后”会发现,“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含婉约味,而“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含豪放味。并且,王维是唐代山水田园诗人,多写山水景物和离人别绪,偶有军旅作品,其基调也不甚昂扬;而高适是唐代边塞诗人代表,其诗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所以,“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应紧随婉约的“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句,而“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则应上接豪壮的“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句。

五、字义识记,准确作答。不可否认,我们在默写时,有时对诗、文句中的字义弄不清楚,从而提笔写错字,这就要求我们理解字义,准确识记。如杜甫《蜀相》中的“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很多同学想当然地把“襟”写成了“巾”。若理解了“泪满襟”是泪水沾满了“衣襟”,也就不会写错了。再如,白居易《琵琶行并序》中“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很多同学老是把“幽”写成“忧”,这也是不解字义所致,作者在文中的意思是“幽深之愁”而非一般的“忧愁”。

另外,还要注意通假字。默写的名句中有通假字的,一定要写诗句中的原字。如苏轼《念奴娇》中“一尊还酹江月”中的“尊”通“樽”,李密《陈情表》中“夙遭闵凶”的“闵”通“悯”,苏轼《赤壁赋》中“举酒属客”的“属”通“嘱”,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中的“冯”通“凭”,等等,我们在作答时都不能写成通假字,都必须写出原字。

六、非常识记。有的诗句,按现在的语序识记往往拗口或不合规范,这就需要我们“非常”识记。如杜甫《咏还古迹(其三)》中“环珮空归夜月魂”中的“夜月”就常被错写成“月夜”。再如李密《陈情表》中“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很多同学自作聪明:祖母与李密乃为“祖、孙二人”,于是将其中的“母、孙二人”错写成“祖、孙二人”。岂不知古汉语中的“祖”在表示亲属关系时,专指“祖先”或特指“祖父”,而“母”则泛指“女性长辈”。

七、全部写完,最后定稿。在高考中,考卷和答题卷是分离的,高考阅卷只看答题卷。这就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方便:把所提供的全部八小题全部默写下来,试卷上怎么写都不要紧,而在往答题卷上誊正五个小题前,再一句一字地斟酌,非“十拿十稳”者不要轻易誊到答题卷上。

最后,我们还要避免两个误区:一是做得越多,越容易得分。高考阅卷是按你所作答的前五个小题来评分的,前五个一旦有错误即扣分。如果你把八个小题全部做完,前五个有这样那样的的错误,即使你后三个完全正确,本题也只能得分。所以,我们只选做“十拿十稳”者;第二个误区是“卖弄”“书法艺术”,解答这道题时,字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要像小学生一样一笔一划地写,切勿卖弄。

名句默写题极易得满分,但大多数同学因没有技巧意识而失分,这是很痛心的。掌握了以上技巧,本题拿满分即不成问题。另外,我们要对名句识记有一个正确的认知——除了挣这个5分,还能为我们的写作增色不少,更能增强我们的文化底蕴。

请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限选其中的5个小题作答,如答题超过5个,按所答的前5个小题计分)

(1)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__________________ ,不求闻达于诸侯。(诸葛亮《出师表》)

(2)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__________________ 。(苏轼《赤壁赋》)

(3)故木受绳则直,__________________,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

(4)__________________,塞上风云接地阴。(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5)__________________,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6)__________________,岂余心之可惩?(屈原《离骚》)

(7)心非木石岂无感,__________________。(鲍照《拟行路难》 )

关于打雪仗的作文 篇二

在韩剧中常常看到这样的情景,男主角每天都生活在忙碌之中,却在某一天的早上突然喝到爱人煮的海带汤,这才想起当天是自己的生日,于是感动莫名,两人的关系自然逐步加温……

而小编个人也有被同是“哈韩族”的朋友在生日当天请喝海带汤,并讲这个汤的典故给自己的经验,想起来真是一份温馨的回忆呢!海带汤口味清淡、健康营养,重要的是它是韩国人在生日时必喝的汤哦,就像我们中国人过生日要吃长寿面一样!不过之所以在生日当天喝海带汤并不是因为海带长长的像面条一样代表“长寿”,而是为了纪念自己的母亲,因为韩国女人产后都要喝一碗海带汤的。在韩国,海带被认为是很滋补的东东,《大长今》里,升为御膳房最高尚宫的长今,为朝鲜王烹制的第一道菜也是海带汤。所以,建议哈韩族在生日那天喝一碗海带汤吧,给自己过一次“韩式”生日!不过你也要记住,考试前就不能喝海带汤了,因为在韩国这有落榜的意思。

《三只小熊》是《浪漫满屋》里面宋慧乔唱的歌,也是在韩国几乎人人会唱的童谣。《浪漫满屋》热播之后,憨态可掬的乔妹连同这首歌在中国一起火了起来。比起当年的《I believe》,《三只小熊》可以说更是脍炙人口了吧,身为韩饭的你怎能不会呢?就算是对韩语一窍不通,只要配合我们的中文模拟发音,包你一分钟内就能学会!建议配合宋慧乔的动作,在圣诞联欢会上表演给大家看!

歌曲:三只小熊

中文:三只小熊住在一家

韩语发音:共sei骂里嘎旱季bei一搜

中文:爸爸熊、妈妈熊、小熊

韩语发音:阿巴宫 哦马宫 诶gi宫

中文:爸爸熊很胖

韩语发音:阿巴宫亩咚咚 en-ei

中文:妈妈熊很苗条

韩语发音:哦马公木南希捏

中文:小熊很可爱

韩语发音:诶gi宫亩那不gi亚瓦

中文:一天一天长大着

韩语发音:o song o song砸浪打

(仅供娱乐)

在韩剧中,一些在我们眼中看似平常的食物被往往被演绎得十分金贵,让不少FANS大生疑惑。比如在韩剧中排骨经常会被包得很体面来送人,而受礼者也都非常的开心和满足。在《看了又看》里面,校长家的姑姑带了炖排骨去看银珠的弟弟,就被校长斥为“行贿”,可见排骨有多么贵重。而在《黄手帕》里,美玲家买了排骨就没钱交保险,也让人觉得太夸张了点。其实这些都是韩国的真实国情,并没有虚张声势的成分。在韩国,人均收入高,但物价更高。因为土地少的原因,食物可能比电器还贵,肉类和水果,价格更是高到离谱呢!吃一次排骨约合人民币1000元,而一个西瓜则至少要200多元……够令人咋舌的吧!说到这里,理解我的意思了吧,你是否应该赶紧回家痛快地大吃一顿,体会一下拥有排骨的幸福感呢?呵呵。

关于打雪仗的作文 篇三

【关键词】创设情境 感悟课堂 内化反思 专业成长

几年的艺术课堂实践使我深深地感受到,艺术课堂的活跃不应单单是形式上的热闹,更应是思维上的一种活跃,一种触动,一种感悟,一种深思!

一、创设情境,激活课堂

早在20世纪20年代,陶行知先生就倡导“六大解放”,即解放学生的眼睛、头脑、双手、嘴、空间、时间。陶先生的教育思想要求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得到应有的实践与锻炼,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在我们的艺术课堂上也是如此,我们要学生愿意上课,并在课堂中学习到很多不管是新鲜的、还是有趣的感性知识,抑或是枯燥的、乏味的科学知识,都必须善于解放学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设情境就是一条很好的途径。

二、感悟形象,深入课堂

在以知识传承和技能训练为主的传统课堂上,教师会着力营造一种严肃、有序的学习氛围,其结果是课堂通常成为教师表演的舞台,而学生变成了一些可有可无的配角。课改的目的之一就是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艺术课程尤其如此,它的人文性、感悟性决定了艺术课堂的学习更注重实践与感悟的综合运用。

以《晶莹的雪花》为例,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感受雪花的晶莹剔透、纯洁美丽,我设计了讲一讲“雪花的故事”这个环节。首先,请学生说一说冬天里你有什么快乐的事?结果,很多同学都说了玩雪球、打雪仗,而且说的时候都是眉飞色舞、津津乐道,于是我问道:“听了小朋友们的描述啊,老师也被吸引住了,能告诉我,在玩雪球、打雪仗时你的心情是怎样的吗?”“非常高兴!”一个同学抢先回答。还有的同学说:“虽然下雪时外面的天气很冷,但是我们在打雪仗的时候 一点儿也不觉得,反而觉得很暖和。”“是啊。”我接着说,“在寒冷的冬天,可爱的雪花不仅能和我们一起尽情地玩耍,它更有着很多动人的故事呢!想听吗?”“想!”

于是,随着音乐伴奏,老师讲起童话故事:“这场雪下得真大。雪花把树枝盖得满满的,压得弯弯的;地面上粉白粉白,积雪已经有几寸厚了;小木屋顶上,像铺了一条厚厚的白绒被。不过,到晌午时候,雪就渐渐地停了。小木屋里住着兔妈妈一家……”小朋友们被故事里的人物深深地吸引住了,等老师讲完后还意犹未尽,有的小朋友问:“老师,那么雪孩子哪儿去了啊?”“ 雪孩子最怕热,他融化了,变成了水!”另一个小朋友抢着回答。“听了这个故事,你觉得雪孩子怎样?”我引导着。“非常的勇敢。”一个孩子说。“非常的高尚,为了帮助别人,宁愿牺牲自己。真伟大!”另一个说。“是啊!雪孩子为了小白兔,舍己为人,他的心灵多么美丽啊!”“我们应该向雪孩子学习,它的心灵是那么的纯洁,高尚!”

三、内化反思,升华课堂

随着“教师即研究者”这一崭新观念的确立及教师专业化的发展,作为联系教师先前的教学经验与今后的教学行为之间的桥梁――反思,已经成为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著名教育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的教师成长公式:“成长=经验+反思”已经被我们广泛认可,它有助于我们思考教学环节中的疏漏,有助于我们今后教学的改进与完善。那么我想,在课改倡导下的“自主性学生”的学习,也应是一种探索-学习-反思的过程。学生在学完一个知识,认识一个事物后,就应给学生足够的空间,让他们进行独立思考,从而更好地认识这个知识或事物,并对他今后的认知产生积极的影响。

再以《晶莹的雪花》为例,通过情景创设,听赏歌曲,制作雪花,最后展示雪花的作品等内容,事实上已完成了所有教学内容,已基本达到教学设定目标了,但我总觉得这样的教学还不够深入,于是我在课堂结束前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小朋友们,你们的雪花制作得很漂亮,但是你们可知道,美丽的雪花正面临绝迹的危险?”请看报道:“温室效应可能导致北极冰雪世界消失。看了这则报道后你想到了什么?”于是同学们陷入了深思,终于有同学举起了小手说:“我从报纸杂志上看到,这是环境污染导致的结果,我们应该注意保护环境。”

关于打雪仗的作文 篇四

是历史。历史的脚步让我们刚刚说的话、做的事,成为过去。我们多么想让历史重新来过,打量一下青年、中年、老年,甚至带我们穿越到历史的现场。凌力老师的这部《暮鼓晨钟》似乎透过时间的回环和空间的新旧,直接拉回到了康熙八岁到十七岁之间的经历。康熙的历史显然比我们要艰深得多。顺治皇帝二十三岁去世,康熙八岁即位。他的即位来得极其突然,因为年幼朝廷所有的事务由鳌拜等四位辅臣把持,皇权旁落。四位辅臣是满族,马背上夺天下的大臣们一心想为自己的宗族获利,不断欺压文官,压榨百姓,排斥西洋科学。这些弊政让有识之士接连上书请求革新,比如不断上书的吕之悦、陆健等老书生,可是越是上书,越要打压,甚至引来杀生之祸。极为夸张的是西洋的历法明明准确测出日全食而主事汤若望依旧成为被人嫌弃、耻笑的孤独者。年轻的皇帝和年迈的太皇太后如何处理窘境?此外,小皇帝还有一个红颜知己叫冰月,冰月是安庆王的女儿。血缘又束缚他们不能结为连理。当真相逐渐知道,冰月并非是安庆王的女儿,若公布于众又将是欺君之罪。可以说,小皇帝面临各个层面的挑战。在这里,我不禁停下笔思考,如果当代一个从小父母双亡的八岁孩子,他要照顾一个家,他该如何作出选择?不难看出这个问题即使放到二十一世纪的今天都也是一个烫手的山芋,显然对于处在十七世纪的康熙,他的家即是天下家国,他用了近十年的时间,竟然把这些问题处理得妥妥帖帖。

我们看到胜利者气吞万象的豪情,但更不能忘却背后的艰辛。莫问重重苦难后悲泪几行,且看屡屡纷争中豪情万丈。十岁的康熙开始偷偷学习西洋科学,十二岁的康熙已经会驰骋狩猎,十三岁的康熙决定话别自己朦胧的爱情,十五岁的康熙隐忍地对待劲敌。当鳌拜开始蓄意谋反,明晃晃的宝刀并没有让年轻的君王发怵,只说一句:“朕可是爱刀如命的,卿傅真的肯献,朕可就真的带走了。”平淡的语言化解了一场腥风血雨。康熙皇帝的沉着、冷静令人佩服。

凌力老师笔下的康熙,不是一个圣人,也不是一个完人。他也有情感,偶尔也会露出孩童的本性。少年康熙的出色之处在于不论前方如何凶险,他都保持孩童般善良的天性。孟子说,仁者无敌。我想康熙盛世的建立与善良有关。

《暮鼓晨钟》属于长篇历史小说,有一定虚构性。但历史的况味就在于不断探索,不断想象,纵横古今,为当下的我们提供一种现实的选择。让昨天勾连今天,让今天拥抱明天。历史,并不在纸页。

《暮鼓晨钟》选文赏析

康熙二年。

春到得早,正月就河开雪化柳吐芽。京师的路面像翻了粥锅,处处泥泞。不料暖过几天,又下雪了,扯棉飘絮也似的,漫天飞舞,密密麻麻,把天地间的一切都包笼进那张巨大的白幔之中。拱卫着紫禁金阙的八旗内城,一时人踪稀疏,九衢寂然。

从黎明到正午,蓬松的积雪将近半尺厚。大雪天不得不出门的行人可就遭了殃。

鼓楼东街,一辆五马高车和一辆二马轿车,相撞后一起陷入泥潭!这一撞很凶猛,不但双双不能动弹,连车身都撞得变了形,车门车窗打不开,车中人成了笼中囚徒! 车中人竟都是女子!二马轿车内哭声高一阵低一阵,一直没有停止;五马高车内却传出骄横的脆生生的斥骂: “该死的奴才!你们倒使劲儿给我推呀!……再推不出来,拿你们一个个都杖死!……” 这南来北往的通衢要道堵塞一个时辰了,前前后后被阻的车马排成长龙,都在叫骂催促。管事模样的大汉,头上腾腾地冒着热气,一边使皮帽子抹汗,一边声嘶力竭地吼叫着十几名跟班: “再推再推!这可是大路,不能闹着玩儿!快!赶马!都上手推!一,二,三!” 十几个人拼命呼喝着号子,鞭梢甩得“噼啪”响,二十只马蹄一气乱蹬,那车只是不动。管事急得跳脚乱骂,众人累得倚着大车喘气。

“镗镗镗镗!……”飞雪织成的幔幕那边,传来沉重的喝道锣。众人细细一数,竟是十三棒锣,来了一位柄政辅国极品老大人!管事变色,众人惊慌,忙不迭地退到路边回避。

喝道锣越来越响,两匹高头大马载着击锣的骑尉从茫茫雪帘中钻出来。后面,一对对手执旗枪、金黄棍的仪仗骑尉络绎不绝。横在路中的这两辆马车把仪仗卫队挤缩道侧,使后队的中心――一柄杏黄伞,停住了。

伞下,大人骑着黑马,铁塔一般威严,貂帽低低地压着浓眉,一领风雪大氅更衬出他英姿挺拔。他抬手拿马鞭一指马车,鹰眼略略闪动,问道: “嗯?” 只这一声,护卫们如老鹰抓小鸡,把管事拎到大人马前。管事一头跪在雪水泥泞中,禀告时倒不失几分大家气派:实在不是有意挡路,惊老大人的驾。

“哪一旗的?”听管事一口地道的满洲话,大人开口问。

“回老大人,孔公主府下。” “哦?……那边一辆呢?” 二马轿车的车夫赶紧跪下:“回老大人,正白旗八答牛录下……”哆哆嗦嗦,后半截已说不真切了。

大人催马向前,对马车打量一眼,竟翻身下马,随从们只得跟着离鞍。

大人皱着浓眉,点手招来仪仗旗卫,从他们手中取来八根金黄棍,每四根合在一起,试了试软硬,头也不回地问: “车上有人?” “回老大人,公主现在车中!” “回老大人,车里是家主爷的小格格玛尔赛……” “呼”的一阵劲风,大人脱去大氅,紧紧袖口,浑身一舒展,骨骼关节“喀啦喀啦”山响,使他惬意地眯了眯眼睛。众人被这气势镇住,大气也不敢出了。

看准车底两后轮间的车轴,他把金黄棍分两组深深两车轴下的泥水中,不容反对地喝道: “听我号令,车夫赶马,其余人走开!” 车夫诚惶诚恐,赶忙勒紧缰绳,举鞭静候。

众人远远站在大雪中,怀着说不清的敬畏,仿佛望着一尊天神。

关于打雪仗的作文 篇五

抽汉奸

汉奸是一只木质的陀螺。先在一块平地上拈转,再用一个小鞭子向它不断地抽打,汉奸就不断地旋转,越转越快。汉奸这俩字没必要冠以引号,不带引号的汉奸抽上去才解气,才彰显出这个游戏的爱国意义。

抽汉奸的主要来自抽。那个年代的幼小心灵中,还不懂得鞭笞是一种野蛮的肉刑,只知道鞭子要对准坏蛋。当时世界上的坏蛋是美帝苏修,国内的坏蛋是地富反坏右,汉奸不在其列,干吗天天抽它?随着年龄增长觉悟提高,才明白汉奸原来也可以划入反的行列,类分为坏蛋纲――黑五类目――反革命科――历史反革命属――汉奸种。隐藏得这么深,揪出来绝对该抽!

抽汉奸得先有汉奸。先找一段圆柱形的木棍,用小刀慢慢将一端削成锥形,在锥形上方约一厘米处锯断,这样就做成了一只保留一小圆柱体的圆锥体。汉奸身上圆锥与圆柱的比例非常重要,通常两者以2∶1的比例为恰当;汉奸的身高与腰围的比例更为关键,太瘦高了容易倒,太矮胖了又不容易玩转,保持一个接近圆球的体形最好。抽汉奸还得有鞭子。鞭杆大小随意,鞭梢比较简易的可以撕一段长布条,布条抽上去力度适中,不会抽得太狠而把汉奸一下子掀翻在地,不小心抽到旁边人的脸上也不会惹出太大的祸来,比较适合年龄小的孩子。选一块平地,将鞭梢一圈圈地盘在汉奸的腰上,锥尖朝地面,猛地一拉鞭杆,汉奸就被兜得旋转起来,然后对着他的腰部快马加鞭就行了。

为了转起来好看,可以在汉奸的脸上画几个小彩点,转起来就变成几个彩色的同心圆。为了减小旋转时的阻力和磨损,锥尖上最好嵌上一粒轴承里的钢珠。钢珠易得,修自行车的摊位通常有散落的,随便捡。只是往锥尖上嵌时有点技术含量:先在锥尖上钻一个小孔,再把钢珠砸进去。一锤下去,通常不是钢珠蹦得没影儿了,就是把汉奸撑得裂开一条口子;所以通常要找家长帮忙。记得有一位家长是工厂开车床的旋工,他用枣木旋出了几个极漂亮的汉奸送给儿子和儿子的好友,锥尖的钢珠也嵌得极正极结实,真是望尘莫及。

抽汉奸通常是在洋灰地或马路上,在冰面上更好。冬天结冰的湖面上,经常可以看到一群孩子一边滑着冰一边抽着汉奸,像是打冰球时带球滑行。鞭子功夫好的,可以边滑行边用鞭子控制高速转动的汉奸紧随自己平移,还可以狠抽一鞭让汉奸腾空跃起,跨越障碍后再“钉”在冰上旋转。

洋灰地或柏油路都是近代才有的事物,所以抽汉奸很可能与中国人过年吃饺子的古老风俗一样,最初也是过年才玩的一项冰上游戏。过年不比平时,做什么都要有个说道,捏饺子叫捏小人,抽陀螺就成了抽汉奸。汉奸虽也古老,但自有汉以来就没绝种,所以还是要抽下去,这个游戏也就没被定性为转移斗争大方向的四旧游戏,或被改个更合乎革命潮流的称呼什么的。抽汉奸行不更名坐不改姓叫得响响当当,即使寒冬腊月抽得头上冒火棉衣里冒汗,也从没想过是抽的别的什么。

三五成群的小灯笼照着眼前一小片莹莹的白雪,周围是飞舞的小虫一样迎上来飘转的雪花,很美,心中有一种特别的幸福感――

打灯笼

“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这句如诗如画的民间谚语,传递着一条古老的也许不那么灵验的经验,不知撩拨过多少代孩子好奇的童心。还没到中秋,就开始盼着月亮快圆,圆圆的月亮里,会有老爷爷老奶奶说的长着大耳朵的兔儿爷,会有诗词里描述的吴刚、嫦娥和桂花树。中秋节晚上月亮没出来,什么都没看到,就又盼着元宵节,因为那天晚上一定会下雪,可以在雪花飘舞的元夜里打灯笼。

灯笼,是用水果罐头的玻璃瓶做的。

盼着生病。生病了,躺在被窝里发烧,大人摸摸烫烫的小脑袋,一脸的惊惶,孩子却偷偷得意:不用上学了,还能享受几天被大人们围着团团转的优待,就像八路军优待俘虏。邻居孩子背起书包,拿着要转交老师的病假条走了;不一会儿,像犯了错、闯了祸一样的家长垂头丧气又无比和蔼地回到家,从提包里拿出药、藕粉,还有水果罐头。中药丸很苦,但吃完了就会苦尽甘来:水果罐头有时是糖水橘子、鸭梨、蜜桃,有时是糖水菠萝、樱桃甚至桂圆等等,平时难得吃到。直到连里面的糖水都喝干净,留下空瓶,当宝贝一样收起来。

玻璃罐头瓶矮墩墩的,用处却多。夏天,用它养小鱼,可以当鱼缸;秋天,空瓶里放上一层土,铁皮盖用钉子打几个孔,可以养蛐蛐;到冬天,蛐蛐死了,把空瓶刷干净,瓶口拴上线绳,吊在一根棍子上,就是灯笼。

元宵节玩打灯笼,名正言顺。没见过花灯会、猜灯谜,这些都被当“四旧”破了;但小孩打灯笼,古来不犯王法,当时也不反革命,可以放心玩。玻璃罐头瓶里放上一截蜡烛头,点着了,提着在大街小巷里乱串。除了零星的爆竹声和家家院门口的五星红旗,小孩子们提灯笼窜街几乎成了元宵节唯一的风景。

蜡烛家家都有,以备停电之用。但蜡烛烧得快,大人们有点心疼,毕竟都是凭工业券买来的,限量供给,哪经得起这么糟蹋?办法有:找一个盛雪花膏或鞋油的空铁盒,里面放点煤油,菜油或猪油也行。盒盖用钉子砸个眼,穿出根线绳或鞋带头当灯芯,一盏简易的小油灯就做成了。点着放进玻璃灯笼里,照样提着走。玻璃瓶的灯笼最大好处是不怕风,特别适合在风雪交加的元宵夜晚提着出门。朦胧中,已记不起数月前的八月十五是不是“云遮月”了,三五成群的小灯笼照着眼前一小片莹莹的白雪,周围是飞舞的小虫一样迎上来飘转的雪花,很美,心中有一种特别的幸福感。

相比,没有风雪的元宵夜,玩打灯笼就有些平淡。但也有玩法:不知谁想起,在瓶子口放一个纸糊的小风车,里面燃烧的热气向上涌,会推动风车叶片呼呼地转动,这就变成了“走马灯”。回到屋里,置于桌上,关掉电灯看走马灯转,能吸引一群小孩围观。随着风叶转动,一闪一闪的红光,照亮几张好奇又兴奋的小脸。

洁净的童心具有赋予简单事物以丰富想象的天然原创力,世上很多发明都带有其可爱的痕迹――

弹雪板

打雪仗,是冬天雪后阳光下难得的狂欢,人人都能兴奋地记起;弹雪板则是把雪仗推向高潮必要的武器。弹雪板,也许很多人都没听说过,说它是一项发明,也许有点过,其实就是那么一根普普通通的长条木板,但发挥的作用却非常独特。

俗话说:瑞雪兆丰年。一到天降大雪时,大人们总显得有些兴奋,说来年又是个好年。为什么呢?大人们就会解释,说大雪会覆盖住田里越冬的小麦,像一层棉被一样保护绿绿的小苗不被冻坏,雪水还能为土地保墒,使来年的农田不会发生春旱……总之一切都和农业有关。说的时候,还常常显示着一种身居城市却深切惦念农民和土地的高尚情操,饱含着他们时时与贫下中农血肉相联的朴素的阶级感情,尽管不十分理解,倒也颇令孩子们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日后倘若在“我的爸爸妈妈”一类的作文里加以描述,通常都会被语文老师大加圈点。

雪花在孩子的眼里要浪漫得多,即便要参加扫雪的劳动,大家也欢天喜地干劲十足。在学校里,老师会拨出一节课的时间组织学生扫雪。整整一节课呆在户外雪地上,同学们像雪后阳光里的麻雀一样欢欣鼓舞。很快雪扫完了,手脚也冻木了,于是就打起了雪仗。

打雪仗,老师家长一般是不反对的,是对参与扫雪劳动的勤劳孩子的奖赏。女孩子打雪仗只是偶尔野几下,头发乱了,衣服里进了雪,也就咯咯笑着进了屋,男孩子打着打着真就形成了一场对抗,几个人一拨,利用雪人和树丛作掩护,展开了阵地战。

雪团上下飞舞,手却被融化的雪水冻得通红,臂肘也甩得生疼,有人就在工具上动起了脑筋。开始是用随手捡到的一根树棍,往雪堆上一拍,树棍的一头沾了一团雪,再侧身抬起一只脚,抡圆了把沾了雪团的枝条中部朝鞋底一磕,被抖出的雪团借助树棍抡起的离心力飞出老远。多打几下,雪弹有了准头,十几步以外瞄准对方的帽子开火,经常是八九不离十。这下打雪仗不用再拿手去抓雪,戴着手套也能玩,加上借助杠杆发力,胳臂甩动幅度变得很小,轻巧省力,引起人人效仿。树棍沾的雪毕竟太少,火力不够充分,有人就找来细长条的木板,打出的雪又多,飞得又远,渐渐地,弹雪板成了打雪仗的经典武器。

那个年代讲备战备荒,放了寒假,每个人在家里也都预备上一根弹雪板,以备大雪纷飞战事再起。那时的寒假作业几天就能突击做完,剩下的时间没得玩就擦枪备战――精心打磨自己的弹雪板:给弹雪板打磨一个便于把握的手柄;与鞋底相击的中部缠上布条或麻绳以减震;在沾雪的前端部位,刻出搓板一样的条纹,以便能挂得上更多的雪,增强火力;还有的将木板的前端接上一段竹板,以增加它的弹性,击发时更加有力……

很多年后,在遥远的嘉错拉山坡草地上,停车眺望珠峰,见到一群孩子正在用“吾尔朵”赶羊。“吾尔朵”是一条对折的带子,里面兜住石子,甩起来呼呼生风,石子抛出很远,能准确地砸中百米之外头羊的屁股。“吾尔朵”与弹雪板,一条带子与一根木板的妙用异曲同工。洁净的童心具有赋予简单事物以丰富想象的天然原创力,世上很多发明都带有其可爱的痕迹。

雪人由最初那个立在阳光下的微笑天使,变成各种被妖化得面目丑陋的政治魔鬼。但雪地,却永远是洁白的,留给一代一代的孩子们――

堆雪人

滚雪球、堆雪人,是心中一段晶莹璀璨的记忆。

已经很多个冬天不穿棉裤棉鞋了,全球变暖的影响已经在不知不觉中改变了生活方式。想想那时飘在北京和华北一带的鹅毛大雪,经常可以埋住脚脖子,甚至深可过膝。晴天后,太阳晒化了表层的雪,在寒风中很快又冻成一层晶亮的硬壳,脚踩上去,会发出“嘎嘎”的响声。

扫雪仅用笤帚是不顶用的,要用铁锨铲,用竹枝编的大扫帚。这些重型工具通常掌握在班里身强力壮的劳动委员、体育委员手里。这些军中猛将,像关公挥舞大刀横扫千钧,十分卖力,且沉迷于十万军中取上将首级的豪迈和荣耀之中。而没有工具、手无寸铁的同学们也不甘等闲,大家一合计,就滚起了雪球。

滚雪球是一种既省力又好玩的办法,抓起一把雪攒个团,往雪地上一滚,雪团沾上一层新雪立刻变大了一圈,再滚变得更大,一趟趟地来回滚,直到滚得几个人都推不动。再看地上的雪,只剩了薄薄一层,拿小笤帚的同学,这时就像跟在坦克后面的步兵,一拥而上,把残渣余孽清理干净。

偌大一个雪球,放在院子当中,有些怪异,就用它堆雪人。大的雪球当成雪人的身体,再滚一个小一点的雪球,放在上面当脑袋,嵌进两个黑煤球,就有了眼睛。眼睛下面再嵌一个,就成了鼻子。鼻子下面再嵌一个,就成了嘴。有鼻子有眼,有了嘴脸,也就有了人形。眼看一堆雪活了起来,这就是最初的原始雪人。

原始雪人不好看,需要进化――这下轮到班里的宣传委员展现技艺了。宣传委员把原始雪人的嘴嵌成向上的弯月形,雪人就笑了。又组织几个女同学,把办黑板报剩的彩色粉笔拿来研碎,红的、蓝的、黄的,点染在雪人的脸上身上,微笑的雪人有了红扑扑的脸蛋,有了带花点的衣装。又有同学找来两只被摘光了蒜头的蒜辫,点缀在雪人的头上,一个留着金色发辫的洋娃娃诞生了。美丽的洋娃娃在学校操场中,每天微笑着迎送老师同学到校和离校,直到融化在早春的阳光里。

大雪纷飞又一年,同学们又堆起雪人。堆雪人的过程激发了同学们极大的艺术想象热情。但那个年代艺术是不能单独存在的,老师和高年级同学前来指导了:洋娃娃是崇洋,是封资修,要反帝反修。谁是帝?大家给堆好的雪人扣上半个青柚子皮,活像个钢盔;又给它怀里插上根棍,挑上一面膏药旗,周围用煤渣撒上一圈字: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还有美帝国主义!有人提议。于是又堆了个高一点的雪人,用烧焦的劈柴插上个大鼻子。不会画星条旗,想起抗美援朝电影里,战场的美军都是贪生怕死之徒,干脆给他手里插杆白旗。苏修也是大鼻子,大家又照原样堆一个雪人,想起珍宝岛事件,也给他插了杆白旗。最后,用硬纸片做了两顶高帽,一顶写上“打倒美帝”,一顶写上“打倒苏修”!

关于打雪仗的作文 篇六

童年,多么亲切的字眼,多么难忘的岁月。它早已随风消逝了,可在我心头却留下了一缕又一缕难以抹去的记忆。儿时的纯真不见了,继之而来的是更多的成熟,更多的稳重。童年过后,自己便又理解了一个词的含义,它就是“责任”。

小时候的事情记不清了,只是在脑海里依稀地存留着几片模糊的板块。每逢夏冬之季,自家的大庭院便成了我和伙伴们的游戏天地。

夏夜里,每当夜幕降临时,空中似乎笼上了一层薄薄的黑纱,继而一盏盏路灯便次第亮起来。乍一看,自家的院中还真是热闹。茶余饭后,老人们都出来舒活筋骨,一边聊天,一边散步;也有身体不好的坐在花坛边,谈工作、论子女、讲家庭。孩子们早就按耐不住了,纷纷从家里跑了出来。年龄稍大些的组织了滑旱冰比赛;年龄稍小些的孩子们所做的游戏无外乎是跳皮筋、捉迷藏。年幼的时候不懂事,甚至为了伙伴的一句话儿追着人家满院子跑。几圈下来两人早已是气喘吁吁,被捉住后又会互相轻轻地打一下,两个人便情不自禁地相视而笑。

还记得有一年,院中栽种了一种根部很粗大的花儿,至于叫什么,我也不清楚。只知道那一年,花儿开得争奇斗艳,最为旺盛。今天的一部分花儿谢了,明天另一部分花儿还会再开。如此这般,竟持续了两月之久。瞧!那一朵朵五彩缤纷的花儿,红的似火,粉的如霞,白的像雪。蛐蛐儿在这儿有节奏地鸣叫着,引来了蜜蜂的嗡嗡伴唱,招来蝴蝶的翩翩起舞。使人见了眼前这般景象,会顿时感觉疲劳尽消,心旷神怡。

冬季虽说漫漫白雪,可给我带来的快乐丝毫不减夏天。即便在冰天雪地中,我们这群孩子也会玩儿得满脸通红,趣味横生。

小时候的我很淘气,根本不像现在这样文雅。在雪后的二、三天内,院中的雪会全部被堆积到西墙。我为了玩儿雪,不惜牺牲一切代价满足妈妈的要求。争取到自由后,便东家找一个,西家请一个地把伙伴们都叫出来。打雪仗、堆雪人、挖雪洞、做“雪雕”……一切关于雪的游戏我们都玩儿了个遍。

初冬时分,花坛里的花儿才会完全凋谢,只有这时,我们才舍得将它采下。夏天的花儿开的很娇嫩,正是因为这个,我们并不忍心摘下它。在这个季节,花儿已不再开了,我们便可以随手择下一枝花,将花瓣飘飘扬扬地撒向空中,宛如天女散花般美丽。也有几个顽皮的孩子,将花瓣撒在别人头顶,然后大声喊着:“新郎新娘拜天地!”在一片哄笑中,被戏弄的孩子便会追着他们到处乱跑。

点击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