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资料】
胡适年长季羡林十岁。对季羡林而言,胡适既是“有知遇之恩的恩师”,也是足可引为知己的良友。
1944年,季羡林因二战被困德国,听说陈寅恪先生正在英国就医,于是连忙给陈寅恪写了一封致敬信,并附上发表在哥廷根科学院集刊上用德文写成的论文,汇报自己十年来学习的成绩。陈寅恪很快回信,问季羡林愿不愿意到北大去任教。季羡林立即回信同意。陈寅恪将季羡林推荐给了当时的北大校长胡适。胡适欣然接受了这个三十岁出头、籍籍无名的留学生。
1946年,季羡林回国赴北大任教,仅十天,胡适就将季羡林由副教授擢升为正教授,并让其担任东语系主任。在大学里,由副教授晋升教授怎么说也得以年来计算。但是胡适仅用十天时间就将季羡林提为教授,这种大胆破例,非胡适这样的大魄力者不敢为之。今天只怕是再也不可能了。
季羡林年轻时是个“爱扯闲的小先生”。他有事没事就爱去胡适的校长办公室闲扯,而且一扯起来就没完没了。有意思的是,胡适并不烦他,总是笑眯眯地看着季羡林说:“你又来了?”季羡林笑一笑说:“是的,我又来了。”季羡林知道胡适喜欢自己。胡适曾多次在教授会议上、文科研究所导师会上以及图书馆评议会上夸奖季羡林。不仅如此,胡适还给季羡林提供了很多抛头露面的机会,比如:印度总理尼赫鲁派著名学者师觉来北大访问时,胡适就委托季羡林接待。季羡林当时有点不自信,问胡适:“我行吗?”胡适说:“怎么不行?你行!就是你了。”
在季羡林眼里,胡适从不摆教授和校长架子,他幽默风趣,决不老气横秋。有件小事,给季羡林留下了深刻记忆。有一次,召开教授会,杨振声教授新购得一幅名贵的古画《金蝉脱壳》,为了让大家共同欣赏,他把画带到了会上,打开铺在一张极大的桌子上供大家评赏。这时校长胡适忽然走了进来,听说在看古画,胡适也来了劲,拨开人群:“我看看,我看看。”说着走到桌前,把画卷了起来,做纳入袖中状,引得满堂大笑,喜气洋洋。
季羡林到北大后对学术研究相当投入,不出三年就写出了两篇具有重要分量的学术论文《浮屠与佛》和《列子与佛典》。第一篇《浮屠与佛》关注的问题是此前胡适与陈垣争吵到面红耳赤的问题。由于季羡林对胡适与陈垣两位大师都不敢得罪,所以只好采取了一个骑墙的态度。第二篇文章季羡林写成后直接拿给胡适看,胡适连夜看完。第二天季羡林就收到胡适放在他桌上的一封信,信中说:“《生经》一证,确凿之至!”能得到胡适的肯定,这对刚刚踏入学术领域的季羡林来说,无疑是个巨大的鼓舞。此后,胡适便经常就学术问题与季羡林进行探讨。
季羡林最后一次见到胡适是在1948年12月,北大举行建校五十周年庆典。当时解放军已经包围北平,城内人心惶惶。胡适一上台,仍然是满面春风。他做了很简短的讲话,话语里仍一派喜庆,没有半点愁苦的样子。胡适的话还没有讲完,城外就传来了解放军轰隆隆的炮声。胡适抬头看了一眼天,不失幽默地说了一句:“这是解放军给我们北大放礼炮呢!”仪式完毕后,胡适和大家辞别,登上飞机,飞赴南京。从此再也没有回来。
胡适晚年在台湾任中央研究院院长时,有天下午饮茶的时候,忽然对身边年轻的研究人员说:“做学问应该像北京大学的季羡林那样。”可见,季羡林钻研学问的劲头让胡适记忆犹新,时隔这么多年仍未忘记。
拓展:
走近名家季羡林
【人物点击】
季羡林(1911年8月6日-2009年7月11日),字希逋,曾用名齐奘,1911年生于山东省清平县(现改临清市)的官庄。1935年季羡林考取清华大学交换研究生,赴德国留学,在哥廷根大学学习梵文、巴利文、吐火罗文等古代语文。季羡林认为,在他一生六十多年的学术研究过程中,德国十年是至关重要的十年,他学术研究的发轫不是在清华大学,而是在德国哥廷根大学。1946年季羡林回国,历任北京大学教授兼东方语言文学系教授、系主任、北大副校长、中国社科院南亚研究所所长、中国文化书院院务委员会主席、中科院院士。2006年,季羡林先生被评为“感动中国十大人物”。2009年7月11日季羡林在北京301医院因突发心脏病病逝。季羡林先生学贯中西、享誉中外、德高望重,是名副其实的学术巨擘、国学大师,被誉为“国宝”。
【经典素材一】
季老说自己喜欢的人是这样的:质朴,淳厚,诚恳,平易;骨头硬,心肠软;怀真情,讲真话;不阿谀奉承,不背后议论;不人前一面,人后一面;无哗众取宠之意,有实事求是之心;不是丝毫不考虑个人利益,而是多为别人考虑;关键是一个“真”字,是性情中人。
“真情、真实、真切”是季先生的处世原则,在一生对国学的探究中,季老秉承“唯有真情相待,方能坦诚相见;唯有真实为事,方能有为当世;唯有真切处世,方能心阔坦荡”的三真原则,由“三真”所引申出来的是季老那博大的胸怀和深厚的爱国情怀。
分析点拨:人格是最高的学位。由季老的“三真”处世原则我们可以看出他高尚的品格,我们不由得感叹:这样的国学大师,怎能不令人肃然起敬呢?他的人格和处世原则值得我们好好学习。
适用话题:人格 精神 处世原则
【经典素材二】
有一天,一位年轻护士说起某报正在连载季先生的著作《留德十年》,表示很爱看。季羡林先生马上叫人去买,他说:“书是给人看的,哪怕有几句话对年轻人有用了,也值得。”这一来事情轰动了全医院,大家都来伸手,还索要签名本。“都给。”“买去。”季先生发话说:“钱是有价之宝,人家有收益是无价之宝。”最后,家人一趟一趟买了600本,季老自己也一笔一画地在600本书上签名。
分析点拨:奉献让生命永恒。季先生虽然生病住院,但是仍然关注青年的成长,的确令人钦佩不已!抛却金钱这些身外之物,他重视的是中国的青年、中国的文化、中国的未来!
适用话题:生命的价值 生命在于奉献 金钱观
【经典素材三】
1946年,季羡林回国后经陈寅恪推荐赴北京大学任教,被聘为教授兼东方语言文学系主任。为了专心研究,他独自过了16年,才把家属接来。即使“文革”期间当门房时,他仍然暗自怀揣小纸片,翻译蜚声世界文坛的印度两大史诗之一的《罗摩衍那》。而他平生最艰巨的两部书,长达80万字的《蔗糖史》和长达数十万字的吐火罗文A方言(焉耆文)的《弥勒会见记剧本》的译释,都是在耄耋之年完成的。为了写《蔗糖史》,在长达两年的时间中,八十几岁的季老每天都要跑一趟图书馆,风雨无阻。“只要有一口气就得干活”,从入院第一天起,季先生就把办公室搬到医院来了。凡输液,必伸左手,留下右手写东西。滴水穿石,一部《病榻杂忆》就这样渐渐写出来了。
分析点拨:勤奋造就了大师,让他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回顾季先生的一生,我们发现勤奋始终伴随着他,即使在文革十年中他也能心无旁骛地专心治学。季先生的这种“只要有一口气就得干活”的精神值得我们后辈学习。其实世界上哪有什么天才,如果有,那也出自勤奋。
适用话题:勤奋 成才
【经典素材四】
前些日子,外省有一位学者在某报撰文,指责季羡林先生“自封大师”云云。季先生闻说后如往日一般平静,说:“人家说得对,我本来就不是什么大师。只不过我运气好,好事都往我这儿流。”他说:“我就两条,爱国和勤奋。我总觉得自己不行,我是样样通,样样松。”见秘书李玉洁不服气,季先生就叫她端正态度,并说:“人家说得对的是鼓励,说得不对的是鞭策,都要感谢,都值得思考。即使是胡说八道,对人也有好处。就怕一边倒的意见,人就晕了。”
分析点拨:宽人严己方是真君子。季先生对自己严格要求,对别人宽厚仁慈,对别人的意见能够从不同的角度来理解、分析,并能够始终做到为我所用,这种“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宽广胸怀真是感人至深啊!
适用话题:胸怀 严于律己 宽以待人